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防痴呆舞蹈的设计理念 (Designs of Therapeutic Dance)
抗癌防痴呆舞蹈的设计理念
(Designs of Therapeutic Dance)
(该文不包含除毒的理论)
金猪宝短版 (文学城分享)
Originally posted on osf.io and ResearchGate.net
我想解决四问题:污染毒素、营养失衡,精神压力,以及对付这些问题的方法。現在人活命和壽命长短靠運氣。西药不可能解決任何一個問題。我的理念是: 用百歌把百萬防病科研成果送到每家每戶;以舞蹈作為抗癌防痴呆的主要手段,開發以傣族舞为基础,从别的健身运动吸取大量精华作为基本动作元素,形成模块式的行走舞(就像产品的组件一样,可动态把基本动作元素加到行走舞,形成无数行走舞)。设计的目标是增加效应对时间比值,达最大值(比社交舞强5-10倍)。
背景介绍
大量研究发现运动对心脏病和癌症有好处。但针对舞蹈的研究相对较少。短暂的运动可以提高多巴胺、多拉肾上腺素、血清素、下多啡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皮质醇的水平,使人改善情绪、注意力和反应时间 [1]。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脑神经元可以在运动下重新“排列” [1-2]。一项2015年的研究发现长期的舞蹈训练会改变灰质和白质的结构,并提到了基于舞蹈的治病的概念 [2]。舞蹈训练成为增加认知双任务一个强大工具 [3]. 一项2017年的研究发现,参加需要持续认知和运动学习的长期舞蹈计划比参加重复的体育锻炼更能诱导老年人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因此,舞蹈在对抗与年龄相关的灰质衰退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4]. 一项2022年的研究发现,舞蹈训练有效减少脑损伤,如脑海马体退化 [5]。哈佛医学院的专门网页讨论舞蹈训练和大脑 [6]。我必须说,舞蹈训练很可能是防治癌和痴呆最好的方法。我预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来理解舞蹈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益处。
考虑中医理论,我发现跳舞的好处:广泛的手臂动作能激活六条经络,脚腿动作激活另六条经络,频繁的身体上下浮动,跨部运动 (跨部左右的切力), 肩部的左右切力,全身器官组织振动等等,打通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等等,周期性的手臂-脚腿-腰-颈-心神的照应和大量的身体运动模式数量(如不同的亮相)会改变脑的结构。我已证明西药不可能治好慢性病 [7-8]。我也看到,痴呆病和癌症将像感冒和流感一样常见,威胁所有人。由于污染物/毒性、营养偏差以及工作压力,癌症并不是某些患者的专利,而是与所有人息息相关。这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现实:老年人尸检几乎都能发现癌病灶。大多数人的寿命不够长,死亡前癌症查不出来。医学不可能治愈癌症和中枢神经病(包括痴呆),而这两种疾病在袭击整个人类。癌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有生来癌症患者。跳舞能最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和其他慢性病包括心脏病。尽管古舞蹈都是为了改善健康而发展来的,但舞蹈过去不是医学研究的重点, 没有开发巨大的潜能。也许舞蹈设计师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娱乐方面。结果把5000年的健身防病文化的精华给忘了。而失败的医学常用化合物去骗人。要解决癌症和中枢神经病,必须解决四个问题:污染毒素、营养失衡,精神压力,和纠正的方法。傣舞为主的多线路行走舞就是很好的纠正方法。以前没有人认识到它在医学意义。
我的经验
我有练气功背景,能感受到内在气血强度。我偶然在网上看到芃星老師等零基礎傣族舞《月光下的鳳尾竹》。我看了这个节目几分钟后,我喜欢并学做。半小时的运动可以帮助我消除腹部的所有不适。傣舞特点包括:有广泛的手臂动作,有大量的脚腿动作,频繁身体上下浮动(包括胯部多样运动),周期性的手臂-脚腿-腰-颈-眼的照应,有大量的身体运动动态模式的数量。我认定傣族舞是健身的好舞种:四肢就像四只大“气血泵”,四肢的动作和身体运动都有很强的导引作用,不停拉动十二条经络,泵生命的能量;而身体又像一台呼吸机,以多种体态和四肢动作来打动大脑(CNS), 它是一种地地道道气功舞蹈。傣族舞看来是很好的防病治病的舞种。我以一成的功底走步20分钟 ,就感到明显的效应。只要舞者操作正确,不会产生副作用。
设计提示来源
傣族舞《月光下的鳳尾竹》多个版本給我一个提示:傣舞蹈有潜力,成为治疗中枢神经疾病和癌症(特别是腹部癌症)的舞蹈。我仔细看了熊莹老师傣族舞基本动作教学,岳亚明和黄自新创编的傣族舞蹈教材与教程,许玮娜傣族舞蹈教学, 糖豆珊珊原创傣族舞【月亮】, 傣族舞蹈如《彩雲之南》多个版本(如柴尔斯的《彩云之南》),《碧波孔雀》,《水色》,玲珑广场舞藏舞(很多版本), 等等。我再从别的健身舞蹈和健身运动吸取精华:《郭林气功》、《太極氣功十八式》,《八段筋》,《六字决》,《李鳳山師父平甩功》,《八部長壽功練法講解》,《挖健康》神奇顫掌3分鐘!舞蹈盛典 2018国庆精品舞蹈展演顶尖国内外舞团云集 “以舞蹈对话世界”,静静编《风筝误》形体舞, 范范编的拉丁舞《我有一个小秘密》和《随性摇摆》,桃子编的糖豆广场舞《天边》等等舞蹈。我想把找到的健身精华都加到抗癌防痴呆舞蹈,成为世界一绝,能改变千万人的命运。当然,我学舞蹈才几个月,会不断的发现其他舞蹈的精华,不断产生更好的预防中枢神经疾病和增强免疫系统的理论组合。
舞蹈抗癌防痴呆的科学机制
大量科学研究已找到运动对健康影响的多种机制。普通运动可以迅速提高多巴胺、多拉肾上腺素、血清素、下多啡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皮质醇水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元存活和生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舞蹈引起的机械振动能促进淋巴液体流动。大量的研究发现运动对癌有很大抑制作用。长期的舞蹈训练会改变灰质和白质的结构, 减轻脑海马体退化,有效减少脑损伤。行走舞有大量的身体运动模式数量(生成更多大脑神经信号发收的模式)。手臂动作激活六条经络,脚腿动作激活另六条经络,频繁的身体上下浮动、左右摆动、跨部摆动等可打通奇经八脉等等。有很多健身运动方法的效能,在实践中得到用者的广泛认可,很多健身方法的特征的动作的治病价值和中医理论和科学证据是一致的。数以万计的研究都间接支持舞蹈抗癌防痴呆的效应。
增强舞蹈抗癌防痴呆效应的思路
设计目标: 将在花费相同时间下实现最大的效应(效应/时间比值为最大)。目标是增加5-10 倍以上。
科学的研究有很多限制因素:第一,因为科研方法的问题,有的研究不能正确地评估舞蹈的真实效应,舞蹈的真实效应一定比研究的结认还要好得多!第二,科研用的是社交舞厅简单舞蹈没有特别效应。而我设想的抗癌防痴呆舞,把别的健身运动的精华取出来,放到傣族舞框架下而形成,比普通舞蹈健身运动一定要好的多。第三,模块化的基本动作元素(短句)的设计可以让用者按病种和病人状况选用。第四,打破动力学的限制 (在有的研究里,每周只练舞两次,每一次90分钟,平均每天26 分钟。有的研究每周只练舞一次,我很清楚,抗癌防痴呆必须通过时间效应来达到,就像改变脑子的记忆,他们的练舞时间不足。)而这个行走舞蹈,旨在打破普通运动和其它健身运动的力度不足的限制和动力学的限制。第五,可加六字发音,并增加呼吸的深度。六字音振有很强的通经络效应。深度呼吸对癌细胞是最致命的。行走舞的设计最有利于实现健身潜能。现有研究的手段还不能精确衡量行走舞的对抗癌防痴呆的潜力,但我会通过我的研究文章来推广它,在世界上会有巨大影响。
舞蹈很可能加速脑神经元再生的速度。仅在20年前,科学认为成人大脑是静态的不可改变的。其原因可能是神经元再生速度太慢而无法确认。利用小鼠模型研究发现,受伤后成年大脑中的成熟神经元会恢复到胚胎状态(可能再生)。我猜测,成人大脑一定有这个能力,但再生速度很慢很慢。我猜测,增加神经元再生速度二个重要的条件是基因分化方式和脑信号的刺激。神经毒和重金属引起的基因分化方式改变,引起神经元功能损害和再生能力失去,得痴呆病。再生能力是一种相对的能力:用则有,不用要则无。舞蹈要求人体产生大量体型数量和动作循序的数量,强制脑子不断的产生不同的神经信号的模式(脑和人体“对话”)。如果某脑区域神经元不够,重复的动作强制该区域产生新神经元。体型和动作须序通过神经信号模式激活更多区域的神经元,有利于排毒。三个动作(或短句)只产生三个神经信号模式; 一万个动作(短句)产生一万个神经信号模式。舞蹈和气功舞蹈对防痴呆的效应比简单运动一定要好的多。
运动和舞蹈都有三大限制因素。如何打破三大限制因素是成功的关键。第一,人脑有7000-9000亿神经元。运动提高多巴胺、多拉肾上腺素、血清素、下多啡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皮质醇等脑源物质水平可能有全面的影响。但是,不活跃的病区和懒区不可能就因为脑源物质增加而治愈。那些不干活的懒脑神经元,必须通过神经信号冲击而修复或再生。因此,大量的体型数量和动作须序数量是重要的。舞蹈对脑神经元冲击并不限制于那些控制手臂脚腿的区域。舞蹈能引起所有内脏振动,有很多人能感觉到某内脏或机体组织的振动,必然增强有关的脑神经元的神经信号。手臂脚腿动作通过导引经络,改变内脏或机体组织的神经信号,影响控制手臂脚腿区域以外的脑神经元。小跳,浮动,导引,多变的体型,组织振动等等有利于改善所有神经元。第二,如何促进脑的其他系统如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和韦尼克区(Wernicke's area)。边缘系统包含杏仁核、海马体、边缘皮层,支援多种功能例如情绪、行为及长期记忆。韦尼克区是语言区,通过神经通路与布罗卡区相连,韦尼克区主要涉及理解与语言处理。舞蹈对边缘系统和韦尼克区会有好的间接影响:舞蹈通过增加脑源物质,改善血中的营养和免疫系统来实现。舞蹈对边缘系统(情绪)的影响还通过竞争性约制来实现,当舞蹈激活其他的区域,情绪区域就不可能发放和悲哀有关的脑源物质和神经信号。另外,舞蹈必然降低机体组织内积累的毒素(科学还没有定论,但我推断)。有很多的毒素是靠吸附粘在细胞壁和血管壁 ,这类毒素在身体静止时吸附得多,振动挤压机体组织,把部分毒素挤到细胞液体,进入血液,最后通过肾排掉。设计好的舞蹈会对全脑的神经元有疗效。
抗癌的方法必须达一定力度,那是一个限制因素。抗癌方法必须使癌达到负生长的速度。
目标是提高机体对癌细胞和肿瘤的排斥能力,将癌细胞消灭速度提高到有实际意义的程度。舞蹈必须改变从促进癌症生长到消除癌症的过程。这可以通过两种广泛的机制来实现:增加癌细胞凋亡速度和免疫杀伤能力。策略是提高免疫对癌细胞的杀灭能力,杀死血流中的癌细胞。消除大肿瘤有一定困难。要摧毁局部肿瘤,必须改变肿瘤局部的生理条件。通常,癌细胞的基因表达会以不同方式发生改变,从而使细胞失去控制其分化和生长的正常能力。舞蹈的设计必须增强有毒物质的清除能力,清除有毒物质是使癌细胞基因表达恢复正常方式的条件。舞蹈通过激活肿瘤的区域神经信号,可以改变肿瘤的微环境。大脑对癌症发送潜意识信号拒绝癌细胞也很重要。此外,减少肿瘤大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增强有氧代谢,从而抑制促进癌症的无氧糖酵解。这就是为什么舞蹈必须个性化,以激活通过或围绕肿瘤的神经信号。舞蹈可以通过清除毒素、产生排斥肿瘤的信号,降低无氧糖酵解速率来改变肿瘤微环境。用者必须明白这是一场速率竞争,不是用很少的时间就能实现的。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通过时间效应达到很好治疗效果。
设计理念
口号:创造新健身舞蹈文化,用百歌傳遞健康信息,促进人类健康,改变世界命运。
抗癌防痴呆舞蹈设计理念和美学舞蹈的理念有些不同。其他健身方法如气功郭林行步功、六字决、太極氣功十八式,八段锦,李鳳山平甩功,八部長壽功等等的治疗能力和适用性都有局限性。把它们的精华取出来,放到傣族舞框架,形成多线路行走舞,能与不同音乐用,有动作单元的独立性(总时间可以长可短),可配加六字发音或自唱,并有相当程度的重复。但它不需要太难的动作。
1. 多线路行走舞 (卧床舞,椅子舞,定步舞以后再谈)
2. 多线路行走舞有十个难度
3. 模块化的基本动作元素(有可叠加的短句);有大量的导引动作 (取消男女的胯运动差别)
4. 舞者发音或唱(可选性)
5. 对音乐有最大的适应性
6. 增加有氧呼吸:身呼吸法的深呼吸
7. 基本动作元素能个性化 (有很多动作元素放在一个公用的数据库里)
8. 不放弃美学深度(高深度美学)
9. 有舞蹈革新的前瞻理念。
多线路行走舞的要求
行走舞的提示:郭林气功, 李鳳山師父平甩功, 动力学的原理(弱效应必须通过时间来实现)。改变脑的生理,结构和记忆都需要时间。用行走舞,初学人学几个动作,就可以用很长的时间,它把获利时间与学习时间的比值最大化,这是医治用舞蹈的必须条件。
节奏适中(适合老病残人),有广泛的手臂和指的动作,有广泛的手臂动作(手臂三道弯激活六条经络),有大量的脚腿动作(脚腿三道弯激活另六条经络),频繁的身体移动(身体三道弯)身体振动, 频繁的身体上下浮动和跨部运动(像全身呼吸,产生很强的气血,打通奇经八脉:督脉,任脉,冲脉,等等),周期性的手臂-脚腿-腰-颈-眼-心神的照应和大量的身体运动(振动)模式数量(生成更多的系列的神经信号发收模式,有利于激活有7000-9000亿神经元的大脑的不活跃/有病的区域),利用音乐产生的愉快精神状态,并有相当程度的重复(重复是训练中枢神经系统的必要元素)。我预计它的效应,超过郭林的行步功,六字决,太极等等。抗癌防痴呆行走舞避免了练功者难以达到的心静要求。
跨部运动对男人和女人都是必须的。现代人坐的时间很长,冲脉不通是秘尿系统的病根。男人得前列腺癌,而女人得子宫癌和宫颈癌。直肠癌在男女人都普偏。
模块化(可以叠加的短句)的基本动作
基本动作元素设计成模块,就像产品的组件一样可动态加到行走舞。 这是舞蹈艺术性质升华,就像设计原型与批量生产生产力增加。这一改变将使舞蹈用于所有医用成为可能。用者不需要学基本动作元素在套路中的须序。它把获利时间与学习时间的比值更大。不需要在地面旋转、空中飞翔等技巧。基本动作元素可多可少,如初学者只用一到两个基本动作元素,马上获得好处,一边做,一边学新的基本动作元素,难度从一到十级。行走舞的框架与基本动作有标准化的“接口”。 行走舞的框架与基本动作的设计必须满足接口的要求。基本动作元素可以用一,二,三,四,八拍或更多的时间。基本动作元素设计见附件。
行走舞定义方式
行走舞可以定义为:走步:勾踢步(或其它走步);间时P拍数;基本动作 (1-动作名称-1,1-动作名称-2, 1-动作名称-N,2-动作名称-1,2-动作名称-2, 2-动作名称-N,2-动作名称-1,2-动作名称-2, 2-动作名称-N,4-动作名称-1,4-动作名称-2, 4-动作名称-N...,6-动作名称-1,6-动作名称-2,6-动作名称-N,Q-动作名称-1,Q-动作名称-2, Q-动作名称-N );倒转方式(方式的名称);附加动作(无); 说明 (无)。
在Q-动作名称-1,Q-动作名称-2, Q-动作名称-N,Q为基本动作的时间拍数 ,N为基本动作名称通用的唯一编号。用者可以从基本动作库里选取。用者可根据自己病情和身体状况, 参照说明书选取。这个方案能大幅度提高效力。
舞者发音(可选性)
六字决治好了很多疑难症,发音振动激活经络,有研究发现振动可抑制癌细胞生长,促进淋巴液流(大哭是一种解除痛苦的方法)。而欢快的顺口溜发音会有更好的效应,增加效应/时间比值。
对音乐的适应性大
跳舞用的音乐可有多种:基本动作模块化的设计,就有可能配用不同的音乐,舞者也可自己唱。音乐也按模块化的设计,【端午的粽子】的部分词可以加到【中秋的月饼】歌词。舞者可用任何撇配的音乐(不许要练音乐适应性)。这是很重要:不同人或不同的病需要不同的暗示。同一舞蹈有可能用于治疗由不同因素引起的癌症,真确暗示能帮助用者避开致病的原因。
增加有氧呼吸的强度
强化有氧呼吸对各类癌症有效。这必须被视为一个关键要素。郭林气功的风呼吸(强化有氧呼吸的力度)是一个抗癌机制。而科学很早就发现有氧呼吸的抗癌效应。
基本动作元素个性化
每种慢性疾病和癌症都有独特性。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有共同的效应,但激活局部器官因人而异。抗高度恶性癌症的行走舞,动作要针对肿瘤位置, 拉动那些控制肿瘤部位的经络。防痴呆行走舞要有大量的身体运动模式数量(生成更多的神经信号发射模式)。防心脑病的行走舞要能烧更多能量。针对肺癌的舞蹈与针对盆腔癌的舞蹈有所不同。个性化将允许在花费相同时间的情况下实现最大收益(效应/时间比值为最大)。此外,个性化还必须根据个人健康情况,如高血压、心脏病等。有人需用手内转,有人需用手外转。
糖豆珊珊原创傣族舞【月亮】持续2分50秒左右,有大量的身体浮动、胯部动作和大量的后踢 (勾踢步 )和手臂动作。大多数短动作序列包含手臂动作、脚腿动作、身体浮动、扭胯。这种舞蹈能使腹部产生强烈气血感,特别适合肾脏,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 。
提高美学的深度
要把新舞蹈文化推向世界,把多线路行走舞,以最美的舞蹈在世界舞坛展现。就像把《千里江山图》,江南清水梦《碇步桥》,《朱鹮》一样吸引全世界的观众。用新舞蹈能改变千万人的命运,世界命运,不是医生能做的, 但是中国舞坛和音乐届的使命。人类要把艺术来实现需要的功能。《朱鹮》的创意是为了保护地球。
模块化的设计会大幅度增加美学深度。第一维的个人基本动作方式数几乎是无穷大。第二维形成组的动作有更多创新的可能性;由多组形成第三维结构,那就提供更大的创新可能性。基本动作元素同步或不同步(在有时区个人动作不同步,在有的时区个人动作同步),能产生最美的舞蹈。模块化的设计能让人添加或更改任何基本动作。而且,舞者可动态地更改任何基本动作。当社会接受动态产生多样性动作, 人们才会认识行走舞的美学无限的深度。该行走舞还有功能性:观众在看时达到了心情快乐,回家还带回生命科学的信息。
有舞蹈革新的前瞻理念
我认为舞蹈的第一动力是强身健身、防病治病。舞蹈的第一功可能是抗冷防冻。观众娱乐可能是次要功能。我们让舞蹈回归其原始本质。跳舞不是女人的专利(虽然女人体型有优势),但跳广场舞人大多数(90%)是大妈,因为男人坏习惯多寿命短,跳舞对男人更重要。这个舞蹈的设计理念要适应男人女人,并造就一个健身的文化,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当他们长大后,他们会知道环境污染物、营养平衡和合理饮食原则,以及如何避免疾病和保持健康 。在这个新健康文化,当一个人感到头痛时,第一选择是跳几分钟舞蹈而不是止痛药; 当一个人情绪困扰时,第一选择是跳舞,而不是吃安眠药;当一个人发现癌症,不是恐惧,而是用这个舞把癌症灭掉。癌症不治之症只是给失败300年的医学的谎言;癌症自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看到一千癌症自愈的报道-2021年就有90例[7-11]。在一个新医学框架下,一切疾病都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
附:模块化的基本动作设计
1. 基本动作要涵盖所有能触及全身的经络和全身的各个部位的动作或短句。
2. 整个动作套件的设计旨在刺激器官和身体组织的各部位 (达到每一寸肌肉或组织)
3. 整个动作套件要涵盖动作,引起各部位器官和组织的振动 (达到每一寸肌肉)
4. 探索通常不舒服(通常不用的)的动作、姿势、动作顺序。通常不用的动作产生更多神经信号来刺激大脑的不活跃区域。并且还迫使大脑学习通常不会的动作、姿势、动作顺序
5. 探索能使人高兴的动作(理论很复杂,但我将在一篇特别文章中讨论)
6. 在臀部、肩膀等身体某些部位产生扭转力或切力
7. 每个基本动作的设计要包含说明书,说明该动作的主要用途,一般用途,特定的益处/风险、对不同疾病和患者身体状况的适用性,注意事项等等。这样用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从基本动作的数据库选取
8. 基本动作可以从各种舞蹈、民间的治疗艺术、中医(按摩/推拿等等)、锻炼项目中找到
9. 说明与主舞蹈框架接口有关的问题
[数据库体…]
修正历史
[Omitted]
参考文件:
1. Wendy Suzuki(Dean of the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 Professor in neural science and psychology, New York University. The Astonishing Effects of Exercise on the Brain)https://www.aspenideas.org/sessions/the-astonishing-effects-of-exercise-on-the-brain。 (Brain Plasticity. Dopamine, Doradrenaline, Serotonin Dndorphines, BDNF and Costisal all go up after a brief physical exercise. Mood, Focus, attention reaction time are all improved)
2. Karpati FJ, Giacosa C, Foster NEV, et al. Dance and the brain: a review. Review Ann N Y Acad Sci. 2015 Mar:1337:140-6. doi: 10.1111/nyas.12632. (Preliminary work from our laboratory suggests that long-term dance training changes both gray and white matter structure. Research on the neuroscience of dance will lea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brain-behavior relationships and brain plasticity in experts and nonexperts and can be appli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ance-based therapy programs.)
3. Hamacher D, Hamacher D, Rehfeld K. The Effect of a Six-Month Dancing Program on Motor-Cognitive Dual-Task Performance in Older Adults in Journal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Journal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2015, 23, 647-652. DOI http://dx.doi.org/10.1123/japa.2014-0067. (Multi-task exercises (like dancing) might be a powerful tool to improve motor-cognitive dual-task performance.)
4. Müller P, Rehfeld K, Schmicker M, Hökelmann A, Dordevic M, Lessmann V, Brigadski T, Kaufmann J, Müller NG. Evolution of Neuroplasticity in Response to Physical Activity in Old Age: The Case for Dancing. Front Aging Neurosci. 2017 Mar 14;9:56. doi: 10.3389/fnagi.2017.00056.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suggest that participating in a long-term dance program that requires constant cognitive and motor learning is superior to engaging in repetitive physical exercises in inducing neuroplasticity in the brains of seniors. Therefore, dance is highly promising in its potential to counteract age-related gray matter decline.)
5. Blumen HM, Ayers E, Wang C.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Social Ballroom Dancing and Treadmill Walking: Preliminary Findings on Executive Function and Neuroplasticity From Dementia-at-Risk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DOI: https://doi.org/10.1123/japa.2022-0176. Journal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14 Dec 2022 (Social dancing, however, generated greater improvements on digit symbol substitution test than treadmill walking.)
6. Harvard. Millions of Americans dance, either recreationally or professionally. Dancing and the Brain, Winter. https://hms.harvard.edu/news-events/publications-archive/brain/dancing-brain 2015
7. Wu J, Zha P. Clinical trials cannot provide sufficient accuracy for studying weak factors necessary for curing chronic diseases. Glob J Cancer Ther. 2022;8(1): 021-033. DOI: 10.17352/2581-5407.000044.
8. Wu J, Zha P. Flawed foundation is the root cause of failure of medicine and precludes cures for chronic diseases. Glob J Cancer Ther 2023;9(1): 001-019. DOI: https://dx.doi.org/10.17352/2581-5407.000050
9. Challis GB, Stam HJ. The Spontaneous Regression of Cancer: A review of cases from 1900 to 1987, Acta Oncologica. 1990;29:5, 545-550, DOI: 10.3109/02841869009090048
10. ?arkovi? N, Jaganjac M, ?arkovi? K, et al. Spontaneous Regression of Cancer: Revealing Granulocytes and Oxidative Stress as the Crucial Double-edge Sword. Front. Biosci. (Landmark Ed) 2022; 27(4):119 https://doi.org/10.31083/j.fbl2704119 (Hence, in animal models spontaneous regression of cancer could be mediated by rapid inflammatory response of granulocytes, acting against cancer mostly as innate immune response. Neutrophil elevation: The number of spontaneous regression cases reported yearly increased, and almost 90 cases were reported only in 2021)
11. Kucerova P, Cervinkova M. Spontaneous regression of tumour and the role of microbial infection – possibilities for cancer treatment. Anti-Cancer Drugs 2015. 27:269–277 (The author has previously reported that in 80% of the cases of malignant tumours, for which no alternate form of treatment was available, survival was longer than 5 years.)
12. Niakan B. Common Factors among Some of the Reported Cases of the Spontaneous Remission and Regression of Cancer after Acute Infections. Niakan. Int J Cancer Clin Res 2019, 6:112 DOI: 10.23937/2378-3419/1410112
13. Radha G, Lopus M. The spontaneous remission of cancer: Current insights and therapeutic significance. Translational Oncology 2021;14,101166
14. Naidu R, Biswas B, Willett IR, Cribb J, et al. Chemical pollution: A growing peril and potential catastrophic risk to humanity. Environ Int. 2021 Nov;156:106616. doi: 10.1016/j.envint.2021.10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