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其实对莫言的作品没有很深的感触,虽然我几乎完全阅读过他所有的作品。我自己觉得与成长环境有关。他的文字我是熟悉的,但笔下的人物,自然背景,高粱和高粱酒,土匪与骡子上的妇人,猫腔与牌舫,这些都是我们这样一代成长于山东及周边以外的人(70后)完全陌生的。我觉得作为作家,莫言的文字浓度还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因为完全没有所谓现代化的痕迹,容易为西方文学圈认为是中国文学的代表。所以我一直在寻找能于莫言作品有共鸣的朋友,不是山东人更好:)。
我本人出国前也是极其推崇余华的作品,但我现在怀疑也是与我的成长环境和时代有关。
回应LZ的话题,一部真正优秀的作品应该是能超越时代环境与人物,我个人在恣意情怀方面更能够欣赏村上春树,觉得他笔下的所忧所思天马行空都是那么的正随吾意。我也确实很欣赏国外几位诺奖得主的作品,愿意反复阅读,也许确实是因为各位对莫言作品质疑的原因吧。
我一直觉得莫言的作品可能有极大的时代地域特征或者说局限
所有跟帖:
•
同意“一部真正优秀的作品应该是能超越时代环境与人物”,且经久不衰。
-老生常谈12-
♂
(0 bytes)
()
11/03/2014 postreply
14:44:32
•
我不读描写自己熟悉的环境的小说。读小说就是体验不同,否则看看周围就好了。触动我的经常是,不同的环境下相似的人性。
-糖果果-
♀
(0 bytes)
()
11/03/2014 postreply
23: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