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建的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在全球数字大会正式发布!看【淬火】,当理想照进现实!超级棒!

中国自主创建的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官网:www.dbdata.com)于2025年7月2日在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在科技文献服务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打破西方长期垄断格局。以下是核心信息整合:  

平台核心亮点

  • 完全自主可控  

-知识产权:由中国科研机构100%自主研发,从数据采集、加工到评价体系构建均基于自主技术链。

-安全屏障:规避西方数据库潜在断供风险,保障科研数据主权。

  • 数据规模与覆盖  

-文献总量:收录全球近9000万条高质量科技文献元数据,覆盖期刊论文、会议报告等多类型资源。

-评价体系:采用中国自主学术评价指标,打破西方主导的文献评价标准(如SCI、Scopus)。

  • AI智能赋能  

-学者成果解读:用户可用自然语言查询学者研究方向、核心贡献及学术影响力(例:“比较A/B学者的研究差异”)。

-综述自动生成:基于指令一键生成领域动态综述,将文献分析耗时从数小时压缩至分钟级。

  • 普惠开放政策  

-免费功能:基础服务(文献检索、引文分析、数据追踪)面向全球用户免费开放。

-进阶服务:未来或推出付费高级功能,但核心科研支持保持零成本。

打破垄断的战略意义

  • 终结西方主导格局  

-历史痛点:此前全球科研依赖Web of Science、Scopus等欧美平台,年订阅费超万元且存在数据准入限制。

-国产替代:提供零成本替代方案,降低发展中国家科研门槛。

  • 科研全流程支撑  

-全周期覆盖:覆盖问题提出、背景调研、实验设计到成果推广全环节。

-效率革命:AI功能大幅提升研究效率,加速科研创新循环。8

  • 国家战略响应  

-政策衔接:落实2023年“科技仪器设备、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部署。

-国际竞争:延续国产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打破进口垄断的逻辑,推动技术自主与普惠民生。

? 挑战与未来方向

-数据生态完善:需扩充非英语文献及小众学科资源,提升全球覆盖率。  

-功能迭代:专家建议增加多语言翻译、跨平台数据互通等进阶服务。  

-行业影响:或倒逼西方商业数据库调整定价策略,推动全球学术资源开放共享。

总结

东壁平台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全球科研生态的“平等化引擎”。其“免费开放+AI智能+完全自主”模式,为发展中国家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脱离垄断枷锁的工具,标志着中国从知识服务的“跟随者”向“规则制定者”跨越。未来若持续优化数据广度与功能深度,有望成为继知网、万方后全球科研的第三极基础平台。  

注:平台已于2025年7月2日上线,用户可通过官网免费体验基础功能。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