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集叛逆者,不好看!节奏和气氛有点像夏天中午农村村头的大树下,一位老大爷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扇子背躺在摇椅上眯着眼睛似睡非睡,不远处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无聊地在用小棍儿拨弄蚂蚁窝玩。太阳干巴巴地晒着村子破旧无序的屋舍。(嘻嘻,没啥可看的)
这两集叛逆者本来想把小孟当主角写一个精心设计的反派谍工机智挖出共党核心人物的故事,所以这两集,林楠声的角色部分是配角被拍成了岁月静好爱情忧伤的生活片。但反派谍工的部分拍得也一点不出彩,主义真和小孟都是面无表情,渔夫也是。所以妥妥地两集的主线就是打电话,接头,打电话,接头,再打电话。。。就像夏日树上的知了--知啦知啦知啦。小孟好像是行尸走肉,他是一个军人,受德军的正规教育,那绝对是见过世面的人,身手,心智,谈吐以及野心抱负都应该不是一般的。他不是一个街头的某人,他应该比林楠声更厉害,甚至可以替代陈逆成为陈逆死后的陈逆第二,但电视剧里他没有什么情感,情绪,也没有明确的理想抱负,那么厉害的人才表现得死心塌地的努力但在中共那里也没有脱颖而出,这也很奇怪。当然也许他装自己没本事。 但他的任务是打入核心,所以他不可能装傻。那个时候共产党里没有几个和他一样的资历的。人的知识和才能其实会自然地表现出来的。所以这一点不和拍
忘了是某一集中朱一龙在看到主义真成了沈太太时回来后的难眠和他特有的心苦表演得不错。本来以为他会看出那个小孟的身影和他看到的那个阻挡他的身影是一样的,然后共产党就开始了对小孟的甄别,但无果,然后林在第二次去警告小朱时,主义真不小心打开了那个装表的抽屉,林楠声看到了那个表,想到了陈的遗物,然后决定利用这块表做文章,利用小孟,而小孟也斗智斗勇。。。但导演说算了,拍个戏干嘛给自己找那麽多麻烦呢。。。似乎这个电视剧的导演有点懒得拍,是凑数式地交了作业。
明明是林楠声在前面说要和王局长搞好关系,但在蓝的解救和婚礼上可以看出王局长做得真的像个自己老大哥那样。也许导演想表现出林和王局长搞好关系了。但,呵呵,没拍林到底做了什么。这个剧的特色是一句话概括然后略过重要和它对应的细节,而文学影视艺术是以事实情节让别人了解想概括的结论
朱一龙不管怎么说一出场,就出彩,象牙白的皮肤和肤质,像刚被艺术家锋利的刻刀刻出来的鼻梁,颧骨,脸颊,浓眉,都让人眼前一亮。但这两集都浪费了。在快要大结局的非常重要的两集里,本来应该是戏台上锣鼓紧敲得时候,主角的故事却慢了下来了,可有可无地,而且慢得没故事没悬念(除了说蓝会打枪的埋伏外)如果后面还有十几集,这样处理倒也没问题。总之节奏垮了。包括蓝的儿子被打死,林不得不设计救蓝等都有点多余地拍。导演不知道是谁,也许习惯拍有细节的生活剧而不是需要节奏和智力的谍战剧。
其实蓝会打枪这个埋伏可以在重庆时就一带而过地埋伏下,即使没有,在蓝袭击打死她孩子的宪兵后也可以带出来,比如林探监时,靠在墙角坐在地上的蓝懊悔怨恨地像祥林嫂那样像是对林倾诉也像是自言自语“不,我不走!我后悔!后悔没有打准他们为我儿子报仇!“ 说着说着,蓝突然把头埋进自己的双膝,痛哭起来,边哭边哽咽地说:”我本来是我们电话班打枪打得最准的。。。”
另外有些镜头一个表情有点时间过长,以为要发生什么,结果没有,还以为屏幕凝住了。
林楠声在成为副局长后除了解救情报处处长外,基本没有作过任何出彩的事儿。其实应该至少有一两件事儿表现出主角儿的机智,勇敢,老练,忠诚,果断等特质来表现他的成长和。可能是小说里没写,别人也没有那么多智商编一个才智勇猛都全的故事,所以都一带而过或者干脆不说
反正,虽然这个剧有出彩的地方,但的确就是及格。要不是俺只是看谍战剧的话,估计早弃剧了。看看人家电视剧潜伏,没有一个场景一个地方是浪费的,层层铺垫,环环相扣。那个剧编剧很厉害。导演摄影和剪辑导演也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