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伦传连载6:卡梅伦与香港的第一次接触

来源: talktone 2010-08-24 13:00:3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870 bytes)
[导语]卡梅伦的香港之行,是他对中国的第一次接触。

1984年圣诞节前,离踏入牛津的大门还有9个月,卡梅伦开始了两次重大的生活经历,第一是为一名英国议员工作,当任研究员;第二是一场跨越欧亚大陆的旅行。进入大学之前的这两次实习,让他初次尝到了政治与商业的滋味。和他离开初中进入伊顿前的那次美国之行一样,这次旅行让他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东方。

研究员的工作很简单,老板就是他的教父蒂姆·罗斯本(Tim Rathbone)。这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英国保守党议员。罗斯本家族也是英国政治世家,代表了激进、改革的一面。蒂姆·罗斯本的父亲,曾经是自由党的议员,在二战中的不列颠空战中为国捐躯,他的姑母曾经是英国女权运动的先驱。而蒂姆·罗斯本自己,在保守党中也属于异类,他支持融入欧洲,是个泛欧主义者,这在保守党中几乎是个禁忌;他反对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这一制度却为当年的丘吉尔大力支持。假如今后在卡梅伦身上看到对于激进改革的支持和接纳,那么,这与罗斯本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种独特的眼界和对政治的多元理解,对于将要成为首相的卡梅伦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很快,卡梅伦就在罗斯本的引导下,做了几个课题的研究和调查。



三个月之后,卡梅伦带着对于英国政治和议会的初次了解,来到了更加遥远的东方:香港。他被安排进入了父亲至交的金融公司。在这所公司里面,没有人知道他是老板好友的儿子,卡梅伦只不过一个参加暑期实习的英国高中生而已,他被安排住在公司提供的寓所。当年的香港,在港英政府的管治下,经济高速发展。卡梅伦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切,却暂时无法理解。他整天在白人遍布的公司里上班,也许只能望着窗外的香港高楼,揣测这里发生了什么。年仅19岁的他,根本无法预测,20多年后,他要与这座城市背后的国家发生关系。



卡梅伦在香港的实习结束之后,他选择了坐火车,横穿西伯利亚回到欧洲。卡梅伦先是坐轮船到了当时苏联在远东的港口哈巴洛夫斯基,也就是中国所说的伯力,从那踏上回家的路。在这一路上,卡梅伦亲历了传说中的苏联帝国,给他留下了终生难以磨灭的印象。

节选自《保守党回来了:卡梅伦和他的联合政府》,作者 宋雄伟,曾飚,罗铮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

http://talktone.co.uk/cn/?q=node/11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