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评《中国好声音》-民族的真是世界的吗?

来源: 何铁手 2012-09-26 11:12:4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552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何铁手 ] 在 2012-09-27 07:28:5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转自更深的粽

民族的真是世界的吗

谈到民族风,必须先澄清一个概念:到目前为止所有的音乐样式,都来自于民歌民谣。如整个现代流行音乐体系,都来自于美国黑人布鲁斯,美声来源于拿坡里民歌等。而民歌民谣来源于哪里呢?一般有这样几个来源:民族语言,方言,环境声,以及有关的艺术体裁,如诗歌,舞蹈等。

吉克隽逸初登场时唱了一首混搭:彝族民歌《不要怕》和灵魂曲《I feel good》。据说这是导演组的主意。可是之后她接连演绎的都是英文歌,让人对她的“民族风格”产生了怀疑。到底刘欢想让她干什么?吉克算是民族风吗? 我之前已经分析了整个的现代流行音乐体系,这个体系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基础上的。那么,在中国完成整个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前,如何赶上欧美国家的水准,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里面要明确的首先是这么几个问题:

1,如果我们按着别人的路子,无论如何也是唱不过别人的。比如韩国,你拷贝欧美拷贝的再好,也不过在亚洲称王,还是不能进入世界主流,那我们拷贝干什么?

2,能不能超前发展一种新的音乐样式,搞跨越式发展,直接冲到前头去?

3,从本民族的文化特质着手,发展一种新的适合于华语流行的音乐风格,可不可行?

好,第一个问题,跟着走,自然是走不到第一的,那我们要拷贝什么呢?会不会在拷贝过程中失去自己的文化特色?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牵涉到方方面面。我就不去仔细分析了,直接给答案:最重要的是拷贝相关的工业体系和技术手段。这方面亚洲韩国和日本都是例子,而港台其实不是好榜样。这个帖子前面有人跟我争论港台和内地谁高谁低的问题,我得说,在流行音乐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地球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听到你想听到歌曲的今天,还保有这样的观念,实在已经不值得去辩驳了。 那么问题的反面就是,会不会在拷贝中失去自己的文化特色?这确实有可能,实际上这个问题在百多年前那个救亡图存的时代就被争论过无数次,至今仍未有明确答案。可以明确的是,拷贝技术文明和工业体系的过程中,确实很可能把别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标准一股脑儿搬过来,以致把人打造成“香蕉人”。韩国流行音乐现在就面临这个尴尬的问题,而日本在这方面其实做的比韩国好。这个问题这里不细讨论,先把结论放在这儿:土洋结合是个必然方向,需要一代代最顶尖的音乐人前赴后继,而有一个体系支持这种探索和努力是最重要的。

2,能不能超前发展?我们得承认,在文化领域并不是如经济领域那样,一个贫穷落后的民族照样可能产生第一流的艺术成果。实际上在经济科技领域,这样的例子也是存在的,这个就像当年王选搞印刷技术,跳过日本的第二代和美国的第三代,直接搞第四代激光照排一样,结果是造福万民永垂青史。在音乐上,最好的例子是《阿姐鼓》,它诞生于中国流行乐刚刚起步的1994年,百万打造,全球发行,顶级音乐人制作,天籁歌手献唱。《阿姐鼓》是一个音乐史上的神话,但神话并不总能成为现实。我们得承认流行音乐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一两个精彩的案例并不能支撑整个流行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给自己的民族文化留一个“自留地”加以保护和培育也是重要的。

3,能不能发展一种自己的文化样式,自己制造自己消费?这种“扩大内需”的思路有一定的合理性。这次东方卫视的《声动亚洲》虽然我吐槽过它,但里面有一幕最让我感动,就是看到几个印度歌手和组合在舞台上卖力演绎自己民族的歌舞作品,明明没那么多人感兴趣爱看,但他们还是很投入的沉浸在其中,这就是给自己的文化之根留有必要的土壤,总有一天能发扬光大。日本一直注重自己的演歌传统,韩国注重自己的民族歌舞,台湾有台语歌,香港有粤语歌,内地有自己的地方曲艺和民歌,这些都是重要的资源。前面也说过,从来没有一个通行世界的“流行”标准,流行的最初都是民族的。

那么各种风格如何搭配融合呢?这就是顶尖的音乐人考虑的问题。吉克隽逸初登场的混搭歌曲,就是这么一个试验品,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这次PK上她唱的《带我到山顶》,从演绎上来说不是她最好的作品,但是感情是充沛的。在几个高音上,我依稀听到了原生态唱法的痕迹,但是吉克很注意的调和了这种风格,没有显得太突兀。从整体上,这是个值得努力的方向,我强调的是,如果吉克没有演绎欧美流行乐的功底,这种风格是拿捏不好的。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中国好声音》关于赵可“Gay或者不Gay,好声音就在这里,不卑不亢。”
  • 牛人评《中国好声音》-刘欢组组内四强(转自《更深的粽》)
  • 牛人评中国好声音-哈林组内四强
  • 牛人评《中国好声音》-刘欢的小心脏-刘欢组决赛(转自《更深的粽》)
  • 牛人评论《中国好声音》-“择我所爱!爱我所选!”
  • 所有跟帖: 

    个人觉得:台湾的周杰伦,大陆的李玉刚, 是把流行和民族化结合得比较好的例子。 -JustAsked- 给 JustAsked 发送悄悄话 JustAsked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26/2012 postreply 13:31:44

    回复:牛人评《中国好声音》-民族的真是世界的吗? -何铁手- 给 何铁手 发送悄悄话 何铁手 的博客首页 (78 bytes) () 09/26/2012 postreply 13:40:20

    象好声音一样能自娱自乐就挺好了 -Ampm- 给 Ampm 发送悄悄话 Ampm 的博客首页 (350 bytes) () 09/26/2012 postreply 21:59:4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