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读书的三个阶段

来源: 2012-01-09 10:54:36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zt 读书的三个阶段

记得中学时有位语文老师说,学习有三个阶段。

一是把书读厚。

二是把书读薄。

三是把书忘掉。

我用了6年的时间,才逐渐明白前二句是什么意思。

但用了7年才明白最后一句的意义。

 你真的明白这三句话的真正含义吗?

===============================================

          把书读厚

===============================================

  我大学时,无论是什么作者的书、什么年代的书,只要是关于

商业的,碰上就读——虽然80%的书,都没什么真正的价值,但这

个阶段的海量阅读,为自己打下了扎实的商业方面的知识基础。

    到现在,经常是看到一个商业模式、商业现象,就可以很清晰

的看穿里面的优劣之处。

    所以,大家会发现,在接触我们的这段时间里,你们看到我们

列举了大量的案例,并且每每可以分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要点。

    这就是“泛”的好处。

    但是,“读厚”也只能告诉我们“方向”,却无法让我们看清

具体的道路。

===============================================

          把书读薄

===============================================

    到了这个阶段,看书的多少,往往已经无关紧要。关键在于,

有没有把书读“透”。

    我常常在书店里,直到把一本书都粗读一遍,从头至尾;才会

决定是否买这本书——我只会为“确定”的事投资。你们以后会明白

这一点的价值。

    我读得最多遍的一本书,是20多年前,一本台湾营销顾问所写的书,

短短100余页,我读了都不知多少遍了——因为太棒了。

    真正的知识,往往可以穿越时空;可以跨越平台。无论是互联网、

还是电视,本质上,都只是商业思维的载体与工具——他们都只是传动轴

,却不发动机。

    所以,我建议大家把一套核心技术(商业模式)玩转到炉火纯青,那

样的话,你就会发现,什么叫“万变不离其中”。

   切忌那种“见异思迁”、“浅尝则止”的做法。

   在“执行力”理论中,最基本的认知就是“每次都走捷径的聪明人,
  
往往却走了大弯路。”

   你认准了一个方向,无论多少困难与诱惑,都要坚定你最初的选择。

除非你有百分之一万的把握:你最初的选择是错的。

===============================================

         把书忘掉

===============================================

    实践与阅读,有天壤之别;因为,一个是动手,一个是动眼睛。

    信息过多,会干扰你的思维。

    当你动手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美女”,而是一名“严

师”。

    因为“美女”往往会让你“动摇”;而“严师”只会督促你“

不断向前”……

    此时,你需要的“忘掉”理论,向“严师”请教“实战”经验。

    迟早有一天,你会发现,真正适合你自己的,往往只是一套

简单到不可思议的致富之路。

===============================================

              这是一个简单的世界

===============================================

    我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商业规则的背后秘密。

    我告诉你一句话,你记住它,会受益终身

    当你碰上一个不了解,却看起来很诱人的机会时,

    你就重复它:
   
    “外行看收益,内行看风险!”

    你能看到什么,就决定了你的未来……

========================================================================================

 

英语学习上的三层境界

本文选自新浪博客《新航道学校》胡敏老师的博文,点击查看原文

有一则寓言故事精辟地阐述了英语学习上的三层境界:一位印度国王带着他的王子经过一个建筑工地,看见三个泥瓦匠,国王问这三个泥瓦匠在做什么, 第一个泥瓦匠说:“我在垒砖头。”第二个泥瓦匠说:“我在砌一堵墙。”第三个泥瓦匠说“我在建造一座宏伟的殿堂。”这三个不同的回答已经道出了英语学习中 三个不同的境界。

1、垒砖头——学英语就是背单词。很多中国人学了很多年英语都没有把英语学好,就是因为他们把记单词等同于英语学习,认为只要记住足够多的单词 就能把英语学好。单词就好比是一块块的砖头,他们把英语学习看做简单的“垒砖头”一块一块把它垒起来,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没有框架、没有支柱的房子最终能垒 多高、能有多牢固呢!这样没有系统,没有目标的学习是不可能把英语学好的,更谈不上使用。很多中国人之所以学不好英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把记单词错误地等同 于学英语。

2、砌堵墙——为考雅思而学雅思。很多学生都认为只为出国而考雅思,停留在雅思考试本身的层面,把雅思考试当作一种任务,不去思考学习雅思的真 正内涵,结果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这样势必让学生产生一种抵抗的心理,结果学习起来非常辛苦,学习效率极其低下,就算是真的取得了理想的分 数,也没有真正提高英语能力,到了国外,下了飞机仍旧无法正常用英语进行交流。

3、建殿堂——只为未来而学。要想在雅思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达到雅思高分的目标,就必须抱着一种真正学习英语的态度,因为英语学好了,能力一提 高,分数也就自然上来了,水到自然渠成。我们要时刻明白学习的目标不仅只是拿个雅思高分,因为你考雅思的目的是出国,而出国的目的是接受更好的教育,进而 有一个更好的人生。当你踏上异国他乡的国土时,你的成绩就成为了你永远的过去,而真正迎接你的是你要用英语进行生活、学习交流,你的英语准备好了么!因此 我们既要考好试,又要确保出国后掌握了足够的英语功底能流利准确地与国外人自由沟通与交流,只有这样你才能确保自己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此,我想再次强调我们一定要端正好雅思学习的心态,超越考试本身,把雅思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英语学习的过程,去收获雅思高分。做到“不为考试而战,只为未来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