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往事如烟

来源: 2017-05-03 15:18:22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7年的冬天我正为前途发愁。

 

学校的奖学金扣掉国际学生学费已所剩无几,大雪纷飞的傍晚我穿着一双单皮鞋,从超市买了两盒方便面回到住处。家人是指望不上的了,他们自己也难过,说了很久的拆迁突然没有了消息,厂里的产品不断被退回来,连工资也发不出。临近年底,要钱的人天天来闹,父亲只好把新房子卖了,和母亲两个人躲到乡下去。乡下没有通网,电话又舍不得打,连声音也听不见了。我烧了面,一根一根的吃,眼泪一粒粒掉下来。

 

钱是最迫切的问题,我向学校申请了图书馆,书店和餐厅的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并不能立刻上岗。我不止一次想退学算了,可是连回国的机票我都买不起。我只能出去打黑工。这对脸皮很薄的我来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好在中国城的一家湘菜馆收留了我,让我在后厨打下手。湘菜馆的老板娘四十来岁,长脸长眼,由于常年健身,身材保持的很好,还很有些魅力。店里的厨师张师傅没事时便倚在门口边抽烟边和我闲聊:“你哪里人?”“是不是成绩不好,没拿到奖学金?”“年纪小出来吃吃苦也是应该的,要不然什么事都觉得理所当然,以后一事无成。你知道老板娘当年吃了多少苦?”我问他多少,他却弹了弹烟灰,再也不肯说了。我猜这位张师傅对老板娘是有些特别的情谊的,可老板娘却没有意思,全店连同一些熟客都知道她有个要好的网友,在加州,说好了圣诞节老板娘去找他。那时离圣诞还有三个礼拜。

 

日子过的很快,尤其是没钱的时候,我每天忙着准备考试,打工,刚一闲下来,圣诞已经过去了,老板娘却还在。我偷偷问张师傅怎么回事,张师傅又点了根烟,说:“我不让她去。那人是个骗子。”我问他怎么知道,他说:“上网嘛,我也会,我也注册一个账号,专门去给那个人留言,忍着恶心夸他,那个人最开始还有些警惕,回复的很矜持,可架不住我一直夸,终于提出要见面,还说他来找我。我把这些信息都给她看了,她当然就死心了。”我“哦”了一声问他:“那老板娘有感谢你吗?”他苦笑道:“感谢?她不气我就不错了。”我很诧异,他停了停说:“等过了年我就走了,不干了,累了。”我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也不知道怎么劝他,只好沉默着。他照例弹了弹烟灰,一句话也不说了。

 

过年的时候是中国城最繁忙的时候,吃饭的人应接不暇。因为湘菜馆的菜品远近闻名,来的客人尤其多,老板娘亲自当招待还不够,有时候我也要腾出手来送菜。那天晚上正好来了我的三个同学,我便千方百计的躲着不出去。张师傅看着我的样子生气:“瞧你这怂样!”一边却端着菜送去了。老板娘进来问我:“你怎么了?不舒服?”我老实说不想让同学知道我在打黑工,老板娘没说什么,转身出去的时候正好和张师傅撞了个满怀,然而两人连对视都没有便分开了。

 

过了正月三十,店里来了个新师傅,也姓张,做的菜不如老张师傅好,我想是因为他没有用心。不久我当上了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就不再店里打工了。老板娘给了我两百块bonus,叫我去买双好鞋。其实冬天快过去了,我熬了那么久哪里还会再去买冬鞋。我买了张电话卡,痛痛快快的给父母打了个电话,他们筹到了钱,准备回城里重新开始。我母亲啰里啰唆说了许多,最后她说:“你要是熬不住就回来,我们什么都不要了,一家人回乡下种田也好的。”我忍着泪挂了电话。

 

第二年学校取消了国际学生学费,我的经济就宽裕了许多。有一天路过中国城,看见湘菜馆已经成了上海菜馆,店里还有个老伙计,告诉我老板娘最后不甘心还是去了加州。我暗暗觉得可惜。我问她老板娘当初上的什么网,令她这样不可自拔,她说是文学城。

 

回到家,我第一次凳上了文学城,到如今整整十年了。张师傅和老板娘不知如今身在何处,过的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