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正在消失的李传韵:天才为什么总被边缘化?

来源: 2022-07-06 12:15:23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说到中国拉小提琴的艺术家,不知道大家会想到谁?

周雨思周老师最喜欢的一位小提琴家,是李传韵。
学音乐的小伙伴应该对这个名字比较熟悉,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李传韵与同样是音乐家的郎朗、李云迪、马友友等相比,实在是太陌生了。

甚至去网上搜索,除了一个“魔鬼天才”的名号之外,关于他现状的媒体报道也少得可怜。

可事实上,李传韵在音乐上的天赋和成就,完全不亚于那些大家熟悉的音乐家,也曾有过开挂般的职业生涯。

1.开挂的前半生

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天才少年。

李传韵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三岁开始学拉琴,五岁就在北京市少年儿童小提琴比赛中获奖;十一岁参加维尼亚夫斯基国际青年小提琴比赛,拿到一等奖,成为该奖项史上年龄最小的冠军。

十三岁录制了自己的第一张唱片,并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了自己的专场音乐会,完整演奏了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

他的启蒙老师林耀基说:李传韵13岁时就已经解决了小提琴演奏技术上的所有问题。而这,是多少学乐器的人可能一辈子也做不到的事。

但对于李传韵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十六岁,他考入茱莉亚音乐学院进修,之后接连又拿下几个国际比赛的冠军。有人称他为“现代的帕格尼尼”。而全世界的媒体都在议论:中国即将诞生一个音乐大师。

《华盛顿邮报》评价他的表演称:

克莱斯勒的灵魂应该对李传韵的小提琴演奏微笑了。
1999年,美国权威音乐杂志《斯特拉德》曾这么评价他:

李传韵演奏的《圣·桑协奏曲》,大幅度的运弓,无懈可击的技巧,丰满通透的音色,所有这一切都完成于一把价值仅为200美元的德国小提琴上。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呢?
是啊,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他开音乐会,在国内及世界各地演出,一年演出数量70余场。
也曾为刘德华伴奏,为陈凯歌电影做背景音乐,参加晚会表演,甚至到央视举办的小提琴比赛做评委。
可2014年之后,他突然从大众视线里消失了。

2.“魔鬼天才”李传韵

媒体和网友们把李传韵称为“”魔鬼天才”,

李传韵“天才”的地方,并不在于小小年纪就解决了小提琴上的所有技术难题,更在于他有超乎年龄的、成熟的音乐表达。

他不仅有这个天赋,并且坚持追求能够忠于自己、非常真实的音乐表达,而不是为了炫技去拉琴。

他在现实中不善交际,但心里住着一个丰盛的灵魂,而小提琴是灵魂的出口。在解锁了所有的技术难题之后,他利用手中的琴弦,表达自己,对抗世界,游刃有余,酣畅淋漓。

所以他的曲子有自己的风格,并包含了浓郁的个人感情,让人一听就知道是他。
也正是因为他的投入、疯狂的表达,让他被冠以“魔鬼”之称。

他会将自己的想法、理解、诉说添加到对经典古典乐的演奏里,做出前所未有、独树一帜的改编。

因为演奏投入,舞台上的他常常浑汗如雨,头发、衣服也被浸湿。
或特别兴奋、或特别痛苦,甚至还曾在台上因精神崩溃而失控。

懂他的人称他为大师,赐号“琴癫”;但更多人称他是疯子,评价他的改编是“糟蹋”古典乐。
特别是那些从未见过这种表演方式的人,会怀疑他是不是精神有问题。

事实上,就像周老师所说:他所谓的情绪化和精神不正常,任何一个热爱音乐,有丰富的表达欲,以及感受过“高峰体验”的人,都非常理解这样的感受。

但可悲的是:有多少人一辈子都没有体验过这是什么感觉,于是会得出李传韵“疯了”的结论。

3.格格不入的李传韵

李传韵正在渐渐消失。带着曾经的天才光环与国际盛名,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尽管不擅长,但他不是没有努力地融入过市场。

参加综艺、录制晚会,为陈凯歌的电影做配乐,甚至还在电影里客串了角色。

电影名字叫《和你在一起》,是一部讲述父亲陪伴自己儿子拉琴、参赛的成长故事,温馨而动人。有趣的是,电影里小男孩的参赛情节也是根据李传韵的真实经历改编的,只不过电影里陪伴的是父亲,而现实中陪伴李传韵的更多是母亲。

除了感人的故事,更多人会被电影中的小提琴配乐打动。特别是男孩在车站为临行前的父亲送别时演绎的那段d大调小提琴曲,至今想起来还令人动容。而这,也正是出自李传韵之手。

2003年6月6日的美国《华盛顿邮报》评价这部电影时说:

可能在电影里最迷人的角色是在影片中出现最少的真正的音乐家李传韵,由这位天才小提琴家演奏的让人透不过气的音乐,始终贯穿于整部影片。坦白地说,对于这部紧扣人心的电影,你最终还是很难说清楚到底是什么使你流泪?是甜蜜的那一刻还是李传韵激奋、美妙的演奏?
李传韵对于这部电影的贡献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他还为这部电影献出了自己的荧幕首秀。客串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小提琴家汤融。

可回想起这次最为“出圈”的表演经历,他却觉得是在“受罪”,几句台词翻来覆去背了好久,这对他来说太痛苦了。所以这之后,他再也不敢尝试这样的“玩票”。

他一直是个不善交际的人,甚至有点自卑;不会迎合、害怕应酬。说起与同龄的音乐家,他笑谈希望自己“能像李云迪那么瘦,像郎朗那么帅”。

他最爱的还是站在舞台上,活在小提琴的世界里。

在那里他自信骄傲,可以完全忘我的表达自己。

可惜的是,他也渐渐不被传统古典圈接纳。

或许是因为有着过于超群的琴技,在他的衬托下,别的小提琴家都黯然失色;更或许,是他内心的叛逆,融合了太多的自我表达的改编,让很多人感觉他在颠覆经典。

慢慢的,鲜少有古典音乐家愿意与他合作,而他也和整个古典音乐圈越来越格格不入。

太多人不能接受他这样的表达了,认为他不按照原谱来拉,就是破坏了古典乐,破坏了经典。

可就像周老师说的:他对古典乐加入自己的情绪和表达来进行改编,不正是让古典乐重获新生,和让更多人会喜欢上古典乐的根本途径吗?

最终,当台上那个自信的、坚定的、投入的自己也被观众、被传统质疑的时候,除了市场不再选择他,或许他也不愿意再展示这样的自己了。

但时间会说话,历史也终将证明他存在的价值。

4.天才被边缘化是历史的宿命?

李传韵并不是第一个被市场甚至是社会边缘化的天才艺术家。

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是因为他们对世界的感知更感性、敏锐和纯粹,所以更擅长感性的思考。艺术的诞生,通常源自于感性的思考与传统、理智的社会之间产生的剧烈碰撞。

就像天才数学家纳什在经历了一段长期的精神分裂之后说道,回归到正常的、理智的阶段并“不全是个高兴的事儿”。他给到的原因是:“思维的理性限制了一个人对他与宇宙之间联系的理解。”

天才们跟普通人是有壁的,这也意味着,他们是这个世界上的少数人。

所以真正坚持下来的天才艺术家,是极度自我的,他们孤独而又坚韧。

譬如生前无人问津,至死也要表达自己坚持作画的梵高;譬如不顾社会眼光执意放弃有身份的工作,抛家弃子,只为追求自己心中“月亮”的高更。
他们活着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而等到他们离开了,留下那些好像会说话的、有灵魂的作品的时候,所有人才听懂原来他们所表达的,也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们读《月亮与六便士》,一开始会生气于思特里克兰德的自私,不负责任,甚至放在社会道德标准里,他或许会被划为标准的渣男。

但到最后,我们看到他临死前留在孤岛上绚烂的、注入他所有情绪和表达的画布,谁又能不为之感动流泪,为他的坚持鼓掌呢?

“人生漫长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

借用周老师的话来说:很多时候,这些追求星辰的天才艺术家们,其实是上天给人类非常珍贵和难得的礼物。只是在当下,因为不是主流,观众和圈子都不能够接受,这是多么无奈的一件事。

如果没有生为天才,那么就请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尊重那些来自生命内在的声音,尊重灵魂的自由,珍惜那些生在这个时代的闪闪星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