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同名小说是我人生的第一本武侠小说,从此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也让我有了一个武侠梦。
国内是大年初一就开始放了,很多小伙伴相信也通过不同的途径知道了概况。为了防止被剧透或者有了先入为主的偏见,这个月我硬是关闭了所有的社交媒体软件。并在北美AMC上影的第一天就先睹为快。
这不是一个容易讲好的故事。有射雕电视剧的珠玉在前,要怎么才能够在大银幕上把百万字的内容在150分钟内呈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武侠梦,也都有自己的疑问:九阴真经真这么厉害吗?降龙十八掌是什么样的?怎么这么难练?华筝和黄蓉两个顶级的白富美凭什么会喜欢郭靖这种傻小子?郭靖到底是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
片长近两个半小时,可是我完全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先说本剧的编剧和导演徐克先生,故事很完整,节奏张弛有度。几个战争的场景都很震撼,非常宏大壮观,从一望无际的蒙古包到金戈铁马和枪林刀树,无不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而武侠打斗场面更是徐克的舒适区,郭靖和西毒的打斗堪为近年之最,不负徐克武侠宗师的盛名。(说个题外话,最后列出的密密麻麻的的工作人员名字大概有上千个,难以想象,还得是徐克啊)
他也是很出名的细节控,从一开始的战争中穿插的回忆就清清楚楚地讲述了郭靖和黄蓉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也交代了为什么郭靖和黄蓉会分开的缘由。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苍茫踏雪行。里面的风车也好,蒙古语的标记也好,用来引雷电的祭拜香也好,都在最后两人相拥的那刻告诉我们:哪是什么缘分?有的不过是相爱的人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更是彼此的信任和永不辜负。还有一个前后呼应的是开始就强调蒙古人的箭术,到最后大汗那支穿透西毒的箭,无一不告诉我们为什么蒙古的铁蹄可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了。
再说徐克先生的几个主要人物吧,他的大汗就是我想象中的大汗,我曾经看过AI根据画像模拟的成吉思汗,和影片中的人物可以说是一模一样!无论是面相身量还是气质都是神还原。我尤其喜欢那里《旋风沙》这首蒙古歌,独特的语调配上深情的旋律,不难理解为什么他至今仍然被传颂。
徐克还是个重塑人物的高手,比如说华筝吧,相信从此以后这个版本的华筝会是该人物的天花板,类似于林青霞的东方不败。刚刚从西毒手下抢救回黄蓉的时候华筝果敢坚定,举手投足完全就是草原公主的英姿飒爽。而当得知自己未婚夫回来之后马上又柔情似水地梳妆打扮起来。他的黄蓉更是一种颠覆吧,没有华服美妆,整个故事里面她都是素面朝天,干干净净的象雨后的花瓣上的露珠,荆钗布裙难掩她的灵动柔美。
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一个版本的郭靖。可以不夸张的说,这个郭靖是最符合我想象中那个在蒙古长大又被中原人教育成功的英雄。影片里面的郭靖魁梧健壮,雄姿英发。打斗的时候却又身形飘逸,行云流水。对待感情拿得起放得下,在以为和黄蓉有着血海深仇的时候他可以干净利落地离开,也可以在华筝含羞告知婚约的时候立刻告诉她已经有了喜欢很多很多的姑娘,不拖泥带水。他把家和国看的非常透彻,救大汗是因为他在草原长大,大汗是他的义父,身边的人都是他的安答,但是在大汗命他领兵攻宋的时候又能够果断拒绝,因为他是宋人,那是他的国家。我想,只有这样的郭靖,才能够让那么骄傲的草原公主苦苦等待,也值得黄蓉不远千里一路追寻吧。
侠之大者,为了国家,更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人。郭靖练习武功本来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不是为了争当霸主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影片最后只讲到了蒙古人退兵就结束了。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力量是如此微不足道,哪怕你已经练成了绝世武功最后不还是以身殉国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郭靖和黄蓉在战争的血肉磨盘下是如此渺小,又是如此伟大。也许,大家和我一样,看到最后,跟随着华筝那两只白雕的高飞,心里只剩下惆怅和感伤。
祝我们的武侠梦永远不老。也祝同好们和郭靖一样坚守理想,爱人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