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妙曼曲 彻夜篝火歌: 彝族舞曲 ~!】

来源: 2011-02-13 11:35:0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彝 族 舞 曲





《彝族舞曲》是一首 富寓 浓郁浪漫生活气息 极其抒情的琵琶独奏曲,

可谓是琵琶曲中 经典之最 之一。

 它就是一幅用音乐渲染出来的山野风情的美妙画卷:

乐曲以优美抒情的旋律,粗犷强悍的节奏,

急缓起落的变换 若近弗远的更替 首尾呼应的复返音声

细腻生动 惟妙惟肖 地描绘了迷人的

彝天 彝水 彝山 彝寨 彝人

红火热烈 奔放缱绻 的 歌乐舞蹈 欢乐场景。

 音乐出神入化 渐行渐远  曲终人未散 乐止歌未酣

听者不知不觉 愈进愈深 渐渐迷入

那 曲中 舞中 歌中 夜中 诗中 意中 ~ ~ ~

。。。。。。

 

 


 王惠然先生 1965年创作的琵琵独奏曲 彝族舞曲,


取材于云南彝族《海菜腔》、《烟盒舞》。
以抒情优美的旋律,粗犷强烈的节奏,描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
人们欢乐舞蹈的场面,音乐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
并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受众多音乐家喜爱,
被改编成古筝、三弦、扬琴、阮独奏曲及管弦乐曲。


殷飚将它改编成吉它独奏曲,1987年参加在珠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吉它
艺术节中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赞扬,成为一首在吉它界中颇有影响的吉它名曲。


 
第一段:以轮指开始,慢起渐快,犹如悠扬的笛音。
接着从彝族山歌《海菜腔》发展而来的缓慢自由、色彩朦胧的旋律,
描绘了恬静朦胧的山寨美景。 

第二段:主题源自彝族民间乐曲《烟盒舞曲》,琵琶演奏时以推挽
指法奏出柔美的滑音,旋律优扬,富于歌唱性,并伴以舞蹈性节奏音型,
生动地描绘了姑娘们轻盈的舞姿。

第三段与第四段:主题旋律被简化,速度突然加快,力度加强。
运用扫弦技巧,刻画了小伙子们跳舞的阳刚勇猛气质,使舞蹈场面更为热烈。

第五段:出现一小段以均匀音型陪衬的长音旋律。速度的突慢,
对比鲜明。尾部又回到第四段的快速度。

第六段:段浑厚深沉的一连串排比短乐句,乐音坚实有力、热烈红火。
尾部以音区的逐层提高把把音乐推向高潮。
 
第七段与第八段:再次呈现对比性的抒情段落。更加充分发挥了曲首
悠扬的笛声和歌声,展现了一个更加恬美、朦胧的意境,表达一对对恋人
互吐衷肠,情意绵绵的情景。

第九段:重复主旋律,渐弱渐远,如同热恋的青年男女沉浸于幸福之中,
意境深远。

在此曲中,王惠然首创“四指轮”技法。即在传统扣轮、挑轮、
勾轮的指法基础上,把右手大指分离出来,用食、中、无名和
小指作轮。大指弹奏独立的伴奏声部,以奏出复调或和声效果。





彝族 太阳历 铜鼓面 雕饰

彝族 是个伟大的民族
她的12月 太阳历及图案 铜鼓 等 昭示着她悠远璀璨的文明
赢得我极深的尊敬!

她使我 经常联想到 几乎同一纬度 却远隔千山万水的 美洲 玛雅文化
。。。。。。



玛雅 太阳历 徽雕








【小生 © 撰制 ☆ 201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