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还只是派系斗争,出发点也只是掌控军权,现实是载沣的威望又不够,连他娘都看出这一点了。从对待凯之的态度让人觉得他政治上不敏感,也没见有什么政治见解,格局始终困于一隅的感觉。
说得也是,不能带上帝视角,只是他从留学日本就知道反清、革命的声势日渐高涨,外围的局势没有让他更有紧迫感,进入统治阶层上层
所有跟帖:
•
我觉得你说的很对,彰显改革的难度实在是大。但换一种角度这是不是他的倔强和执着?用杨凯之这个我觉得是已经无人可用
-1fishdream-
♀
(249 bytes)
()
05/25/2025 postreply
01: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