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她杀?——浅析戛纳大奖电影《坠落的审判》

本文内容已被 [ 周游喜相逢 ] 在 2023-11-02 18:42:1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一部可以打满分的好电影《Anatomie d’une chute 》(中文译作坠楼的审判、坠落的剖析等等)剧本和女主角都太厉害了。不想用亮眼一词去形容,因为两者风格都特别扎实、醇和、去油、哑光、无任何化学添加……

 

好的文学作品都必须具有这样一种巧妙的合理性。就像设计精密的两个搭扣,咔哒一声扣上了,那种理所当然令人服气、舒适。漫长细致的调查和庭审过程展示了法律体系的美感,近似于数学公式、物理定律的美感,冷峻无情,但庄严理性……那纯白之中隐含的高级。

 

我说过,过于卖弄的解构主义、多线程处理、不可靠叙述、反转逆袭……都是在文学面前耍杂技,是掩盖作者心虚的道具。本片的成功不但在于编导放弃了杂耍,渐渐地,连同观众也一起放弃了对答案的好奇,更多的,是为这一对既聪明又平庸的夫妻的感情遭遇而心动、同情。这一切都依赖于剧本的强大,构思的精密。

 

对于案件真相,编导自始至终没有从上帝视角给出标准答案。与普通开放式结局的故弄玄虚不同,多种答案才是本片的正确答案。这有点像标准化答题卷中的最后一个选项:all of the above. 面对相同的证据,不同人、不同心态可以解答出不同的真相”,巧妙的是,它们都可以成立——像玩魔方,或者一盘乐高玩具。多种可能性的探讨和随之引发的深不见底的复杂人性的挖掘,才是一部电影最理想的结果。导演为此精心打磨了每个细节,以达成目的,同时与悬疑片划清了界限。所以,固执地争论自杀还是她杀,反复推敲蛛丝马迹,甚至钻研演员的微表情……这些都着相了,错会了编导的本意。

 

同为写作者,我最喜欢的当然还是对作家夫妻心理的剖析,这显然也是剧作者自我经历的倾诉:对自己、对彼此、对人群,自卑怀疑、妒嫉算计,又相知相惜。丈夫故意刺激并偷录二人吵架对白的情节太真实了!不受欢迎的写作者,剔骨割肉地奉献,回应常常只是一片致命的沉默。然而虚荣心恰恰是促使每个作者提笔上路的初心。丈夫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耕耘多年却一无所获,眼看着妻子硕果累累,这种失败感累加上对儿子失明的负疚,妻子无声胜有声的责怪和轻蔑,甚至还有性事上的无能为力……都让他对死亡的选择具有了充分的合理性。

 

巧妙之处还很多。包括夫妻矛盾中男女性格的角色置换、父亲和狗的身份重叠、女主双性恋的背景设置、结尾处小孩对大人用反转的拥抱姿势所表达的宽恕和救赎,阿尔卑斯山区与世隔绝的一片纯白对生活污点的凸显…… 我不想说那些是什么神来之笔,因为整部片子都是那么顺畅、自然、不惊乍,每一笔都严守了编导信奉的生活的合理性,真叫个高级!

 

这么高质量的婚姻关系的描述,往上得追溯到《婚姻故事》和《革命之路》,甚至《克莱默夫妇》。但相比之下,这一部显然最好,作家身份的设置奠定了它冷静克制的基调。独挑大梁的女主表演也更为上乘,很明显,该演员具备的知识水平使她本身已经成为了文学的创作者。老实说,这样的欧美演员和国内演员干的其实是两个行当。

 

全片的戏眼,也是最动人的一句:we love each other …… we are soul mates…… But how to prove it?” 夫妻之间复杂的、无法被世俗理解的爱,是本片另一条埋藏于案件之中的隐秘线索。不是所有的夫妻都以我们用刻板印象设定的优美姿态去相爱。但看上去不堪的爱,也是真爱。鬼迷心窍,那是外人不懂他/她的好。how to prove it?尤其是对那些并不真正在意的人们,对整个庸俗的世界。片中妻子一开始希望将案件办成意外,就是本能地爱护死去的丈夫,不希望他不堪的一面:失败者的逃避”被众人知晓,尤其不想让儿子面对。

 

But how to prove it?当所有的证据对女作家不利,她意识到必须自救,否则儿子的未来不堪设想。安眠药情节当然是小说家的当庭创作,但撒谎并不证明丈夫就是她杀。著名的米兰达条款就保证了当事人可以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事实。所以,在无法自证清白的情况下,她被迫撒谎了,以避免冤狱。是的,她可以在任何地方写作,包括法庭。关于这点,儿子和她在法庭上,在监视隔离下,隔空无言中达成了默契。

 

丈夫的自杀其实也是对照顾儿子、对赎罪心理的厌倦。世人无法领悟的情绪,所幸最终被儿子领悟了。早慧的盲童是由两位作家自小在家教育的孩子,一旦他在法庭上get到那句证据总是不足的。对于缺失和空白的部分,我们必须按照自己的观点加以补充”(大意如此),一旦他选择了相信母亲,他是有可能也有能力发挥作家的遗传天赋,进行关键证词创作的。漫长无情的庭审,迫使孩子提早进入了冰冷的成人世界,但也使得他在最后陈词中与逝去的父亲心神合一,用自己稚嫩的口讲出了男人无奈的心。是的,这段错位的配音,不仅提示了孩子的编造,也提示了孩子对父亲无能为力的父爱的谅解包容。往后余生,他得依靠这个定性,这个他自己选定的答案(即对母亲的信任,对光明的信仰)去渡过。亲人之间,无须证据确凿。 如果法律需要,公众需要,那咱就给他们编一个。女法官的表情证明她也听懂了这点。这一次,人情胜过了法律。

 

how to prove it(love)? why I have to prove it?这也是同期大片《奥本海默》用了整整三个小时想去表达的疑问……

 

看完已是半夜两点,惊艳不已,立刻去翻找相关资料。果然,女导演的作品。我一直认为,女性对人心幽微的观察和理解上的优势,也是女性创作者不可替代的最大优势。竟然,是本届戛纳刚出炉的金棕榈大奖作品。感谢法国观众和评委稳定可靠的审美水平。在好莱坞如此堕落的今天,在电影这片夜空上,让我等还有星辰可以仰望。

 

(作者周游,现居美国加州,著有长篇小说《喜相逢》、散文集《借问桃花源》。欢迎点击链接,与作者交流。)

https://mp.weixin.qq.com/s/lhO7xDQHbss1l9ZORi7OEw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挺好看的电影,小男孩演得非常好。 -往事_如烟- 给 往事_如烟 发送悄悄话 往事_如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6/2023 postreply 14:02:5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