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年第一个月为什么叫Zhēngyuè 正月】兼谈名讳

来源: qunide 2021-02-16 21:53:3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912 bytes)
 
https://old.pep.com.cn/xiaoyu/qk/xy2012/01/201203/t20120312_1107181.htm
中国文化中避名讳的现象不仅古代有,到现代一样根深蒂固。比如,中国人对长辈、领导很少直呼其名,这就是一种常见的避讳现象。
 
https://baike.baidu.com/item/名讳
 
名讳是出现在中国古代的一种语言现象。遇到君主或尊长者时,不但不能直呼其名,而且在书写的时候也不能使用这些字,于是只能用改字、改音或减少字的笔划等方法予以回避,也称避名讳。
 
也许这名讳的最初本意是尊重长者、老者和贤者,但后来的历史却因为这名讳的习惯给改变了不少。
 
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
 
邱姓先人本姓丘,但是孔夫子名丘,为避讳便加了一个耳朵。
 
唐太宗叫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
 
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
 
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皇帝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赢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月”的“正”不再读四声而读作一声了。
 
(很抱歉上面有些混乱)
 
行文至此,大概解释了正月的来历。至于为什么我要提及避讳,原因就是来自于目前天朝很火的电影《你好,李焕英》。剧中李焕英正是编导贾玲的过世的母亲。我实在无法理解这种直呼母亲、直呼过世母亲的做法。
 
阅读此文的朋友,你们觉得如何?请在下面分享,谢谢。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