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那天看到纽约时报心理医生的某篇文章,说美国每年用在心理诊疗上的费用超过 3000 亿美元?他认为这样的心理健康系统不能培养出更坚强的个体,反而鼓励过度依赖安抚的文化。治疗不再是改变,而成了可消费的情绪服务。他认为,真正有益的心理治疗应该不怕“让人不舒服”。治疗师也不该只提供模糊的支持,而应具备挑战性的洞察力,陪伴来访者突破旧我,重建新生。
这个我是完全赞同的。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不是苛求小帕,而是挑战认知。越是有痛苦的过往,我们越发要这么做。
就好比那天看到纽约时报心理医生的某篇文章,说美国每年用在心理诊疗上的费用超过 3000 亿美元?他认为这样的心理健康系统不能培养出更坚强的个体,反而鼓励过度依赖安抚的文化。治疗不再是改变,而成了可消费的情绪服务。他认为,真正有益的心理治疗应该不怕“让人不舒服”。治疗师也不该只提供模糊的支持,而应具备挑战性的洞察力,陪伴来访者突破旧我,重建新生。
这个我是完全赞同的。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不是苛求小帕,而是挑战认知。越是有痛苦的过往,我们越发要这么做。
•
以前读过一篇文章,说是心理学上有几个治疗流派,有的主张完全共情病人,有的主张采取一些激进行为让病人不舒服而改变
-乐作浮生-
♀
(33 bytes)
()
07/15/2025 postreply
14:20:55
•
我不是。我是尊重客户的选择,然后,因人而异。
-Oasisflying-
♀
(940 bytes)
()
07/16/2025 postreply
06:12:20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