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夏江,好像处于被动的地位。夏江自以为设计天衣无缝,侃侃而谈,岂不知被言的示弱诓骗,那种征服了对手的快感让他短暂的放弃了警惕,以为言已成落水狗,言辞更加犀利,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言侯见好就收,走时丢给夏一句存疑的话,让夏上当。这就是欲擒故纵的道理,先大智若愚,让对手放松警惕,等敌人意识到错误,为时已晚,必定会惊慌失措,丧失理智,这个时候再想摆脱梅长苏布置的局,已经没有转换余地了。只是有一点我还没搞清楚,梅如何知道卫铮不在悬镜司?好像是夏冬帮的忙,可是在夏江已经怀疑她的情况下,夏冬如何知道这一秘密?望着夏江和言侯的表演,我就想到他俩在《北平无战事》里的角色,一个是中统局长,做事不是一根筋,左右逢源。另一个是有些耿直,不灵活的共产党员。作者描述他们,不光谱化,栩栩如生。特别是演夏江的,两部剧里,完全迥异的角色,这就是好演员;一个好剧本,加上好的伯乐,能使多少老演员焕发青春。还有演梁帝的演员,丁勇岱,很资深的演员,却从未像梁帝这样出彩。与《甄嬛传》的陈建斌比,丁勇岱版的帝王形象更要深入人心,作者从各个方面诠释梁帝,给人感觉,在帝宫,他是皇帝;走出宫殿,他就像个家长,处理烦人的家务事,自然表演面就广。我们看多了唐国强版的帝王,丁勇岱的帝王形象不仅给他,也给其他表演皇帝的演员树立了另一类的参考物,值得好好借鉴。
静妃巧借祭奠宸妃之事,给誉王又一击,同样是欲擒故纵的道理,但完全不是梅的计策,她是女版梅长苏,琅玡榜也应占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