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风也总结(反思)一下

来源: 2021-12-31 11:28:4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25年投资理财回顾:

0. 96本科毕业,跟大家一样两手空空出国读书。2002年开始工作。04年头款买自住房以后taxable就没有一分钱了。头几年都是100% max out IRA/401K contribution。

1. 到了2008,401K变成了201K。2009年工作稳定以后,开始接触股票交易。自以为科班出身,拿taxable仅有的5W开始交易。2,3周以后就亏了60%, 瞬间变成2W。从此开始long-short market neutral交易,没敢再take directional bet。十几年一直如此。3月底回本,觉得找到edge,暑假从自住房里面借出15W HELOC。交易账户大概就是这么20W开始。

2. 头3年比较顺手,到了2011年低,20W 赚了半M。加上401K反弹,networth 大概 1M。2012 年 convert 了之前的 401K to traditional IRA and then to Roth,加上每年 contribute 的 ROTH,一共Roth 85K上下,也用来交易。

3. 一直到2015头几年都很顺手。交易账户cumulative赚了2M。这期间401K一直max out contribution。2012-2015年从交易账户陆陆续续拿出现金购买房产 (4-5个HELOC贷款+所有401K可以借的钱),大概投入2M现金,不到3M的exposure。包括期间用Roth买了3个。地产都是有PM打理,维护成本比较高,跟租金差不多抵消了。自己就赚个增值。

4. 16年以后比较低迷,401K趋于保守,exposure to SP500一直很低,远远under perform 市场。交易也开始波动起伏。2018重创,give back 600K+。另外几年+ or - PNL数额都不大。

5. 2020年3月再度被打脸,但是也加深了对自己策略和对market的理解。意识到之前几年的低迷不是偶然。再之前的顺手有不少运气成分:一波10年的牛市可以容忍你范很多错误,同时在错误中成长。到了年底2020弥补了2018的亏损。

6. 2018以后,陆续卖掉之前购买的地产,资金重新回归交易账户,很大原因也是填补18年的亏空。经过2020洗礼,2021交易策略更加成型稳定。不过2021地产暴涨的时候手上还剩下不到一半了。少卖了1M+。跟交易的PnL抵消了。

==============================

反思:

0. 年轻人真的不要做股市交易这种事情。太干扰日常生活。每天账户起起伏伏,对工作学习带娃都失去兴趣。90%+以上的人股票都会亏钱。95%跑不过SP500,还不要说赔上时间/精力/青春/度假/心情。就算你经历几个大波动,surivive了,找到自己的edge,交易改变人的性情。人变得很残酷果断,跟日常生活里面的人格格不入。

1. 借着2021地产牛市,本命年networth 勉强到了8位数,感恩!回想起来如果12年前,要是不是投入股市只是被动满仓投资SPY,也有一半以上。工作事业会怎样?娃学校会怎样?这些都不能有答案了。开心的事是85K的Roth现在20X大了,成为交易主力军。以后没有tax问题。

2. 人很容易把牛市BTFD当成自己的edge。没有经历几次大波动,市场熔断的trader很难理解。即使你觉得是 direction neutral,知道如何有效低成本对冲,也有各种隐性的risk。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为啥赚到了那么高的回报 (above 10% annually) then you are just lucky. If you look at other players on the poker table, and cannot identify who is the lamb, then you are the lamb!

3. 地产相对容易做大扩张的一大原因就是不需要mark to market,看不到波动,有被动收入,可以一直 hold and expand。再加上leverage的放大。But what leverage gives, leverage also takes. 这个跟政府借债刺激经济一样的道理。出来混,欠债总要还的。

===============================

最后叮嘱:

机会是等来的。美国利率处于一个30年的下降cycle,从10+%到了1%。这导致了所有asset price都被带动 inflated。所谓的asset price inflation。TINA / FOMO / ZIRP / YOLO 这些 four-letter words 下面都不复存在了:

a. asset purchase tapering 已经开始; b. 之后是 rate hiking 加息;c 然后是quantitative tapering, ie 缩表

你可以说 Fed 是 all bark no bite。之前几次是这样的。包括2018的Christmas massacre以后停止 QT, 2020 Mar 之后史无前例的介入 credit market,开始corporate bond purchase。不过这次可能真的不一样了。之前Fed没有 inflation 压力,尽管强调 full employment mandate。现在 inflation 是 public enemy #1. 政治+经济的双重压力都是迫使 Fed 要面对 price stability mandate,even at the cost of full employment mandate。

So be cautious. 赚到的钱就是自己的,不要有什么house money可以拿来play这种说法。要尊重自己之前的劳动成果和财富积累。

Just my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