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聊几句北京学生起点高
北京好大学多,而北京的大学里北京学生占比例比较高。这甚至导致整个北京的分数线较低,上海市也类似。
总的来看,北京学生肯定占了便宜,但分析一下,也有合理性
北京不仅有许多军队大院,还有更多的各部委大院,大型企事业单位。这些地方的人都是第一代北京人,当年都是全国各大学里的精英招入北京各单位。他们的子女高考分数大比例在北京名列前茅。如果按照中国其他省市的比例来招生,那么对他们就不公平,会错失许多人才,还会让老北京的后代没活路,一辈子赶大车。受从小的多维信息和家庭影响,这批二代北京人往往眼界比较开阔,个人能力也较强。或者说起点比较高。
如果观察统计一下北京各高校中北京学生的比例,老北京家庭的学生比例并不比外地学生高太多。绝大部分都是二代北京人。当然这是指我那代人,我猜现在也没本质区别。
还有一点不能忽略,我的外地同学基本都是各省最顶尖的一两所重点中学毕业的。学校里都有老师去北京出题。他们都说老师压对了题。北京能出题的老师也就三四所中学里有。我的老师在本校很牛,但年年压歪题。这对高考总分的影响至少有几十到上百分。
从我观察到的几百个人来看,少数最杰出的人才,往往是随机分布的,来自于有着庞大基数的农村,小城镇家庭。但综合平均比较,北京同学普遍混得还可以。这里主要指非高官子女。起点虽高,主要还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小镇做题家大比例的人生高光时刻就是高考结束及上大学那几年的优异成绩。
有一个比较讽刺的现实,许多养老金一千以下的老人子女都在国内爱国,当小粉红;而养老金上万的老人子女甚至本人都在国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