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戏里最喜欢的人物就是这李治,至情至性还不昏庸。不由再查了一下历史,不错的皇帝嘛。

来源: autumnleaf99 2015-02-06 16:23:1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283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autumnleaf99 ] 在 2015-02-06 20:46:0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有一本叫《99%的中国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里面剖析得挺好的,一般的史学家都认为李治懦弱无能,其实是武则天的光芒遮住了他。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丈夫。武则天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政权,建立了短暂的大周王朝,让李姓男人们着实丢了一把脸。因此,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最晚从欧阳修撰《新唐书》以来,就把他当作“昏懦之主”。那么,高宗果真是一个“昏懦”之君吗?不尽然。  有人认为李治并不昏懦,他之所以被如此评价,只是因为后世的历史学家为了防范武则天式的改朝换代再次出现,因而不遗余力地丑化武则天,连带着也把唐高宗弱智化了。在这个丑化的过程中,以宋代史学家如司马光等人发挥的作用为大,这又与宋代曾有多位太后深入参政的政治现实相关。  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  那么,究竟是他本身懦弱,还是历史学家把他写懦弱了?答案应该是后者,有几点可以证明。  其一,唐高宗做太子的时候已经跟武则天发生了不正当关系。那时候武则天是庶母,是母子关系。如果二人暧昧之事被唐太宗知道了,后果不堪设想,至少要被废掉太子之位。他敢做这件事,可见他不胆小。  其二,唐高宗继位之初,他的舅舅长孙无忌把持朝政大权,唐高宗不服,要夺权。当时唐高宗的势力还无法与长孙无忌相抗衡,但是他经过不懈的努力还是夺了权,最后把长孙无忌贬至外地,致其自杀而亡。  其三,从高宗时期的历史发展来看,他的功绩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任何一个皇帝,包括他的父亲。  高宗即位伊始,就立即暂停了对辽东(高句丽)的战争及土木工程的营造。他在即位的第二年,即永徽元年(650年),召集众地方官询问百姓疾苦,鼓励臣下就国计民生发表意见。  他也很善于听从劝谏。有一次,他出外打猎遇雨,就问臣下:“用油布做的雨衣怎么样才能不漏一点水?”臣下说:“要是用瓦做,就不会漏雨了。”言外之意,是不应出来打猎游玩。高宗愉快地接受了批评。显庆元年(656年),高宗再次征询如何能够减轻百姓负担。大臣来济指出:过多的劳役是老百姓的一大负担,出工则误农时,出钱又花费很多,应该免除一切不急需的徭役征发。高宗虚心采纳。这种虚心求谏的政治作风与太宗如出一脉。  高宗对于法律建设也十分重视。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成文法典——著名的《唐律疏议》(与《罗马法》并称),就是在高宗永徽四年由长孙无忌等大臣修订而成的。相对来说,这一时期的执法状况宽平公正,犯罪率较低。史载,有一次,大理寺卿唐临向高宗报告说:监狱中在押的犯人只有五十多个,其中只有两人需要判死刑。  高宗时期的军事成就也不容忽视,唐朝在这一时期灭亡了东西两个大敌:西突厥与高句丽,也顺带压制了一下日本的气焰,换来了中日千年和平。单从征伐高句丽的战果来说,太宗李世民曾亲征却徒劳无功,而后来高宗先后派大将苏定方、李绩(即李世绩)、刘仁轨以及薛仁贵经略辽东,最后兵围平壤,灭了高句丽,并在辽东设立九都督府。后来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与唐朝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显然,高宗完成了太宗没有实现的梦想。  从高宗对于长生之术的冷静态度和对医学的信任来说,比起乃父太宗也胜出一筹。太宗最终由服食丹药而死,而高宗身体状况虽一直不佳,却能够客观坦然地面对。他对于胡僧的长生药从不迷信,认为“果有不死之人,今皆安在?”他对于御医的治疗都能够积极配合,即使是在他的头上扎针也不介意。另外,他还命令宰相组织名医修订了《唐本草》行世。”单就这种对生死的科学态度来看,说他“昏懦”就很不客观公平。  高宗在处置危及皇权和皇位的事件时,也不见昏懦。最有代表性的是发生在永徽三年(652年)的宗室谋反案。当时,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房玄龄之子)、巴陵公主的驸马柴令武、高祖李渊的女儿丹阳公主的驸马薛万彻、高祖六子荆王元景等人勾结在一起,阴谋发动政变,欲推举自称有做皇帝征兆的荆王元景为帝。事情败露以后,高宗立即命长孙无忌负责调查,房遗爱称太宗三子,即李治同父异母的哥哥吴王恪是主谋。高宗果断下令,将房遗爱、薛万彻、柴令武等人斩首,赐荆王元景、吴王恪、高阳公主、巴陵公主等人自尽,吴王恪之弟被废为庶人,房遗爱之弟遭贬,薛万彻之弟被流放。另有一大批有牵连的人,如侍中兼太子詹事宇文节、江夏王李道宗等人被流贬。其中,虽然有长孙无忌趁机专权,打击异己的情况,毕竟是假手皇帝。观一叶而知秋,看高宗处理这件事情的手段,恐怕不太可能容忍武则天“专作威福”吧?而这样的铁腕作风,无论如何也不能与“昏懦”挂钩。  综观高宗执政时期,国力在增强,到永徽三年(652年),全国人口就从贞观时期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三百八十万户。此外,民族关系在改善,疆域在拓展,这个被认为是唐朝最弱的皇帝,拥有唐朝最大的版图。这样的人能说弱吗?  退一步说,对于一个守成之君,能够继续执行被证明是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继续沿着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正确道路开拓前进,怎么能够给他一个“昏懦”的评价呢?  被称“昏懦”是因为武则天  李治被冠以昏懦的主要原因就是委政于武则天。显然,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此事绝难以被以男性为主的文臣武将们接受。历史学家们把武则天描绘成一个十足的野心家,整个唐高宗时代基本被武则天的阴谋所笼罩。为了说明武则天的强势,就必须把李治描写成一个很懦弱的皇帝。  那么,高宗为什么把政事委托给武则天?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他的身体状况不佳,晚年“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患有类似今天的高血压、青光眼之类的疾病,不能不倚靠他人处理国政;二是因为武则天自身素质高,而且与高宗在许多政事处理上观点相同,从而取得了高宗的信任。再说,唐朝世风开放,女性参政的阻碍相对较弱,所以高宗委政于她并不稀奇。也就是说,武则天参与朝政应该是出于高宗的意愿,并非如历史上评价的 “专作威福”。  另据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自从麟德元年(664年),高宗处置了宰相上官仪以后,每逢上朝,武则天都垂帘于后。无论政事大小,高宗都会与她商议,中外谓之“二圣”。从高宗上元元年(674年)起,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而此时距高宗撒手人寰还有约十年,可见,这种帝后同尊的政治格局是在高宗思维清晰之时确立的。  高宗虽然委托政事于武则天,但不是完全放任。在他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一直亲自处理国政,即使到了弘道元年(683年)三月,即临死前的几个月,仍然关注朝廷宰相的任职状况,并罢免了欺凌舅家的宰相李义琰。与此同时,他还常常命令皇太子监国,代他处理国政,而不是完全依赖武则天一个人。所以,在高宗活着的时候,不存在武后把持朝政,一手遮天的情况。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断定,说唐高宗是个窝囊废是政治的需要,是后世史官的曲意刻画。

=====================

武则天这三个字是如何被拼凑为一个名字的?

要知道,唐太宗不会叫自己唐太宗,皇帝没法子叫出自己的庙号。武则天很有一些不同,她成为了中国唯一的女皇帝,但她没有庙号,不能按照过世君王的规格接受天下人的祭拜。在旧社会,基本也不能按照帝王的规格进入史书。原因无它,男权社会耳。

但有趣的是,当武则天爱臣狄仁杰推荐提拔的重臣张柬之会同禁军逼宫,让当时患重病的老太太退位后,再次当上皇帝的李显,为他母亲上了一个尊号——则天大圣皇帝。老太太将挂之前,遗命将尊号中的皇帝二字改为皇后,以便与高宗合葬。“则天大圣”四字,却也照用不误。与之相比,李渊老太爷退位后只称太上皇,高祖的庙号,是挂了之后才有的。

为何叫“则天大圣”?帝王称圣自不必提,则天大约是依据天道而治理天下的意思。而“则天大圣”这四个字,既为“武则天”这个强大的现代名字提供了出处,也为“齐天大圣”的诞生提供了创意。

至于武则天为自己改名为“曌”,虽然做了个日月当空的样子,但在古人的宇宙里,日月频于交替,威权总不免成空。

婚姻史——唐太宗是她男人 但并未得到过宠爱

根据一般史书和文献的记载,按照时髦的话来讲,武则天的真爱应该是“权力”。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何况气魄与格局凌驾于一般大丈夫之上的武则天。但要就此根据男权史书将武则天定性为一台没有真情的政治机器以及篡权媚狐,显然也不符合当今社会的认识标准。

关于武则天与李世民,大约只有“为君驯马”一事算是有据可考。但从中显然看不出这两位大人物之间有什么特别的情谊。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72岁时某日对一个很屌的臣下发飙道:“你丫别废话!太宗当年有匹名马性子很野,谁也管不住。我就说我能搞定,先用铁鞭抽,丫不听,就用铁挝锤,丫还不听,直接拿匕首割喉算了。太宗听了都表扬我有志气。你算什么东西,配得上我用匕首吗?”这个故事似乎被范冰冰版本变成了火烧菊花……烧菊花,更有内涵了……但无论如何,仍是个秀智商秀霸气的故事,与情感无关。并且,此后武则天也并未得到唐太宗的宠爱。

恋爱史——唐高宗一往情深 大半生只和她生孩子

请注意,李治先生完全不是电视里那个依赖武媚娘呵护的柔弱少年以及此后仰仗老婆鼻息的软弱皇帝,唐代版图以高宗时最大。其在位时曾平定漠北,大破百济与倭国联军,灭亡高句丽,灭亡西突厥,大扩中国版图。倒是武则天登位后,对外战争并不那么顺利。此外,在“二圣”的权力分配上,李治也握有绝对的主动权,在大部分时间里,武则天的权力是由李治授予。虽然《旧唐书》称各全国单位的事情都让天后给办了,痛恨武则天的《新唐书》更称“政归房帷”。但事实上当时朝中重臣的简拔任用,基本都由李治一人决定。而决定权力归属的核心砝码——军权,更是从头到尾都由李治牢牢掌控。

或许正因为如此,才能看出李治与武则天两人之间情感的可贵。若李治只是一个被女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的糊涂虫,这两人的恋爱关系如何对等?《唐会要》称,太宗晚年患病时,前来服侍的太子就和武才人对上了眼。无论在过去还是当今的中国,这种情况都可以称之为——乱伦。按照《唐律疏议》,李治和武则天的行为被列入“十恶”之中,如果东窗事发,李治可能遭到幽囚,武则天可能被诛九族。一个绝对不傻的未来皇帝和一个公认绝顶聪明的未来女皇帝顶着如此大风险搞在了一起,难道只是为了一时刺激?

李治对武则天的感情其实容易考证。655年他立武则天为皇后,诏书称“(先皇)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好了,按照最初的官方说法,是太宗皇帝将他的小小妾赐给了儿子作为皇后。虽然将来的各种唐书以及资治通鉴们都不会承认这一点,但起码可见李治同学为了给武则天的皇后名分争取合法性,在理论上下足了功夫。李治执政期间,风眩病症渐渐严重,常常头痛难耐,眼睛看不见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承担了越来越多的政务工作,也渐渐得到越来越大的权力。尽管如此,除一次劝皇帝不要御驾亲征外,她从未真正干预过军事。683年,56岁的李治挂掉前留下遗诏让儿子继承皇位,并在遗诏中称:“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者,请天后处理决断。”若非武则天是个女人,这已经是刘备托孤一般的历史佳话了。

在皇帝中,李治同学所生孩子的数量不算多——八儿四女,其中后面的四子二女为武则天所生。自从武则天开始给他生孩子,唐宫内便不再有其他女人能分到李治的宠爱。而武则天生下最小的太平公主时,已40多岁。一个大权在握、拥有众多后宫佳丽的皇帝,几十年来只和一个女人生孩子,可见其用情之专。

或曰李治怕老婆,但他以往的皇后贵妃们,个个大有背景,他说废就废,几时怕过?或曰武则天天生斗大政治野心一颗,当尼姑甚至当太宗的才人时便处心积虑下一盘很大的棋。但我们所能见到的,在李治立武则天为后这件事情上,恐怕还是李治小小利用了一把自己的未来皇后。

那时朝廷的元老大臣们势力强大,大大限制了李治本人的皇权。这些人很难搞啊,他们都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有的帮着打过天下,有的帮着治理过国家,有的帮唐太宗消灭过亲戚,有的是某位老皇爷的亲戚的亲戚。但这些人的功,是为李治以前的唐朝立的;这些人的权力,多数是李治他爹给的;这些人的忠诚,多数是对李治背后的唐朝而非对李治的……怎样把这些家伙手中的权力收回到自己手中来呢?李治最终利用这些老臣们反对废王皇后和立武后一系列事件,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贬斥,狠狠清算了一番老臣们,将权力收到自己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那时候的武则天不仅是李治的老婆,还是他政治上的筹码与盟友。

艳情史——较为节制面首不多 曾挑剔大诗人口臭

在乱伦这件事情上,武则天本人已做得很劲爆。但事实上,更为劲爆的故事来自她的母亲——荣国夫人杨氏。《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均有记载,称荣国夫人与外孙贺兰敏之通奸。贺兰敏之的母亲,正是武则天的姐姐。20多岁的外孙和80多岁的祖母……这些史书是否是出于对整个武氏一族的仇恨而故意编造丑闻呢?但根据记载,这件事情是武则天本人曝光的,她在上表请高宗查处贺兰敏之时揭开了这些罪状——除与外祖母通奸外,她这位英俊的外甥还有迷奸预备太子(武则天长子李弘)妃,强奸太平公主的宫女,以及贪污等罪状。

与这些故事相比,武则天那些被旧时代老夫子们骂了一千多年的蓄男宠的故事,按照当代人的眼光来看,已不值得大惊小怪。其时李治已然挂了数年,武大圣既然在那个年纪仍有兴致,找几个标致的相好理所当然。何况她找得并不多,数人而已。清代赵翼就为武则天鸣不平,他说,一般皇帝妃嫔动辄千百,武则天当了女皇帝,不过宠幸几个男人而已,何必大惊小怪,也根本不必忌讳。

武则天首先宠过一个名叫薛怀义的假和尚——此人由一公主试用后推荐给武则天。他除天赋异禀(伟形神,有膂力,有非常材用——《旧唐书》)外,还帮武则天办了数件大事,比如注解《大云经》为武则天登帝位造势;比如偶尔带兵打打突厥,还传过几回捷报;又比如为武则天修建“明堂”、“天堂”——最后这件事虽让薛怀义升了官,最后却也让他丢了性命。武则天后来宠幸御医沈南璆,薛怀义失宠后,一怒之下纵火将“明堂”和“天堂”焚毁,过了些时候,武则天便将其悄悄处死了。

至于后来众所周知的张氏兄弟,基本是两个玩物而已。两男或有姿色,可慰当时已然年高德勋的女皇之老怀,大约娱乐的时候格调渐渐走低,令老派官僚们看不顺眼。这两兄弟整天哄着老太太疯耍,然后仗着老太太的宠爱抖威风以及搜刮。言官们劝过几次武则天,让她杀掉张氏兄弟,但没有回音。此后张柬之兵变时,二张当场被杀,老太太对出现在现场的儿子李显说,“人你都杀了,还不回你的东宫去?”纵横了大半生,老太太这回终于受欺负了。

归根结底,老太太用男宠还是比较节制的。据说当时的著名诗人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作者)一心想要当她的男宠,为此还写过一首艳诗。但老太太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并私下和人说,宋之问这个人才调是有的,可惜有口臭。宋之问听说后满心羞愤,从此增加了含口香糖的习惯,但终归没能得宠。有好事者称,两人关系想必还是比较亲近,否则女皇怎知宋之问口臭?

延伸阅读

她究竟干过些什么大事?

武则天一生干大事颇多,详加叙述的话难免唠叨不尽。摘取最重要的,大约严打门阀,发展科举两件事情二而一,可居首位。一百多年来横行中国,曾捧出大量名臣名将乃至几家帝王的关陇集团被她一手赶出政治舞台。她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让寒门子弟可以一展其才,也从根本上掐断了士族制度的生命线,终结了门阀的传承。唐太宗虽然在改进科举制度后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但这件事的最大政绩,显然应算在武则天头上。

此外,武则天以女流之身登皇帝位,自知根基不稳,于是采用非常手段。她让人设立受理告密的机构,鼓励大臣互相检举,提拔以告密起家的周兴、来俊臣等酷吏,罗织罪状,杀了一大批唐朝功勋,并在政坛上掀起告密之风,一时人人自危,百姓夜不安枕。不过,这些酷吏最终仍在武则天的掌控之中,女皇在酷吏们完成使命后将它们抛出以平民愤,酷吏政治倏然而止。从这个角度来看,武则天不仅比让东厂尾大不掉的明朝统治者高明得多,也比近现代某些政治家成熟得多。

至于杀自己女儿用于陷害皇后之类骇人听闻的事件,虽然部分史家言之凿凿——但他们是从哪里看来、听来?是受了李治的遗诏还是采访了武则天本人?在这件事情上,那些以忠直闻名的史家,不见得比范冰冰的表演更值得信赖返回腾讯网首页>>

==================

 

唐高宗李治: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皇帝亲自抚养长大的皇子  
     

所有跟帖: 

他身体不太好,长孙皇后幼子。长孙36岁就死了。他后期跟长孙症状差不多。 -笑含- 给 笑含 发送悄悄话 笑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6/2015 postreply 18:18:59

说是李家人有心血管疾病传统,大部分不长寿,武则天厉害,活那么长。 -autumnleaf99- 给 autumnleaf99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06/2015 postreply 19:00:3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