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 Vs 70岁领取社安金的累计总额比较 (AI)

来源: 2025-08-11 06:20:0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1. 数字账:收支平衡点

假设:

  • 67 岁每月 = X

  • 70 岁每月 = X + 600

  • 差额 600 仅因为延迟 3 年。

三年不领的损失(仅考虑额外差额部分):
你放弃了 36 个月的 X(比如假设 X=2000,那就是 $72,000)+ 延迟额外多出的 $600 × 36 个月 = $21,600 的“早期少领 + 延迟奖励”。

但社安金分析通常用盈亏平衡年龄

  • 延迟到 70 岁后,你每月多 600,要补回延迟的总损失。

  • 如果只算多出的 600 差额部分:

    3 年延迟的差额损失÷6003 \text{ 年延迟的差额损失} \div 600

    这里损失是 3 年 × 12 月 × (X+600),但通常用更简单的比较法——假设 70 岁开始多领 600,需要大约 (67–70 年未领的总额 ÷ 600) 个月才能平衡。

如果你的 67 岁月额是 $2,000:

  • 67 岁起:$2,000 × 36 个月 = $72,000 早领收入

  • 延迟到 70 岁后:多领 600/月,需要 $72,000 ÷ 600 = 120 个月(10 年) 才回本

  • 所以 平衡点是 80 岁:活到 80 岁以上,延迟更划算;80 岁以前,早点领划算。


2. 长寿基因影响

  • 你们家族寿命普遍 85–98 岁 → 从概率上说,活到 80 岁以上的几率非常大

  • 如果真能活到 90 岁:

    • 67 岁领:从 67–90 岁领 23 年,每月 2000,总计约 $552,000

    • 70 岁领:从 70–90 岁领 20 年,每月 2600,总计约 $624,000

    • 差距 = 多领 $72,000(不考虑社安金的年度通胀调整)。


3. Survivor Benefit(遗属福利)

  • 如果你先走 → 老公继续领他的高额社安金(无损失)。

  • 如果老公先走(概率并不低)→ 你会改领他的那份(比你自己的更高),这时你延迟领取自己社安金的意义可能部分减弱,因为你不会长期领到自己 70 岁的高额版本。


4. 情绪价值

  • 70 岁领,每月多 600 → 有心理“成就感”和额外消费空间,尤其在高龄时可能有助于支付医疗、旅行等支出。

  • 67 岁领,可以早点用钱享受生活、旅行、送礼等——尤其在身体状态最好的 60 多岁。

  • 很多理财顾问建议**“用健康换金钱”**:健康的早期岁月更值钱,晚年钱可能花不出去(尤其身体限制多时)。


5. 我的建议

结合你的情况:

  • 家族长寿 → 延迟到 70 岁领更划算(财务回报大于 80 岁平衡点后开始显著超越)。

  • 但要考虑老公去世的顺序:如果老公身体不好、早走几率高,那么你可能很快切换到 survivor benefit,这样延迟你自己的社安金就没意义。

  • 可以做个“折中策略”:

    • 用红利收入或税后投资账户的钱补 67–70 岁的社安金空缺,等于自己给自己“发工资”,70 岁开始多拿 600,长寿收益最大化。

    • 如果 69 岁时健康状况明显下降,再考虑提早申领(灵活调整)。


一句话结论
如果你们身体健康、家族长寿基因强,并且老公大概率比你先领满社安金 → 延迟到 70 岁更划算;
如果老公可能早走且你的 survivor benefit 会立刻覆盖你 → 提前领(67 岁)也完全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