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言出必行很认真啊,先赞一个。看到25集了吧?觉得精神焕发的小聂总如何?

来源: 2022-02-10 18:50:23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原著大概写于十年前,编剧尽力降低了狗血激烈程度,尽量合理化了角色逻辑,由于仍然保留了故事的框架,在今天的观众看来是会觉得老套。但是我还是想说,天下的故事基本都讲尽了,新颖的是讲故事的手法,今生这部剧得益于导演和演员的合拍,拍得不落俗套。至于钟汉良同学,是啊,他的共情力一流,哪怕角色在我们看来有些不真实,他演的就有说服力。

看到你说“悲剧”。不剧透,我想说不悲不喜,亦悲亦喜,刚刚好是生活的样子,而爱,不仅仅是只有爱情一种方式。

能体会你说的感情破裂了要move on,所以老聂再专制跋扈,他对小聂的苦口婆心和无可奈何,就很让人同情和理解。但是那些我们生活中不曾遇见过的执着和等待,虚假吗?我只能说,自己未曾见过听过,但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不等了,不爱了,也未必是move on 了,还有可能是屈从于生活了。

说起等待,不得不提到何以琛。想来楼主也看过吧?何以琛的等待真实吗?我觉得很真实,赵默笙是他想拒绝也拒绝不了的阳光。大学里对何以琛死缠烂打的女生不止赵默笙一个,为什么偏偏只有赵默笙成功了?不是赵默笙有多么优秀,而是何以琛让她这缕灿烂的阳光透进了他的心底。何以琛一句重话之后赵默笙消失了,何以琛的等待是什么样的?我觉得他是坚信自己会和默笙重逢的,他寄情工作,孝敬父母,友爱妹妹,不颓不丧,甚至准备去美国寻找默笙。人们津津乐道的台词“如果那个人曾经出现过,我不愿意将就”之外,还有好几句都特别打动人,就是哪怕自己生活中不曾有过那样的经历,但能感同身受甚至向往之。“如果我找不到她,那我就站在最高处,让她看见我”,“他们给了我十年,我要默笙一辈子,我屈从于现实的温暖”。七年长吗?其实不。只要生活有目标有积极的等待,那就没有关系。

再说说聂宇晟。一个失恋加消失直接打入抑郁症行列,着实惨。想想他的家庭吧,似乎也能理解为什么他把谈静和与谈静的感情看得那么重。他以为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想不到老聂在结婚之前跟别人有过孩子。那他父母的爱情是真的吗?父亲忙于工作,母亲早逝,他的幸福家庭是真的吗?谈静亲口告诉他“就算这个世界都是假的,我对你是真的”,然后那个雨夜“我从来没有爱过你”,他的恋情是真的吗?都是假的,于是崩溃了。他就是个纯粹的实心眼儿孩子。他的等待都不算是等待,他就是没有生活目标,颓丧着,流逝着。只在得知老聂绝症之后,他才重拾一点生活的目标,尝试着改变自己,尝试跟舒琴谈恋爱那节好可爱啊。如果没有重逢谈静,小聂会不会重生?我希望会,只是再需要多点时间。他看着阴郁,但底色是温暖的,一个医术精湛的医生,必定是心怀慈悲的,还有年轻时的戏以及25集之后的戏都能说明这一点。

戏剧有别于生活的一点就是可以适当极致化戏剧化,如果完全跟生活现实一模一样,那我们也没必要花时间去看了。剧本写通顺,人物变化有逻辑,演绎入情入理,观众其实是喜欢看到那么一点点现实中可望不可及的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