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怀念谢园by袁越 2000年

来源: 一山人 2012-03-25 21:58:4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58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一山人 ] 在 2012-03-27 22:15:1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二十多年再见谢园,谢谢。一山人2012-03-25 16:33:04

袁越 YUAN Yue 华夏文集

【随谈杂感】

                怀念谢园

                ·袁 越·

  据说现在国内相声不景气,小品也在走下坡路。与此同时,那些模仿台湾综艺节目的各种各样的“秀”也被老百姓看腻了,广电部不得不以 “风格低俗”为理由“勒令”停播了好几个。这倒让我想起了一个人:谢园。谢园大家都知道吧?就是那个经常和葛优梁天混在一起的喜剧演员。不过我这里要讲的不是他的演技,而是有关他的“口技”的一段故事。

  那是在1991年的北京,一天我的一个朋友神秘地对我说他终于拿到了一盘“好带子”,让我到他家里去欣赏。去了才知那是一盘录音带,录的是谢园在一个聚会上讲的笑话。带子录得非常差,少说也是母带的第十代曾孙子了。里面谢园大约讲了十几个故事,他把它们叫做“段子”,据他说那都是他在电影学院的同学们集体攒出来的。所有的段子都是谢园在模仿某个人,包括华国峰、周恩来、金日成、四人帮、赵丹、李翰祥、电影导演、小学体育老师、贫协主席等。他模仿的都是这些人物在某个场合中说出来的话,他只是略微做了一些加工,他管这叫做“演义”。

  有人说真正可笑的笑话离不开两条:政治和性。谢园的这些段子可是个例外。里面没有任何性的内容,也很少涉及政治。那些有关政治人物的段子都是电视或广播里出现过的原话,要说有讽刺的意思那也大多是温和而善意的。另外,这些段子大部分没有什么教育意义,他并不想用这些段子歌颂了什么什么,讽刺了谁谁谁,或者揭露了某种现象什么的,就像国内大多数相声所要表达的那样。谢园的这些段子有些像京油子耍贫嘴,纯粹图个口腔快感而已。下面我凭记忆给大家抄录一个段子,这是我认为那盘磁带里最好的一个:

  《除四害》

  有一年秋天,在福建的一个小山村,村里正在庆祝丰收,让小孩上台演戏,先演了一个《红灯记》,完后再演了一个《除四害》,有的小孩扮演老鼠有的小孩扮演臭虫。演完了就请贫协主席上台讲话。他大字不识,懂什么呀?硬把人撵上来。贫协主席上台后对大家说:

  “啊,贫下中农同志们,依我看哪,那个《红灯记》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看的。中日已经和好了嘛,鸠山也不会再来打我们了。啊,《除四害》!小孩演的《除四害》演得好啊,演得很有意义啊。先不要说别的东西,就说老鼠吧。贫下中农辛辛苦苦种的粮食放在仓库里面,贫下中农还没有吃啊,它先吃。最可气的是吃过还要在里面拉屎,那颗粒又跟粮食差不多,贫下中农不知道啊,有时就混在一起吃了。

  “噢,苍蝇。苍蝇他妈厉害啊!我老婆辛辛苦苦做的饭菜放在桌上,我还没有吃啊,它先吃。它吃过,我再吃。蚊子!蚊子他妈厉害啊!有一天晚上我穿着小裤衩在院子里面洗澡,远处一群蚊子啊,嗡嗡嗡嗡嗡嗡地飞过来,吃得我浑身上下都是红颜色的疙瘩。

  “臭虫!刚才忘记讲了,臭虫他妈厉害啊!我家的床板后面都是臭虫啊,我被它吃,我老婆也有被它拿去吃过。”

  这个段子读起来好笑程度有限,真正可笑的是谢园对那个说着福建普通话的贫协主席的维妙维肖的模仿。比如,“四”要读作“系”、“吃” 要读作“七”、“同志”要读作“童妓”、“粮食”要读作“娘媳”、“颗粒”要读作“科腻”等等,这样就好笑了。当时我和我的朋友把这盘磁带听了得有上百遍,每次听都仍然会哈哈大笑。里面的所有段子全都能背下来。上面的文字记录是仅凭记忆写下的,我保证误差不超过5%。

  我出国后把这盘磁带留在了国内。现在已经有快十年没有听到它了。我也有快十年没有听到过这么好笑的中文笑话了。新年晚会看了一出又一出,新相声磁带听了一盘又一盘,我还没有发现能超过这盘谢园磁带水平的节目。

  与此同时,国内的滑稽界开始了对台湾综艺节目的模仿。看过这类节目的读者一定会对主持人那些嗲声嗲气的口音产生深刻的印象。可你如果跟台湾人接触多了,你会发现这就是他们日常讲话的方式。可在大陆,除了琼瑶电视剧看多了的小女孩外,有谁是那样讲话的呢?难怪老百姓不喜欢。

  那些长相漂亮的节目主持人也开始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难道我们中国就找不出几个口才好的人吗?还是对节目内容过于苛刻的审查制度让那些真正有才的人望而却步了呢?如果有一届新年晚会的编导能说服葛优梁天谢园这仨活宝参加,并给他们充分的自由,我保证那一定差不了。

  可惜的是,国内的文化审查制度仍然没有改革的迹象。据说谢园后来因为那盘磁带有模仿“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内容而被警察局关了一天,在局子里被打了一顿才被放了出来,不知真假?

  在人类掌握了记录声光信息的技术以后,有许多传奇般的事件和演出被记录成磁带,让后来人有幸听到或看到,这真是现代人的万幸。那盘谢园磁带记录下了一个喜剧天才的一次绝妙的表演,可惜我们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因为少数当官的人的偏见而无缘听见,这真是我们的不幸。但我想这盘磁带在地下的某个圈子里仍然能找到。这绝对是一盘值得你去找的带子。我保证你在听完笑完以后,就会很快和我一样开始怀念起十年前那个才华横溢而又敢想敢说的谢园了。

□ 寄自美国

刊登在 2000 华夏文摘 cm0010d.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