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2)- 外婆一厢情愿为我选中的乘龙快婿屠千刃

来源: 2012-10-26 21:24:34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看来喜欢吃肥肉的同学不少,我们在幼儿园被逼着吃肥肉倒成了很多朋友艳羡的事情。现在想想我小时候和同龄人比应该算是家境不错的。我记得我父亲的同事中很多叔叔娶的是乡下太太,只有一个人工作,孩子们又多。他们那时候称这样的家庭叫半边户,一般太太和孩子没有城市户口,很多福利都没有,比如说豆腐票,布票,粮票,肉票什么的。

我爸爸是六十年代初毕业的大学生,老九虽然臭,工资比一般职工还是高不少。我母亲年轻时在丰满水电站干过很多年再调到这的,从那出来的级别比一般职工也高一些。那个时候一般工人每月就挣三十多块钱,我爸妈两个人加起来能挣一百多一点,算是高工资了,而我们家只有两个孩子,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家是被爸爸的同事们艳羡的。我爸爸有个远房堂兄家里很穷,他看我们家没有男孩,而他有三个儿子,很多次他提出要把一个儿子过继给我家。我父母经常接济他一点,但并没有同意过继他的儿子。他那几个儿子倒是很有出息,现在在国内发大财了。

那是一个物资疲乏的年代,很多东西都要凭票供应。吃的东西种类是不多,但我印象中真没有饿着的时候。那个时候文革已经到了尾声,赶集的时候农民会拿一些东西到街上卖。十年浩劫我爸钓了十年鱼。我爸钓鱼的水平不是吹的,连农民都很佩服的,鱼是经常吃的。只记得我和姐小时候都比较挑食,不爱吃东西长得很瘦。每次有乡下的赤脚医生亲戚来我家做客,爸妈都要人家给我们把脉。我想我那些远房的赤脚医生表舅们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有孩子不爱吃饭,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是小儿疳积。每次把我和姐姐的指头扎得鲜血淋漓,不过他们始终没有治好我们的小儿疳积,我们一如继往地瘦,不爱饮食。

提到吃肥肉,我就不禁想起我外婆一厢情愿为我选中的乘龙快婿屠千刃。

我们家没人吃肥肉。买回来的肉上带的肥肉,都被切下来煎油。我和姐姐倒是很喜欢吃那些香香的油渣。外婆有段时间来我们家住。她经常带我去买菜。

那个时候卖肉的是实权人物,是年轻姑娘喜欢嫁的人选。就象今天的大款和公务员一样,七十年代的姑娘们喜欢嫁的人有诗为证,四个轮子一把刀,白衣战士红旗飘。四个轮子是司机,一把刀是卖肉的,白衣战士是医生,红旗飘是解放军战士。

我记得每次外婆带我买肉,排半天的队。轮到咱们,外婆总是满脸堆笑地讨好卖肉的师傅几句,求他割一块瘦点的肉给我们。我想外婆的屈意奉承大约是没起任何作用的,因为每次回到家她割肥肉煎油的时候总是抱怨肉的部位不好,肥肉太多了。后来发展到每次买肉回家后,她就会对在油锅旁等着吃油渣的我说,“旋伢子,你长大后嫁给卖肉家的作儿媳妇就好了,这样咱们就可以吃瘦肉了。”

我总是似懂非懂地点头,然后外婆就笑了。我小时候是个特乖巧的孩子,非常渴望取悦于大人。当然这是由我在家的地位决定的。我的姐姐在爷爷和外公两边家庭都是长孙,地位当然不同。我的父亲是独子,那个年代总归是喜欢男孩多一点,我是老二,可惜又是个女孩,显然双方家庭都有点失望。我在家里非常渴望被人承认,看到外婆笑了我很高兴,我心里把卖肉的师傅过了一遍。卖肉的师傅中我只知道屠一刀有个儿子和我年龄相仿,看来将来是可以发展的对象。

现在想想外婆有点偏心。姐姐比我大两岁半,如果姐姐嫁屠户的儿子我们家至少能提早两年多吃到好肉。可外婆显然舍不得把姐姐嫁给屠户家。不过咱也认了,从来拿去和亲的公主都是皇帝不太喜欢的女儿。外婆因为幼年丧母没读过什么书,毕竟还是秀才的独生女儿。迫于当时的形势想和屠户结亲,她骨子里其实是瞧不太起屠户的。所以她只想到让我长大后嫁给屠户的儿子,而不是屠户自己。屠户的儿子还是有可能是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嘛。我非常喜欢我的外婆。

屠一刀是卖肉的班长,人称一刀,因为他刀法准。问他要买多少肉,他基本上一刀就准。他的儿子是屠千刃,比我稍大点。和我不一样,屠千刃不上幼儿园,因为他妈妈是家属,他们家没钱上幼儿园。屠千刃个子不高,长的很结实。我其实和他不熟,从来没一起玩过。
后来屠千刃和我一起上小学,我们是同班同学。我们当地的唯一企业是一个在全国排名前几的大钢铁厂,我父母的单位其实是为这个大钢铁厂做基建项目。我们去读的是这个钢铁厂的子弟学校。

我记得有一次老师想买肉,估计和屠千刃打过招呼,他爸爸第二天早上特意送儿子上学提了块肉给老师。我仔细看过了,那块肉显然比我外婆买到的任何一块都瘦。

屠千刃学习不太开窍的。他也不喜欢他爸爸的职业,他长大后不想卖肉。因为据说卖肉的师傅不算国营工,是大集体的编制,工资福利都不如国营工。屠千刃的理想就是长大后在这个大钢铁厂当一个骄傲的炼钢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