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英国老了的时候
当你在英国老了的时候
最近偶尔在脑子里闪过退休的念头。首先是在哪里退休? 这个问题有点难住了我。我会一直在英国干到退休吗?如果不是, 我在中国又没有足够的退休金,维持相对体面的生活。 之所以想这些,一个是太忙,有点压力, 另一个是我身边的老人太多, 他们让我提前想到了自己慢慢老去的时光会是如何一个滋味。
伯恩茅斯是一个退休气息浓重的年轻城镇。每到夏季, 年轻人挤满了酒吧,在夜店门口排队喧哗, 瘾君子和醉汉如杂草一样,慢慢占据了银行取款机边上的门槛, 嘴里絮絮叨叨地重复着"change,change, please"(零钱,零钱)。而这里的主流, 却是隐藏在荫翳之后或者凭海临风的大大小小的酒店里, 他们都是退休的老人。第一次去伯恩茅斯面试, 我住在海滩边上的皇家浴场酒店,低调却雍容的老派头, 晚上刷牙时候,我发现洗漱盆里的陶瓷,有了好几道裂痕, 才知道这家酒店大概很多年没有装修了, 似乎诉说着它曾经有过一段张扬不低调的时光。
在慢慢住过不同类型的酒店之后, 我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年久失修痕迹。 而我的注意力被酒店里的老年派对所吸引。早上醒来去吃饭, 我常常是最年轻的,穿行在白发苍苍的人群中取食,晚上回来, 门口的大巴还在是旅行社停在那里。酒店的酒吧或者大堂里, 有舞会,播放着旋律舒缓,类似于80年代大陆"碰擦擦" 节奏的老歌,累的时候,我也去吧台买酒, 把自己埋在沙发里听听这些不属于自己的老歌, 觉得自己是一片荒地里一株野草。
我没有和这些老人搭讪的兴趣, 因为我也感觉得到他们对我能否与他们持续地聊天缺乏信心, 于是连目光接触也常常省了。如果把他们的时光倒退四十年头, 和我现在相仿的年龄,那是英国的七十年代, 我所知道的是那是政治动荡的岁月, 五六十年代英国从战后的废墟中逐渐恢复过来, 到了七十代到了了抉择的路口,罢工和停电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忆, 而古风还有,比如去夜店,人们还需要穿戴整齐,男士带着领结, 就好像我现在酒店里碰到的老人一样。
我在伯恩茅斯的酒店辗转,看过一场又一场的老年舞会, 它们就好像黑白默片一样,我虽然听得到音乐, 却听不出年代和里面的心情。这激发了我对英国当代社会的好奇。
有一次我坐飞机,碰到一对去上海的夫妻,他们即将退休, 居然是在布里斯托大学读的本科。我问他们,毕业之后, 你们还回去过吗?他们说有,然而,男士的眼光流露出失望, 说今天的布里斯托已经与他们那个时代完全不听了, 充满了商业化气息,喧闹,拥挤。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张我收藏的70年代的布里斯托明信片, 市中心的街心花园还在,并没有改造成今天的喷水池, 明信片所呈现的色调质地, 类似于中国80年代电影院正戏前的纪录片。
如今,当我们涌入英国,惊诧于我们自以为是的英式或者英伦范, 大概是以今日中国为背景,映衬英国的古老, 其实在英国自身的历史社会演进里,失落的东西, 也许比我们想象得要多很多。 这大概是我最近为自己退休发愁的原因, 自己急于寻找一个未来的模样,树立想象的标准, 来记录自己眼前所经历的一切,为自己未来的回忆储粮, 留住自己在英格兰生活的痕迹。坦白地说,这段忙碌纠结的生活, 也许是最深的一笔。这我留给未来来品尝。
最近偶尔在脑子里闪过退休的念头。首先是在哪里退休?
伯恩茅斯是一个退休气息浓重的年轻城镇。每到夏季,
在慢慢住过不同类型的酒店之后,
我没有和这些老人搭讪的兴趣,
我在伯恩茅斯的酒店辗转,看过一场又一场的老年舞会,
有一次我坐飞机,碰到一对去上海的夫妻,他们即将退休,
如今,当我们涌入英国,惊诧于我们自以为是的英式或者英伦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