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持股与否决:川普与习近平电话背后的制度三角

来源: 2025-09-19 06:18:1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文明系列·制度触发篇》

收费、持股与否决:川普与习近平电话背后的制度三角

 

一、切口:川普与习近平的电话

2025年9月19日,川普与习近平通话,核心议题之一是TikTok的命运。美国法律要求TikTok必须剥离中国母公司,否则就要被禁。川普已经四次延长最后期限,而这一次被视为最终框架的确认时刻。财政部长贝森特提前宣布,美中已就TikTok在美继续运营达成共识。

 

这不是一桩普通的企业谈判,而是美国政府新制度手段的集中展示。收费、持股与否决,三条路径同时出手,形成新的国家资本主义三角。

 

二、收费:从盐铁到算法

收费是国家最古老的工具。汉武帝靠盐铁官营养军,近代各国靠关税壁垒护产。今天的美国,把收费直接用在数据与算法上。TikTok的剥离协议要求支付“巨额费用”,英伟达对华芯片出口被强行加上15%的额外关税。这不是市场,而是国家用制度开口直接抽成。

 

三、持股:补贴转股权

收费解决短期,持股锁定长期。2025年8月,美国政府把对英特尔的补贴转成9.9%股权,直接进入资本结构,成了股东。过去是财政扶持产业,现在是政府和企业命运绑定。半导体产业,不再只是市场的事,而是政府直接坐上牌桌。

 

四、否决:黄金股的武器

美国钢铁卖给日本新日铁,政府拿到黄金股。什么意思?就是即便企业过户,政府依然有一票否决权。资源可以交易,但最后的闸门在国家手里。这种冷战时代欧洲的玩法,被美国重新激活,彻底打破所谓“自由市场”的幻象。

 

五、制度三角的成型

收费、持股、否决,三条线共同构成美国制度三角:

收费是即时收益;

持股是长期绑定;

否决是底线控制。

 

这三者合在一起,美国政府不再只是裁判,而是亲自下场,把市场当作新的财政和战略资源池。

 

六、中美对照

美国的逻辑是套利。收费、持股、否决,三条路径同时开工,把安全、财政、产业和资源捆在一起。

中国的逻辑是管控。算法出口有清单,半导体靠国家基金,钢铁能源走行政审批。美国是变身股东和收税人,中国是直接设红线和审批权。

 

七、制度余响

川普与习近平的这通电话,表面上是TikTok的命运,背后却是制度的交锋。美国在收费、持股、否决的三角中重塑国家资本主义,中国在管控、基金、审批的框架下固守主权底线。全球企业,正被卷入这两种制度逻辑的正面碰撞。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