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知道文学城是一个留学生前辈的推荐. 当时以为是讨论文学的网站, 但发现各种五花八门的论坛几乎都和文学没有关系. 那时中文论坛不多, 比较喜欢那时干净清爽的版面, 还有点老派留学生的矜持风格. 后来改版后加了热贴, 城搂贴更活跃, 各种广告也越来越耀眼, 更接近于国内网站的八卦性质了, 更符合年轻人的胃口吧.
我开始主要在 « 跨国婚姻 »论坛, 第一次看到一个海外这种素材的论坛, 很有些好奇. 外嫁的女生居多, 集聚了世界各地跨种族的姐妹, 很亲切. 我当时写了不少关于自己跨国婚姻的文章, 比如 « 我的婆婆---最后的贵族 », « 我的法国公公 »等, 并且很快被各种中文网站所转载. 当时还不知道文学城有那么宽广的影响力, 一到文学城上登出, 马上就会被转载. 我写的介绍法国就业制度的一篇文章还被国内的编辑所联系, 刊登在国内实体杂志上. 也属于文学城带给我的一段意外惊喜.
当时的 « 跨国婚姻 »论坛可算得上各论坛里的阳春白雪, 层次很高, 多出整篇文章而不是口水贴, 很多高水平写手. 游记, 生活故事, 到自传类的都很有看头, 还有好几篇连载, 点击率也很高. 话题从婚姻, 育儿, 到政治, 文化宗教等等的讨论, 覆盖面广, 浅入深出, 不少篇目语言文字的功力值得一赞, 另外, 独特的女性视角吸引了很多读者. 当年的几位坛主很有眼光也很有决断力, 没有乌七八糟吵架骂人的现象. 可惜后来各种原因, 集体辞职, 一代才女就此销声匿迹. 现在的跨国婚姻论坛风格大变, 主要以八卦口水贴为主, 让人很遗憾,
文学城再没有同样风格的论坛, 也算是文学城的一个损失吧. 当然现在也容纳了不少新的读者群, « 跨国婚姻 »改称 « 跨国婚恋 »,
把未进入婚姻的门外单身汉和单身女也容纳进来, 甚至很多不涉及跨国婚姻的女性人群也开始加入, 渐渐成为女性话题比较集中的论坛.
现在欧洲出现了很多新网站, 在本土比较热, 完全代替了文学城的 « 人在法国 », 法国坛可以说完全死掉. 我试图加入法国本土的一些网站但最终没有, 还是更喜欢文学城的界面, 博客等也很方便. 依然觉得文学城象老派留学生的风格, 更适合我的胃口, 一直是文学城的忠实网友.
文学城的华人是否属于全世界华人比较全面的代表, 尤其是美国华人的一个缩影 ? 这里的风风雨雨和来来去去也象一个真实社会的写照.
祝文学城永葆青春 !
题外话的建议 : 文学城可以组织出书, 各种论坛好的文章真实反映了国外的生活, 应该是海内外的中国人都感兴趣的. 做成了畅销书都有可能. 如果能对点击率高的文章或者写手予以奖励, 可以鼓励更多更好的写手加入, 鼓励更多人花时间和精力写出高水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