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歌手】第4季第6期现场音乐人乐评

来源: stonebbb99 2016-02-20 05:19:2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287 bytes)

《我是歌手》S04E06

 

by音乐人邓轲
 
 

一、黄致列《苦海》

歌选得不好。1、风格老派。八九十年代的都市抒情轻摇滚,原唱者任宰范确实也被誉为韩版 Michael Bolton(美国老派都市抒情嘶哑男声代表);2、演唱细节失当。原曲中的一些装饰转音(颇能体现一些色彩变化)被舍弃,取而代之的是黄致列一贯的唱法(强化唇齿音、强调颤音);3、原曲旋律流畅但并不算出彩(尤其和更经典的韩式抒情歌对比起来),而对「前辈 rocker 回看峥嵘岁月借曲咏志」这种背景缺乏了解的中国听众而言,单凭作品本身还没法直接产生强烈的感动与共鸣。

《我是歌手》是场漫长的联赛,观众的热情其实更是渴求(送给你了多少赞美就会期待你创造多少内容),所以还是要找新的切入点。韩式苦情歌几期之内就别再唱了。

二、李玟《喜气洋洋 / 宝贝对不起 / Sha La La》

继承了同样的改编思路:三段体结构、用不同的律动和曲风来强化段落感、串烧知名金曲引观众共鸣等。但本次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执行。此前改编获得好评的《Price Tag》和《Nobody》是在一首歌内用律动变化区分段落拉开差距,但这次是三首歌的串烧,和声走向、推进节奏等完全不同,三个段落的基础结构相差太大。所以在改编上应该更注重段落间的接口与整体连贯度,而不是强行切画风。《宝贝对不起》和《Sha La La》调式相同且之后有互切(把前者的旋律揉到了后者的织体中)还能勉强接受(但整体降速也很泄气),一个粤语小调强化反拍切分律动的《喜气洋洋》硬怼国语大调正拍律动的《宝贝对不起》,完全不搭界(而且在歌曲后半段没有出现任何《喜气洋洋》的元素与第一段落行成呼应)。

具体细节精致而整体形态混乱的表演。

三、徐佳莹《喜欢你》

仍然走清新唯美路线,回旋式的三拍子的律动自带华丽感,而长笛与巴扬的又在原曲的抒情流行基础上增加了一点童话感。好听当然还是好听,但还是未免和之前的歌路太过相似,尤其是从形态上看,这首《喜欢你》和《莉莉安》非常像(或者提速后两曲可以无缝切换)。硬要找突破点的话,徐佳莹在陈洁仪 #F 原调基础上,在桥段后升了 1key 到 G,音域……这次碰了 #D5 和 E5,算是有些突破吧。

当然,就算都停留在舒适区,徐佳莹的清新歌路还是要比其他人更容易让人接受一些,或者说厌倦感会来得晚一些(两三轮吧)。

四、李克勤《友情岁月》

不过论起舒适区,谁又比得了李克勤老师呢。1、仍然是粤语老歌,2、仍然只是基于原曲结构调整了编曲层次增加对比(而并未扩写段落),3、仍然是绝大多数段落不超 #G4 但最后用 #C5 高音收尾保证账面音域漂亮。

当然,李克勤老师的优点就是稳定:审美不出差错、演唱不出瑕疵(其实小夜曲串得有点不知所云,但似乎也没有对原曲情绪产生抵消)。这固然有歌曲难度不高编曲变化不大的因素在内,他自己稳定的能力和相对保守的策略也是重要原因。他可能就是这种勤恳型艺人吧。

好了提个具体的建议:这歌其实非常值得改(而且改起来会很轻松),因为原曲就有诸多版本(郑伊健版、陈小春版以及N人合唱的一起兄弟版),而各版本在词曲相同的情况下,都是通过编曲(尤其是核心律动的变化)来体现差异的。简便的方法就是把这几个版本各取一段揉和在一起,而且根本不需要担心出现本期 CoCo 那种串烧失误,因为这些歌是从不同角度来阐释同一主题(因为是一部电影里的一首歌),必然存在鲜明而强烈的内在线索。再具体一点就是把李克勤现在这个版本的后半段的整体律动加上 swing(平均八分音符变化成 2:1 的 shuffle 律动),也就是一起兄弟版以及斯柯达野地广告版配乐的编曲,自带推力的 Swing 律动加上力量感十足的摇滚音色就是一个字:「燃」,which is 李克勤现有版本唯一欠缺的情绪要素:有峥嵘往昔、有兄弟信义、有重逢喜悦,就差了那么一点(组团拎着刀去砍人的)豪迈。

五、张信哲《爱的箴言》

编曲非常好。思路上和第二季韩磊的版本如出一辙,在维持原曲既有结构的同时,整体放慢速度并进行明显变速,用以增加音乐情绪张力。而张信哲的版本在配器上增加了弦乐的比例,尤其是弦乐组活跃的内声部旋律,已经接近于 Paul Mauiat 式的轻音乐质感了,优美。

张信哲的嗓音状态能看出还没回复,音色不错(也掩盖了全曲最高音仅 F4 的事实,升 key 前仅到 E4),后段节拍略有不稳,和乐队有脱节。

六、信《末班车》

节目播出时在做节目听得不够仔细,之后回放仔细听了听感觉信这首歌的编曲还是花了蛮多心思的。虽然没有改歌但:1、歌曲首尾增加了车站的环境采样声,扣《末班车》的题;2、用巴扬强化了离别感;3、一些小细节做得比较细致(比如最后一个「末班车要开了」没有用此前的 I - V/VII,而是用了 I - Vm,这个五级小三和弦带来的色彩感变化很好听)。

当然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巴扬只是演奏了和弦长音作为色彩点缀,其实巴扬这种忧伤感极强的乐器拿来做间奏 solo (取代掉大路化的电吉他)会更有画面感。信的演唱情绪够了、音域够了(比原曲提了 2key),但音准、时值(音拖得不够长)还是有问题,音色也不是最佳状态。身体状况不佳还是会直接反映在演唱上的。

七、王晰《Bésame Mucho》

c 小调,音域 G2 - G4,这首歌大多数段落的首尾音在 B2 / C3。对于男声而言唱到 C3 并不难,但难点在于呈现出怎样的音量和音色。从这点上来看王晰做得还是不错的,歌曲始终的频繁 C3 都能保持足够的共鸣与光泽。此外,低音会更收到扩声器材的制约(因为低频发声单元的成本更高),在电视上听着觉得还算不错的低音,可能已经把现场听众们的屁股都震麻了。

王晰的选曲也很沾光。《Bésame Mucho》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抒情拉丁歌曲。所以尽管这是首西班牙语演唱的墨西哥歌舞,但不妨碍世界上每个人都熟悉它的旋律(类似的还有《La Vie en rose》和《Amazing Grace》)。但短板在于王晰的律动感:有些地方他与乐队的拍子卡得不死,导致脱节,此外他也不太擅长用音量来调整韵律感。这是个高阶技巧:音量、音高、节拍这些要素是彼此关联的因为我们有联觉,在节奏型相同的情况下,某个音处理得弱一点听起来就会感觉比强音要更慢,而把音处理得更强会让律动更紧、增加推力,所以很多高手会用强弱的变化来强化律动感(而非真的提前或拖后)。当然,在曲风相对保守且演唱技巧并不出众(相对于往季)的本轮其他曲目的对比下,王晰的演唱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是相对合理的(虽然第一名还是比较出乎意料)。

岔一句,抒情拉丁歌曲有个术语叫「Bolero」(= slow-tempo Latin music)。好多人只知道 Bolero 是拉威尔的著名作品(配器典范之作),但这个词同时也指舒缓的拉丁音乐与舞蹈。

 

所有跟帖: 

王晰后面有个抢拍非常明显了 -GP2X- 给 GP2X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20/2016 postreply 09:57:42

: ) 专业的还是不一样,能把一些问题说的具体化,比如王晰的律动~ -putengtu- 给 putengtu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20/2016 postreply 10:00:2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