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祖国》

就整部影片来说,觉得第一个故事”前夜“中黄渤演得最好。 葛优和那个汶川男孩的故事最感人:当那个男孩面无表情地说他爸没了,他家是汶川的,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流出来。那个女排夺冠的故事中的小男孩也很不错,小孩子有孩子气,虽然心思挺重可没表现得像个大人。比较弱是那个参与原子弹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和女朋友三年失联的故事,比较短,演员演得也比较简单,没啥表情,当然剧情要求戴口罩也妨碍了演员的表现力。他那女朋友也有点不对劲,在公交车上旁若无人地大声讲他们挺私密的恋爱细节, 显得很突兀。奇怪为啥周围的乘客连看他们一眼的人都没有。最超出我想象力的是”白昼流星“。故事本身是说一个重病在身的老人挽救失足青年的事,开始挺感人,后来就离谱了:两个无组织无业的青年人居然就随随便便地进入卫星回收地区。载人卫星回收这么重要的事,当时难道没有个警戒区域?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接近刚落地的卫星?

可以理解,电影是想把中国人从建国到最近这些年经历的大事件通过普通参与者的故事表现出来。其中说体育的就有女排夺冠和主办奥运会, 说航天的有最后两个故事”白昼流星“和”护航“,--当然,这些是中国人引以自豪的事--在概括新中国这70年的历史的七个故事中是不是占的比重有点大啊?

所有跟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