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们以前看的扫黑剧是拔除黑社会保护伞,【以法】则是
本来是 禹和万两家煤老板之争,孙一直在两边拿好处典型保护伞,禹因杀了3个人不得不暂时退出东平市,后来救下肇事的江远,要挟江旭东为其重返东平铺路。兰是江的学生,受到暗示后积极配合,和另外几个公检法做实此事。
313 大案孙、姜已经是参与其中,洪、乔、李跟随谢,谢被拉下水,洪同意李起诉,现在发现真相后悔不迭。
也就是说 兰书记不是黑社会的保护伞,她是保护伞的保护伞。
下面是网上看到的
《以法之名》对反派的刻画很大程度基于系统性压迫。举个例子,兰书记,哪怕观众不混官场,不在体制内工作,也会对这种人感觉很熟悉——
上位者目中无人包装成的看似恬静,冠冕堂皇的话里裹挟大大小小的谎,皮笑肉不笑的表情,让你很难从中判断她到底是保护伞的保护伞,还是一个以冷漠维护自己立场的中立者。
所以《以法之名》明明在抓内鬼,揪谁是黑势力保护伞,但是观众的观感更像官场戏。即便你没见过兰书记这个级别的人,那肯定会见过学校里卫道士那样的教务主任,公司里面无表情的某个领导,一种来自发号施令的冷漠和压迫。
在这种环境下抓内鬼,有一种带领观众掀翻冰山的的爆发,肖申克式蛰伏的动心忍性。
大官压小官,小官压豪强,豪强压普通人;
权力压制度,制度压手段,手段压老实人。
这是《以法之名》写系统内的恶。
这个思路怎么样?保护伞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