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潮缉凶》也快见亮了。跟《扫毒风暴》风格相左,一个是大火急炒辣子鸡,锅碗瓢盆叮里咣啷一顿敲;一个是小火慢炖东北菜,不急不躁猪肉白菜慢慢熬。
喜欢哪个不喜欢哪个都有道理,不论。
这里想说说陈建斌饰演的刑警连海平,就像段奕宏的林强峰,这个也挺另类,有病:“社恐病”。
于是,陈建斌给自己设计了很多“社恐”的动作跟小细节——
耷拉脑袋抄着手,毫无表情的脸还扣着一顶棒球帽,注意:这帽子小号不合头歪戴着。
于是,这个另类的陈建斌又成了“像不像警察”的热议。
有人说,演得好,朴实“社恐”像草民,很生活化;
有人说,歪戴帽子佝偻着背,哪里像警察?
我也有点看法。
首先,朴实不假,我同意。但是像“社恐”吗?值得商榷。
社交恐惧关键是“社会交往时恐惧”,是指跟陌生人在大庭广众下不自在感到紧张。但是在家里跟妻子儿子不会恐,跟自己同事战友不会恐,在专业上在岗位上尽职尽责时也不会控。我接触过这样的人,一握手就脸红,或者一交谈就结结巴巴,不敢直视对方眼睛。可是只要谈到他的专业,谈到他喜欢的事情,表情立刻变样,眉飞色舞从不结巴。你稍稍转移话题,他又开始结巴了。
陈建斌应该没这么严重,如果明显社交恐惧,看见陌生人手脚冰凉直冒冷汗,说话结巴声音哆嗦,我想连警校都不能让他上。可是电视剧里他是轻微恐,却一恐到底,从头到尾一张脸没有表情。不敢看人。连多年同事上级朋友统统不敢看,遇到任何事连眼神变化都没有,就有点过了。如果说段奕宏的警察表情有点夸张,陈建斌的警察表情则是有点僵硬了。
陈建斌演技最好的是《军中乐园》里的老张,饰演警察最好的还是《三叉戟》里吊儿郎当但是老谋深算的崔铁军。崔铁军也挺另类,但是表演很自然没有刻意追求什么样子。《暗潮缉凶》里刻意模仿社恐,把内心的矛盾简化成仅仅一个搓手动作,其实更重要的还有眼神还有微表情,似乎欠缺了。
其次,歪戴帽子行不行。这个我认可。
他是刑警,在人群中,敞着怀叼着烟,迈着八字步,东摇西晃甚至冒几个脏字,越不像警察越好,这样才能混迹于大庭广众,不惹人注意。(即使歪戴帽子让人注意,一般人也不会往警察形象上靠)难道一定制服笔挺腰杆溜直,像只骄傲的大公鸡才像警察?那就是绣花枕头样子货,专门给人欣赏的窗口形象,暗访侦察执行任务这模样,坏人远远看见早跑了!你再大皮鞋咚咚咚地追?
我见过的警察,因为发胖,一个“向后转”居然能摔倒,但是分析案情头头是道,看人一看一个准,你说像不像警察?我表弟也是刑警,刑警大队长,1米87的个头,平时走路就耷拉脑袋耸着肩。
陈建斌平时歪戴帽子不像“警察”,这就对了。
想起文革中样板戏对正面英雄那是有严格要求的,李玉和两个腮帮子“一边一块疙瘩肉”,杨子荣“豹头环眼大方脸”,记得江青曾经让现实中的女兵跟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的演员学习如何持枪训练才标准。
现在审美也有这个倾向?外形像不像警察,有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