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固为什么吊庄移民,目前中国为什么吊庄移民

来源: 2021-01-24 16:46:2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我大学同屋同学是银川人,参与过宁夏西海固移民,我来说一下我所知道的西海固为什么移民

我想质疑移民的可能一部分是不知道闽宁村一带的地质土质情况,为什么移民到闽宁村?因为哪里是河套平原,如果您不知道可以查一下,河套平原当然是因为黄河水造成的平原,也许每几十年或者百年会发生一次水灾在古时候,换句话说是历史的黄河水单冲积形成的平原,虽然表层有细沙和石子但属于沙瓤土,比较肥沃,之所以是荒原是因为当地降雨量低没有耕种, 但只要引黄河水就非常适合农业耕种。您会说那过去怎么没有人开荒?当然有,不过历史上都是靠近黄河的好引水的就被开发了,剩下的就是不好引水的,解放后国家一直在开发,哪里就有不少的国营农场,建设了三级扬水站,但是依然有大片土地荒芜没有得到开发,这也是选中那个地区做移民的一个基础点。比如东北大片的荒芜土地解放后开荒变成了北大仓,那是因为相对好开发。

西海固的吊庄移民大概是92-93年开始的。当时吊装移民是因为整体宁夏不缺水,只有宁夏南部山区缺水,这个区包括了6个县的一部分,简称西海固,实际上西海固不是县不是乡不是村,一个真正的地区名称。

这个地区的贫困是你想象不到的,不仅仅是贫困,主要是恶劣的生存环境,这里是黄土高坡,几乎不下雨,因为年水蒸发量是雨水量的7倍,所以地下水枯竭,水井要打800民才有水,因此一些村庄每年都会出现几个月的时间人畜饮用水严重缺乏,山脚下好修路的地方还好政府给运水解决引水,但是像涌泉村这样的山沟沟的村是没有办法的,连送水都只能送到几里甚至十几里外。88年旱情严重,一些村庄牲口都渴死了,因为政府只能先保人引用,花费巨大。而且因为过度耕种极端气候越来越频繁。所以吊庄移民就提出来了---减少人口密度,减少过度耕作,恢复生态平衡才能根本上改善当地的居住环境,从根本上脱贫。

所以并非西海固所有的人都搬出来了,而是对交通极端不方便,过于偏远,气候环境条件极端恶劣的小山村整村移民,实现还耕归林归草。

搬迁的人就是河套平原,政府建立三级扬水站引黄河水开发肥沃的平原。

有人说现在西海固有自来水了,这离开西海固开始讨论移民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了,离开第一批移民已经将近三十年了,而且留下来的村镇都是相对地理位置和生存条件都比较好的,可以生存的,当然也就都有了自来水等等。也正是因为这些搬迁才有了目前西海固的绿海,说明整个设计是正确的,在退耕还林和草之后,经过了20-30年的努力,终于西海固大部分地区水土保持发生了巨大变化,更加适合人居住了。

您说这不差不了多少年,嗯,山海情整村移民那年是2004年,是不差几年,也许和山脚下的人用上自来水不差几年,可是这几年怎么熬过去?也许下一个夏天就会渴死,您知道一个山顶上村几十户如涌泉村,如果当地没有水却要有自来水该如何建设吗?您不认为那个水可以从下往上流吧?

强迫老人搬迁是不是缺德?年轻人离开留下7老八十的老人自生自灭吗?他们需要不需要人照顾?他们要不要喝水?他们有病了怎么办?山海情里村民病了去县城要30多个小时,您觉得老人住在哪里是好还是不好?

中国现在富裕了,大家可能觉得给移民盖房子算啥事,可是90年代初中国最穷的时候,比改开前还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改开后税收都到了地方政府,国家没有钱,朝省市要人家都坚决拒绝,所以省市区之间形成了巨大的贫富差异。当然后来国家税收方式改了,国家收大头。西海固包括整个宁夏那个时候都是穷的很,哪里有钱?国家也没有钱给,这后来的富裕省和贫困省对口扶贫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国家有钱了,扶贫给大量的资金,但是90年代是不同的。

我的两个表弟都参与了扶贫,他们在基层挂职三年,类似福建来的金山副县长,当年其老母病重住院俩月也只请得一周假期,除了春节几乎不回家,基层扶贫的艰辛比电视更甚。

目前中国依然在继续搬迁移民的扶贫,对那些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便宜山村搬迁到适合的地区,要求是搬迁到离公路近,城市近,水源近,开发区近,旅游区近(必须符合一个条件)

向中国最伟大的工程,--扶贫工程,致以崇高的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