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童年(3)——勒令搬家(原创,旧文)

本文内容已被 [ 孺子和牛 ] 在 2014-09-08 23:57:5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在小姨,七姨,小舅去参加革命大串 时候,家里受到运动以来的第一次直接‘冲击’。

一天傍晚,我正和院子里的其他小孩一起跳皮筋,忽然看到有一群带着红袖标的人直奔我们而来。他们中有的人手里拿着报纸,有的人拎着浆糊桶径直走到姥姥家的门口,没有一句话,就‘呼’地一下在门旁边粘了一张写满黑字的大报纸。我看着那张大字报吓呆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觉得那张牙舞爪的字一个一个地好像要出来抓人,不由的要躲。还没等我完全反应过来,那些人又奔向隔壁的程姥姥家,在她家门口也贴了一张,不到5分钟,我们那栋住了六家人家的小楼有五家被贴了大字报。之后,那些人扬长而去。

看到被贴大字报的并不是我们一家,稍稍感觉好一些,止住了瑟瑟地抖,心还在怦怦乱跳,忙跑回家去告诉姥姥。

姥姥听到有大字报的事,脸‘刷’地一下就白了。

那是一张‘勒令搬家’的大字报,大致内容为:

勒令×××于×年×月×日前将楼下房子腾出,如不按此办理,群专小组将对你采取革命行动。

下面落款为‘群专组’。

原来,在学校的行政、党政体制在运动中被破坏了之后,各种组织便相应地发展起来。多数组织由学生牵头,是要干大事的,要斗争‘走资派’,要批判‘修正主义’,而学校里的一些教职员工便组织了‘群众专政小组’,在被‘专政’了的学校里管一些学生组织不大管,或不屑于管的事,同时,也承担一些日常事务性管理。此次调整住房即是‘群专小组’‘专政’的一个内容。

姥姥家住的家属宿舍区由几十栋楼房组成。该宿舍区西邻城市的一条主要的大街,东面紧靠一大片已荒芜的公园,南边与学校校园隔路相望,是几片宿舍区中最好的一处。

解放初,姥爷携一家老小从北平来到这所大学任教,便住在这里。听姥姥讲,那是1950年,那时候,城市的人口很少,最热闹的大街上也零零落落没有几个人,有轨电车经常在马路上空跑,未载一人。所以家属宿舍的房子多的很,随便挑,随便住。姥姥家那时人口较多,就找了一个有四个住人间的房子,后来随着像妈妈这样的较大的孩子毕业离家,家中人口不太多了,姥姥为了省一点房费,就自动放弃了原来的房子,搬到现在这里来,也就是‘120号’,我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120号’是整栋房子中的一个门号。这是一栋日式楼房,说得好听一点,它很像北美的townhouse。小楼一共有六个门,住着六户人家。房子与前面的大路有20米左右的距离,每家门前都有一条砖甬道通向大路,另外还有一条横向的砖甬道把每一家连接起来,使六户人家既不显得过分靠近,又可以很方便地来往。夏天,各家都在路边和门前种一些花草,逢开花季节,姹紫嫣红,煞是好看。也有些人家栽些葡萄,或其它蔓类的植物,将门前搭起了一个绿色凉蓬,在下面乘凉、喝茶、聊天。而在离房子较远的地方多种些蔬菜,既贴补了家用,又是消遣的营生。

房内是典型的日式结构,进门便上高台阶,一律木地板。楼下有一个大房间,其余的是厨房,厕所和储藏室。厨房内有一个后门通向后院,夏天时前后门一打开,屋里很凉快。一个窄窄的木楼梯通向楼上,楼上有两个房间,一个大些,一个小些。楼上的大房间,姥爷用来做书房兼卧室,小姨七姨住小房间,姥姥则带着我住楼下。有时爸爸和妈妈带着妹妹休假回来,或其他舅舅,姨探亲回来住在楼下,姥姥便上楼去住。

那个房子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有煤气和暖气,自来水当然更不用说,这就是所谓的‘两气一水’。在那个年代,能用上这‘两气一水’的实在不是太多。而事实上,这片住宅区在建造时就已将这些设施规划、建造好,因此这片宿舍从1号到130多号的住房全部享有‘两气一水’供应。

但也不是所有住在这里的人都享受到了‘两气一水’,在宿舍区的后半部也就是1号之后还有一些建筑,好像是俄式的。这些房子结构也不错,房间普遍较大,天花顶高,宽敞、亮堂,但房子与房子之间的距离很小,单位面积居住的人多。这一片房子就没有煤气,暖气设施。不知道当时的学校领导出于何种考虑,住在这里的几乎全部是学校的工人。这样,宿舍院区无形中就分为两个区域,前面的一部分住的主要是学校的教师和各级领导,后面住的是工人。

 这一次‘勒令搬家’事件便是由这些原因引起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级领导已全部‘靠边站’了,而那些教师,特别是那些从解放前过来的老教师没有几个自身是‘干净’的,都赶紧躲在角落里尽量不出声响。于是,参加‘群专小组’的大多都是出身好的工人。这种住房分配的不合理当然早就看在他们的眼里了,以前一直没有办法改善,现在自己掌权了,便迅速重新制定了住房分配方案,并在一天之间将‘勒令搬家’的大字报贴到了院内百分之九十的人家的门前。

家里的主要‘劳动力’都没在家,姥姥、姥爷和我(当然主要还是姥姥),匆匆将家里重新安排布置一下,将楼下的东西清理出来,该扔的扔了,该留的搬到楼上,让出楼下的大屋,并腾出了一个储藏室给另一家作厨房。好在那个年代里,每家的用具,家具,摆设都很简单,没有花费很大的的功夫,便在大字报规定的时间内,将房子交了出去。

楼下搬进了关姨一家,家里人口也少,一直和姥姥一家和睦相处,直至二年后各自离开‘120号’,离开这座城市,到农村插队落户。

宿舍区里大部分住房都作了调整,隔壁的程姥姥家楼下也搬进了另一户,再隔一个门的顾姥姥家搬走了,不知道被‘勒令’到什么地方去了,搬进了一家有9个孩子的人家。而且并不是所有人家都像姥姥家这样幸运。自从开了两家甚至三家合住一个单元房的先例后,邻里吵架便成了很多人家的家常便饭。倒也不是人们太爱计较小事,几家人挤在一个小小的空间内,没有隐私而言,且大家公用厨房,厕所,不光是不方便,还要分摊煤气,水,电的费用,难免不产生矛盾。

就这样,继学校的秩序和平衡被破坏之后,生活中的秩序和平衡也开始被打破。

那张‘勒令搬家’的大字报像一帖难看的膏药一样,一直贴在门口,至到风将它吹得零七八落,也没有人敢将它揭下来。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