不受伤地学跑步 跑步的起点不是抬腿就跑,终点也不是收腿就好

来源: 2024-09-06 06:20:4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继续跟进10mile的跑后反馈

第三天,即周四有一人左腿膝盖外侧和胯部疼痛,继续观察。

其他人基本恢复,陆陆续续恢复跑。

 

新手入门儿,无论多长距离都要做好跑前规划,

最不值得关注/最不重要的是的是速度,配速。此处可以有敲黑板!!!

 

以30分钟为例,时间分配建议如下:跑前热身10分钟,中间慢跑10分钟,跑后拉伸10分钟。

不要觉得10分钟很长,所有动作做到位,纠正到位,10分钟一闪而过。

 

暑假我特意延长了时间用于纠正动作,大部分在暑假都有很大变化。

如果拉伸动作熟悉,那么起跑前可以增加走和慢跑的环节,让身体充分热起来,之后慢跑10分钟。之后再做拉伸。

如果是pre阶段的新手,这30分钟除了热身和拉伸,根据体态和体重,先要学会跑步模式的走,而不是跑。

 

时间

所以新手起跑的全套时间公式是:

热身(10分钟)=>走or走跑or跑(10分钟起,切换模式,逐渐增加时间)/拉伸(10分钟)

以此来逐渐增加肌肉力量,激活身体各部位得以应用。

时间

直到习惯 3*1小时/周的练习,也就是每次可以顺畅完跑5km,身体会有感觉告诉你:舒服!此时就算入门儿了。

这1小时的时间公式是:10分钟热身=> 40分钟完跑=>10分钟拉伸。

时间

继续跟进10mile的跑后反馈

第三天,即周四有一人左腿膝盖外侧和胯部疼痛,继续观察。

其他人基本恢复,陆陆续续恢复跑。

 

新手入门儿,无论多长距离都要做好跑前规划,最不值得关注的是速度,配速。

以30分钟为例,时间分配建议如下:跑前热身10分钟,中间慢跑10分钟,跑后拉伸10分钟。

不要觉得10分钟很长,所有动作做到位,纠正到位,10分钟一闪而过。

 

暑假我特意延长了时间用于纠正动作,大部分在暑假都有很大变化。

如果拉伸动作熟悉,那么起跑前可以增加走和慢跑的环节,让身体充分热起来,之后慢跑10分钟。之后再做拉伸。

如果是pre阶段的新手,这30分钟除了热身和拉伸,不惧体态和体重,先要学会跑步模式的走,而不是跑。

所以新手起跑的全套时间公式是:热身(10分钟=>走or走跑or跑/拉伸

 

时间

Tips:

跑量的增加是逐渐完成的,每次以10%为宜。这不需要太严格,有时候感觉好就多跑跑,感觉不好少跑跑,但跑前热身,跑后拉伸必须要严格。

最大的突破往往是0=>5km,也就是3mile的突破。5km会跑了,后面就是顺其自然的事儿。但大部分问题在于5km跑不利索。

5km到10km的过程一定要经历6km,8km的突破逐渐跑到10km。

10km一段时间后,肌肉力量,技术体验,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会发生很大变化,教练的话也多少会听,听得进去了就可以考虑10mile。

这中间可以考虑12km,13km,14km,15km逐渐增加。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挑战首10mile。

10mile的性质有些不一样。所以跑后护理特别重要。昨天回访出问题的新手,以昨天为节点上跑后护理,并复盘她从起跑到现在的过程,并要求她必须做跑后护理。因为她的目标不止是10mile,所以在10mile出问题,也是非常及时的提醒了。

时间

长跑极限突破后的护理第一步:拉伸,拉伸,拉伸

长跑极限突破后的护理第二步:冰敷,冰敷,冰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