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看涨中国楼市

来源: 2010-06-24 18:55:0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很多人喜欢把香港日本的情况拿来和今天的北京上海比. 我同意北京上海的房价很高, 一定会有一场大跌. 但是从什么价格往下跌呢?

1997年香港的房价大概是10万一米吧. 1989年东京的房价是100万日元一米. 1989年日本的经济总量大概是330T日元.

中国现在的经济总量是大概35T人民币. 这么看, 北京上海的房屋价格大概能升到10万.

中国的房子当然是没有价值的. 200万人民币能买到的生活质量和同样价格在东京得到的质量不能同日而语. 但是如果你把房子当成单纯的ASSET CLASS,你便能接受这种可笑的现实了. 实际到中国赚钱是最方便的, 反正也不去住, 买到的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想过去30年中国积累的财富现在都到房子里去了, 一米6,7万根本不那么难理解, 也不难接受.

国家调控两个月了, 没看见一个房产商为现金着急, 可见他们没有现金流的压力. 那么他们便可以撑. 过去几年纽约的新房子也有怎么都不肯打折扣的. 08年房产商吃过一次降价的亏, 他们私下里必然为这次准备了应变之道,也许早以补充了资本,经得起磨难.

中国的储蓄还是相当高, 大概至少可以把房子价格再推高一倍. 和美国平均每个人欠4万美元的情况不同.第二, 中国人没有其他的投资渠道. 股票的伤痛还没有平复, 不着急往里面跳. 民间私下募集资金互相拆借, 最终还是要着落到楼市上. 第三: 中国还有印钞票的余地. 房屋贷款可以放宽至30年, 银行可以尝试让大家从房屋里拿出EQUITY来, 增加社会的总资本量. 总地说来, 如果共产党想让房价上涨是很容易的, 想让价格跌下来倒是不容易.

离开社会结构谈房价是比较片面的. 比如香港那个地方, 房子那么贵, 和人多地少并无特别关系, 现在的人把房子造上几十上百层并非难事. 但是香港社会的结构是倾向于把财富用房屋的价值去表达.那里的人不交多少收入税, 税收主要是政府卖地来解决的, 所以香港人买房子大有交税的意义, 只不过将来这个税将来可以转嫁给别人, 美国人交了税则是肉包子打狗.这点上香港政府表现聪明, 香港人交税都是你争我抢地去, 绝对不象美国通过个什么预算难似登天.

中国基本是沿用这个模式.在这种结构里,谈租金和房价的比例简直是痴人说梦.把房子看成是凝固的人民币或者钱庄倒还比较合乎现实. 

这次调控能把房价弄下来吗? 我以为不能. 但是有政治头脑的房产商会倾向于配合共产党, 弄些交易出来给大家看,免得共产党面子难看,将来拿他们开刀.但是我也会观望,假设某个房产商出现资金短流, 强迫平仓, 那么DOMINO效果便会显现,只怕共产党要着急了.

我倒也不是建议大家拥进去买. 首先是这里的各位看起来也不是多么有钱, 买也买不起了(过去的十年, 错过了中国的就已经错过很难挽回.). 第二, 中国的房子最好不要抱卖不掉可以住的想法. 中国那地方已经不太合适人住了, 相当嘈杂.第三,卖的时机难以掌握.

如果一定想, 大家可以考虑买房地产的股票, 已经掉得不成样子.和他们的赚钱能力比是很合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