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里读贵族

来源: sublexical2013 2013-08-18 20:08:2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0 bytes)

窗前有棵树,吃饭的时候,我留意了一下风吹过树叶翻卷的方向,是向着东边的。西风起,已经是立秋了。秋的气息越来越浓,晚上我翻出了欧阳修的《秋声赋》重读。在英国超市里,常有seasonal potato卖。这么多年了,我才开始关注这其中味道与久储的土豆不同,居然在英语里明白了原来汉语的“时令”是这样的滋味。而这些年,对于所谓贵族,我也渐渐读出一些滋味,,谈英国贵族与拯救社会,是中国的时令话题。

我最近有点迷上了《白色王后》这部历史剧,准确地说,是那段历史或者与英国贵族有关的历史。我并非英剧迷,《都铎王朝》对我来说,是撒狗血烂片一部,《唐顿庄园》形同文化恋尸。我所好奇的是,今天在中国有这么多人在谈论贵族,甚至热切地希望让贵族和他们的精神来拯救自己。令人想起《秋声赋》里欧阳修谈人之多虑,“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

英国的秋声,我其实听得不多,偶尔有晚上出门倒垃圾,听到“四无人声,声在树间”,夏日的鸟鸣,却是满满一窗子。在这里,秋天占据你感官的是光影变化。英国历史剧里,光亮大多数就是秋天的色调,在昏暗的卧室里幽会,在黯淡的监牢里折磨对手,所见的英剧里的贵族的关系,也应了欧阳修所言“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为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两年前一个秋天,我徒步穿越哈德良长城,在坎布里亚和诺桑比亚的旷野里,站在高处,看湿地里的草木似乎把地面染红,是火一样向远处的苏格兰蔓延,把威廉华莱士的军队阻挡在边界之外。我想起了诺桑比亚的格雷伯爵,也就是国人心仪的“伯爵红茶”上的头像人物,他是一名北部的大贵族,在1830-1834年间出任过英国首相。在纽卡斯尔市中心有一间以他名字命名的酒吧。在他23年的婚姻生活中,一共孕育了十男六女。作为补充,他与德文郡公爵夫人私通之后,有了一名私生女,他们的故事在电影《公爵夫人》中有所渲染,而德文郡公爵夫人,来自英国著名的斯宾塞家族,她父亲就是斯宾塞伯爵一世,而第八世伯爵的女儿就是著名的戴安娜王妃。

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是英国贵族必备的知识和手腕,古今如此。比如,牛津附近的布伦海姆宫因为是丘吉尔诞生地,常常被称为丘吉尔庄园,它的主人马尔巴罗公爵九世通过与美国铁路大亨范德比尔特家族(Vanderbilt)联姻,保住了祖业,,避免家族破产。而他的孙子马尔巴洛十一世也通过四次婚姻拯救了自己的祖宅,并且成功地让它成为一处旅游胜地。

在英国历史上,通过婚姻来巩固财富和权力甚至锁定王位,是一场高度复杂、变化迅速的游戏。《白色王后》正是讲述这样一个贵族之间的故事。三个女人是伊丽莎白、安娜和玛格丽特,参与了英格兰玫瑰战争后期的王位争夺。伊丽莎白是爱德华四世的妻子, 安娜是爱德华四世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理查三世的妻子。理查三世的尸骨,去年刚刚在莱斯特的一处停车场地下被发现,他在莎士比亚名剧《理查三世》中被塑造成一名邪恶的残疾人。玛格丽特是后来的都铎王朝亨利都铎,也就是亨利七世的母亲她结了三次婚,亨利都铎是自己第一次婚姻的孩子。

安娜的父亲是华威伯爵,史称“造王者华威”,是当时英格兰最富有的贵族,他试图把女儿嫁给爱德华四世,但是爱德华四世选择了伊丽莎白。后来华威伯爵起兵反抗爱德华四世,战败身亡。留给安娜的家族财富,使得她成为贵族追逐对象,她选择了国王的弟弟理查,理查通过政变成为了国王,安娜最终成为英格兰王后。

玛格丽特从来没有成为过英格兰王后,她的第三任丈夫,是理查三世倚重的大臣,而玛格丽塔自己负责与流亡法国儿子亨利联系,又暗中策动和收买理查三世的好友白金汉公爵二世来造反。这夫妻俩合演两面派的技法,堪称英国政治一绝。

故事重点在爱德华四世死后,他的幼子爱德华五世,年仅十二岁,做了两个多月的王位之后,被叔叔理查赶下了王位,理由是爱德华四世与伊丽莎白的婚姻不合法,他们孩子不属于婚生子女,于是年幼国王和自己的王弟,被关进了伦敦塔,不久神秘失踪,据信被谋杀。

凶手是谁?在伊丽莎白、安娜和玛格丽特之间开始展开了猜疑。理查三世嫌疑最大,却也最不可能,因为他已经获得王位。政治的逻辑往往与黑帮一样,谁是最大受益者,谁就是最大嫌疑人。那就是都铎王朝的开创者亨利七世和他母亲。然而历史在这里嘎然而止,没有人公开地说谁是凶手。在三个女人为王位的争斗末期,伊丽莎白在失去了两个儿子之后,利用自己女儿设计了一场夺位阴谋:一边她与玛格丽特联盟,许诺女儿与玛格丽特的儿子,也就是亨利七世结婚,另一方面,她暗示理查三世,由于安娜王后不能够带来子嗣,他可以和自己的侄女结婚。

所有的这些仇杀、阴谋和反叛,都是英国贵族们之间的游戏。在《白色王后》时代大约250年前,著名的限制王权的《大宪章》已经签署。然而,历史并不会因为那一张纸,变得更加文明。相反,都铎王朝建立后,迎来了著名的亨利八世和六个王后,他让英国贵族历史变得更加血腥,这血腥气息传给了他的两个女儿:玛丽一和伊丽莎白一世。

英国贵族的血腥历史,其实距离现代并不遥远。记得当年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莎翁故居,大赞英国文化,伦敦市长鲍里斯,却毫不客气地在专栏里面吐槽。他是一位好作家,传言他《每日电讯报》专栏稿费一年25万英镑。他说,莎士比亚时代,“西班牙无敌舰队惨败,英国在全世界成立公司和做生意,我们在为一个前所未有最大商业帝国打基础。当然它也是一个内政偏执的时代,毫无政治自由。”这位看似疯癫的伦敦市长,对于英国历史和所谓贵族的认识,与我们不太一样,而他所批评的那个商业帝国,却另有深意。总之,对于贵族,他要比我们清楚很多。我也觉得如此热烈鼓吹贵族精神来拯救社会,还真不如到英国买点猪肝补补眼神,多看点他们的历史,而且这猪肝在这里还常常是免费送的。

所有跟帖: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有几百上千年历史的国家的历史仔细研究都很有意思. -以前来过- 给 以前来过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8/2013 postreply 15:08:26

这伦敦市长本来就是(旁观者)编辑出身,他的观点只代表他自己,您怎么看下面这个观点? -调酒师- 给 调酒师 发送悄悄话 调酒师 的博客首页 (480 bytes) () 08/19/2013 postreply 04:11:20

我觉得他这两个观点只是代表他自己。 -sublexical2013- 给 sublexical2013 发送悄悄话 sublexical2013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9/2013 postreply 04:12:32

以一段王室对于王权皇位争夺的血腥宫闱历史来解析贵族精神是否有点阴差阳错? -东风飘- 给 东风飘 发送悄悄话 东风飘 的博客首页 (203 bytes) () 08/19/2013 postreply 16:12:00

其实我觉得唐顿庄园更是好看的不得了,哈哈 -调酒师- 给 调酒师 发送悄悄话 调酒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9/2013 postreply 17:55:26

皇位争夺有那么血腥吗?我怎么看着查尔斯特窝囊啊?根本他就不敢争 -板凳球迷- 给 板凳球迷 发送悄悄话 (299 bytes) () 08/20/2013 postreply 09:39:23

英剧有些表演感觉是夸大的舞台表演,放到了镜头前 -sublexical2013- 给 sublexical2013 发送悄悄话 sublexical2013 的博客首页 (20 bytes) () 08/20/2013 postreply 10:27:4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