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在国内,国内普通人的投资。
毫不奇怪,我的国内朋友和我一起长大,一起进入老年,我们基本就是50年代这10年出生的。
这些人在过去20年,如果投资房产的,赚!
这些人在过去买黄金的,今年大赚!
这些人买高利息的“理财产品”,贪了利息,输了本金,好在规模不大。
投资股市的,包括当年花本钱买“股票认购券”,有些人买了上海最早上市的一些股票,什么“豫园”,“飞乐”,经过20多年,30年的折腾,早已看透中国股市击鼓传花的本质。我在中国股市刚开始的时候就纳闷,这股票绝对是如假包换的资本主义的产物,怎么大唱“四个坚持”的政府会搞这个?即使中国号称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股东制度党委书记同志会同意吗?
上周飞机落地,上午7点,机场外国人通关队伍人不多,看来国外游客人数还没有恢复,尽管有落地免签措施。倒是在纽约领事馆看到中英文的贴心提示,标题是“如何在中国付钱?”,可见问题之严重。
出租车上,饭局上,大家还是讨论房子,股市,几乎没有人推荐理财产品,就像没人再推销保健“药品”。大家羡慕美国的股市和投资环境,我大言不惭地讲,用美元投资,就向政府学习,买美国国债。用人民币投资,参加春秋旅行社。大家一起笑话我,还有夏日旅行社呢?
讲起我买美国大盘指数股的事,国内的朋友似乎不知道是什么股票,中国的大盘股,回报率不是很好,大家基本还是投资个股。他们也希望有类似美国的大盘指数股,躲不了熊市,但也绝不会错过牛市。
问了一些大约40岁的人,投资股市的不多,主要是孩子的开销太大。样本有限,不算结论。
真的庆幸自己当年铁了心签了离职文件,就算一分钱都拿不到,义无反顾出国了 。
体会,读书和不读书差别太大了,几个中学老同学,成绩都不错。在1977,1978 年高考时,由于种种原因没考。现在对我讲,早知道上大学能出国,放弃4年工资也会去。我“安慰”他们,你们现在生活比我潇洒,房子虽然小一点不是别墅,但里面的设施美国华人家里少见。开的车子比我好。出外旅游,我等只能咂咂舌头,人家新马泰都是小意思。但人家也有烦恼,一个奇怪的事,和家人因为房子的事闹不愉快很普遍。还是老话,样本太小,没有普遍意义。但听了,感慨万分,朋友的家人,几乎都认识,也是几十年的朋友。
我现在真感到我母亲的英明伟大。我父亲去世后,她把一切都处理好,到最后,遗产就是退休工资账户里的钱,每月用完,不够我们子女给。
过去努力工作,聪明理财的结果就是换来“有钱人的烦恼”。在正常的情况下,以后所需要的钱,只是米缸里最上面几寸的大米,还不断有新米加上来,最下面的米恐怕永远都不会碰到。
会投资理财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