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片-纪录片】通往北京的道路 (五集)

来源: yjz2008 2020-07-29 20:51:5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362 bytes)

分别介绍了五位在中国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积极推动中国与西方文明接触,并起重大作用的西方人。本来是年初准备在爱奇艺播出的,结果因时局而被禁。

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曾任英军驻华使馆参赞、英国驻华公使等职。1854年英、法、美三国取得上海海关控制权后,被委任为上海海关第一任外国税务司,次年辞职。参与中英《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活动。根据汉语的特点,使用拉丁字母创造了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读方法,即后来称为威妥玛拼音。1883年返回英国,三年后将他的4,304册中文藏书捐赠予剑桥大学,并成为首任汉学教授。

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美国人,翻译《万国公法》,帮助清朝培养一批外交人才,使得清朝逐步进入国际政治秩序,并成为清朝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的总教习(校长?)双向翻译大量书籍:为中国引入西方科学知识,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涉及语言学、国际法、政治经济学、自然科学、宗教心理学、历史、文学、哲学等诸多领域。

赫德(Robert·Hart)英国政治家;赫德曾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达半个世纪之久(1861年-1911年),在任内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赫德在位四十多年间,海关税收逐年增加,在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中的比重由原来的微不足道变为占近三成,成为清政府的主要,最稳定的财政收入之一。他主持的海关还创建了中国的现代邮政系统,并沿着中国海岸线建设了100多座灯塔。清廷追授其为太子太保。

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澳大利亚出生的苏格兰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1897-1912),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1912-1920)。他是一位与近代中国关系密切的旅行家及政治家。清末民初亲身经历和参与了中国近代史上许多著名事件:中国东北的日俄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辛亥革命、民国成立、袁世凯窃国、巴黎和会……他对中国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作为英帝国主义殖民者,他本能地会站在帝国主义的立场上思考和行动;另一方面,作为中国政府雇员,他努力想帮助中国政府摆脱政治和经济危机。其对当时的中国政治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北京著名的王府井大街,旧时就曾叫过莫里循大街。
比如他任《泰晤士报》记者时极力向西方世界吹捧袁世凯,而作为袁世凯的政治顾问又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

揭露“二十一条”与促成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巴黎和会上尽心为中国代表团所拟各项公文修改底稿,努力为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教育家和外交家,一生致力于中美友好,燕京大学的创始人,倾注大量心血建设中西合璧的燕京大学校园。司徒雷登自豪地宣称:“凡是来访者,无不称赞燕京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个学校及其国际主义理想的感情。”
燕京大学仅仅存在了33年(1952年停办),其间还受到日本侵华战争的严重干扰,注册学生总共不超过10000名,却为中国培育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人才,很多是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再加上其他卓有成绩者,超过100人,占了注册学生的1%以上,可说是科学家的摇篮。二战时,中国驻世界各大城市的新闻特派员,9/10是燕京大学新闻系的毕业生。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