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有泡沫 入市需谨慎
我曾几次撰文表示华尔街对AI潜力之大估计不足,不过市场真动起来,还是很给力的,美股最近的下跌,是对前一阶段上涨的回撤,指数并没有跌多少,但个股跌幅可是不小,借着这股跌势,各界对AI是否已经很泡沫的讨论热度又高了起来。
AI有没有泡沫呢?如果AI产业链是一条大河,整个河道疏浚通畅无障碍的话,那是谈不上泡沫的,但如果有阻碍,某些环节不通畅,那就会出现水满则溢的现象,这种表现,你可以称其为泡沫。比如英伟达的GPU,尽管产销两旺,但是其中不少GPU因各种原因没有用起来,放在仓库里落灰,那你说现状无泡沫,那就不对了!
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有,而且还是普遍的情况,首先是因为电力短缺,更重要的是合格的数据中心短缺,这让GPU 被动闲置,连微软这样的超级大企业都有这种情况,要说AI无泡沫就不对了。不过好在此泡沫非彼泡沫,这不是需求乏力引发的,这是发展过程中产业配置发展不平衡所致,所以这种情况下导致的市场下跌,肯定是阶段性的,机会大于风险。
最近看了很多采访,比如 Google、Microsoft 的 CEO,AI 数据中心创始人、新云产业的创业者的访谈,他们在实际产业运作中都指向同一个感受:需求极其高。如此情况下,泡沫何来呢?
在漫长的金融史中,泡沫的典型特征,不外乎以下几种:
首先最典型的表现为产能过剩,比如当年宠物电商网站在没任何订单前就大量建产能。但 AI 完全不是这种情况,需求可以说是嗷嗷待哺,根本应付不过来,三大云都产能绷紧,供不应求,订单积压,就算外包,仍然无法满足,仍然积压。
泡沫特征的第二点,信贷或贷款过度扩张,这一点次贷危机是最典型了,这一阶段,金融机构过度放贷,甚至把贷款发放给还款能力不足的群体,并通过复杂的金融创新不断放大风险,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在低利率环境下大量举债,形成了高度杠杆的金融体系,一旦房价下跌,违约率飙升,整个链条迅速崩塌,最终导致泡沫破裂触发全球金融危机,这个过程中,监管的缺位是导致这个灾难的重要因素。而现在的金融环境明显是紧缩大于扩张,降一次息都无比纠结,通胀这根弦还蹦得很紧呢。
第三是宽松的承销标准,意味着金融机构在贷款或证券发行时降低了风险审查门槛,从而推动了过度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虚高,当年日本泡沫破裂和美国次贷危机,这一点都表现的非常明显,现在完全没有这样的情况,有人会说把 GPU 拿去做抵押算一种,但这没有说服力,因为事实上GPU确实很值钱,同时最重要的是,它的贬值折旧状况远好过估计。
第四就是估值与现金流脱节。这一点有个别板块是符合的,比如SMR,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还有量子计算,商业化的产品还看不到,销售额很低甚至为零,更别提现金流如何了,市值已经炒到百亿美元以上去了,这是肯定泡沫的,但它很局部,也不代表AI的主流,主流 AI 企业的现金流还是很健康的。
第五是狂热的IPO阶段,这个现在基本上完全没有。
美股经过这么多年的起伏,总体是越来越成熟的,稍涨多一些,别人还没做什么,自己就先唧唧歪歪把自己撩到打一顿再说,其实这样挺好,热一阵冷静一下没坏处,还会给出更多机会给那些有认知的人,但是你要因此认为美股真的成熟到不会再酝酿大的泡沫了,那可绝对错了,AI是一定会出大泡沫的,超级巨大,崩的时候也会极具杀伤力,这是人性决定的,那是未来几年里的事,还有个特征现在就要记住,那就是真泡沫出现的时候,多数人绝不会认为那是泡沫!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