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声入人心 第二季 第四期 查理老师点评

来源: 金大班 2019-08-10 08:36:0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05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金大班 ] 在 2019-08-10 08:37:2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请教环节:

刘岩

《失路之人》选自2017年中国原创音乐剧《虎门销烟》

刘岩曾经在《虎门销烟》中扮演的是深陷鸦片毒害而不能自拔的悲剧人物阿忠。这段演唱便是阿忠痛彻心扉的一段咏叹调。结合这样的人物故事背景再听这首歌,便会理解其中字字句句的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刘岩的演唱如说话一般平易近人,他所有的演唱,在声音上面均不做很多装饰性的技巧,而是选择平铺直叙的情感抒发,这样恳切的表达方式反而可以打动人,因直白而真实。他的音色是特别生活化的音色,带有一些基本的混声共鸣,用于常规的传播。而剩下的全部情感都是通过语气来体现。以最简洁直白的声音面貌塑造复杂丰满的人物性格,这是真正的高手。

在高境界的演唱里,声音的技巧最终是要化为无形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处处有法而不见法”。观众听不出技术的痕迹,只觉得他就是充满感情地在说话。但是换一个人去唱,比如换了你去唱,便会出现气息支撑不足,换声区音色断层,高音缺乏穿透与爆发,低音又不够饱满扎实的情况。但是刘岩的这段演唱,这些发声的基本功早已不是问题,全程用混声来演唱,字字铿锵有力,表现这个角色深受毒害又悔恨不已的绝望心境,同时又希望更多人能获得重生的祈愿。如此充满戏剧张力,又能声情并茂的稳定发挥,非千锤百炼不能获得。

其中有一句特别的精彩又耐人寻味:“是该带着它沉寂于入土的永恒”。尾音上面突然由强转弱,最后变成细若游丝的演唱,从声音的形象上生动的描摹了生命消逝的轨迹:一点点散去的灵魂之光,逐渐归于永恒的无边黑洞。这样的声音轨道,如果放在录音棚里也会是特别细腻富有美感的一个波形。录音师也会使劲夸的。从Vocal技术角度,混声区的强弱转换在音色不断层的情况下,是特备难做到的,声带的张力变化以及发声点的压缩能力,气息流量和力量在变化中还要求稳的控制力,都要体现的自然无痕。在这首歌里,刘岩再一次为学声乐的男声们做了最好的示范。

张英席

《No Puede Ser》(那不可能)

选自1939年西班牙轻歌剧《港口的酒吧女郎》

西班牙歌曲浪漫、热辣又滚烫的特性在这首歌里体现的十分透彻。张英席的声音出口便是金属质感浓厚混声。这首歌是一首升F小调的咏叹调,最高音在A4。乐曲时而在同主音大小调之间来回转换,同主音大小调转换给人一种忧郁和明朗之间的意外的穿梭感。张英席的音色明亮又饱满统一,整体上共鸣腔体特别的通,全方位立体呈现。头腔共鸣与胸腔共鸣比例匀称又相互融合,换声区依然能够保持同等质感,整个人就仿佛一个音箱,高中低三频同时释放,穿透力十足。

从发声的技术动作分析,这是由于声带闭合良好,声带的发声点足够压缩,当喉咙打开的时候,由这个发声点发出来的声音就会向上传入头腔,形成共鸣。而其中明亮的金属质感也是因为声带原始发声点压缩的好,于是再通过鼻咽腔扩音共鸣,于是就有了我们听到的样子。而其中浑厚的那个部分的声音,则是喉头比较低,喉咙腔体宽敞,低频的部分则向下传入喉下腔体,形成饱满的共鸣。基于这些因素,张英席的基本功是非常优秀扎实的。

另外,这首歌的演唱,随处可见气息的活跃输出,气息是我们发声的原动力,没有气息的输送,声带便无法发声。而且气息推送必须和情绪语气以及节奏的变化同步行进,不然会很容易造成声音和气息的不调和,声音和情感的不搭配。张英席的的气息连贯而富有激情,气口的喷薄与绵柔并存。也是很好的教科书。

重唱点评:

徐均朔 郑棋元

《当时》选自中国原创音乐剧《金沙》

第一次听到《当时》的男声版,而且是一场特别精彩细腻的演绎。郑棋元和徐均朔为以后翻唱这首歌的男声做了极好的示范。

徐均朔的一开口,用了一点气声与混声的结合来诉说着一幅回忆中的影像,浮云蔽日,暴雨将至,你转身、回头、奔跑,又在黑暗中迷失。这一连串描绘的画面顿时跃然眼前,声音色彩和语气顿挫间富有诗意之美。有回忆的朦胧感,也有隔着时空距离的写意,最后“迷失”的强弱音变化更有扑朔迷离的质感。

郑棋元的混声很圆润,在大小变化之间,均能做到每一个发音的饱满度,气息的支撑力在横膈膜处体现的很有弹性,因为声音的输送感是收敛而滚动的。这种状态发出来的声音特别的打动人心,因为就像内心在哭泣。学声乐的同学可以试着模仿日常的小声哭泣,顺便观察自己的气息和共鸣声,便会懂得这种状态的来源。那种收着的激动,如果把情感能量内化到刚刚好,并按一定规则排列恰当,便能从哭泣升华到演唱,那便是艺术。郑棋元弱唱的时候就是利用了这样自然本能的感觉。

徐均朔先进入副歌,他的音色偏于流行化,稍显单薄,但是放在这一段恰好可以做一个 mf(中强),然后郑棋元重复这一段的时候则顺势推送到 f(强),两个人的搭配刚好可以组成这样的层次与推进。符合整体情感逻辑。

注意观察了这首歌中郑棋元两次演唱的“山盟海誓”,咬字的同时,喉咙腔体的开度再加上气息的弹性输出,使得“海”这个清辅音的大开口元音听起来特别的饱满热烈。闭口音的咬字,后咽壁空间的开度依然很宽敞,使得闭口元音一样的圆润通透,毫无挤压。

钢琴间奏伴随着两人的片刻凝视,彼时二人心意相通。然后音乐由弱到强层层推送,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紧接着又一次重复了副歌,此时徐均朔的声音戏剧性增强,语言表达更加的热烈亢奋,重复的那段“满腹心事说与谁知,为爱的痴辛苦一世…” 伴随着郑棋元的悲壮的无词吟唱。两人双双殉入情感深渊,激荡起一片心海波涛,和数不尽的梨花带雨。副歌惊涛骇浪的席卷,红尘漩涡里翻滚着哭泣的灵魂。人间之苦,无非情字当头。

结尾部分,二人出神入化的诉说,逐字逐句的迸出恳切悲凉的感叹语气。气声、混声的音色切换,混搭着些许的抽泣,些许明暗深浅的调和。一切都是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张英席 赵越

《Funiculi Funicula》(缆车)

这首歌来自1880年意大利那不勒斯登山缆车通车创作的宣传曲。采用意大利民间舞蹈“塔兰泰拉”体裁创作完成。本季第二期也出现过一首用“塔兰泰拉”舞曲风格的歌曲,就是当时戴宸演唱的那首罗西尼的咏叹调《La Danza》。对于“塔兰泰拉”这个体裁的科普请见第二期乐评。

这首《缆车》很多人都是因为过去“老三高”(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的演唱而得知。节奏欢快,充满节庆气氛。表达方式上比较洒脱直白幽默,情感简单而热烈奔放。这首歌不同于抒情作品,对于男高音来讲,在这首歌里既要凸显出稳定的音色、还要有持久的爆发力与节奏感,很不容易,这首歌需要男高音比较多的胸腔共鸣成分,因为整体基本在第一换声区之内徘徊。张英席和赵越的表现非常到位,一开口在男声最难唱的升F,这个音对于大多数男生来讲,起初都是非常艰难的,音色不容易稳住,还有气息的支撑,以及声带闭合都是困难的,一不小心就会破音或者漏气,或者就用胸声硬顶上去,十分吃力。但是张英席和赵越此处的声音则是明亮又结实的强混声。整首歌在节奏把握和抑扬顿挫之间也有律动感。赵越的胸声区的色彩是偏于柔和温润的,而张英席的胸声里也会带有一点高位置的集中度,金属亮泽度不改变,所谓全混声就是这样的发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上下共鸣一体。其实都来自声带关闭的紧致度。由升F大调转入G大调之后,难度技巧加大了一层,G也在换声区内,对于音色,以及一切支撑力耐力的控制都有了更大挑战。两个人的声音位置有所提高,共鸣比例偏向了头腔一些,亮泽度增强。最后的高音B的长音更是稳定坚固。这首歌男高音们都可以去尝试演唱,用来锻炼气息、混声共鸣与节奏的融合。

 

何宜霖 何亮辰

《Can’t help falling love》(坠入爱河)

1961年美国电影《蓝色夏威夷》插曲

这首歌的选择没有问题,甚至是一手很好的牌。但是如果两位男中音能够坚守住自己最好的音色的同时选择温和亲切的语气来诠释的话一定会很迷人,可以不同于猫王而展现出另一种美。但是他们失算在了为拓展风格,最好的音色丢了不少,变得有点白而无味。另外,在表达上面,还欠生动与深情,可能需要多恋爱,多观察、品味生活。

当年猫王的演唱,最妙的就是在音量微弱的同时还能够呈现出共鸣的温润饱满和细腻缠绵,并且最关键的是,在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闪光点,语气温存,浓情蜜意,配合尾音处的古典式滑音颤音。有一种勾人魂魄,酥人心胸的魅力所在。

流行男中音,在不以高音取胜的情况下,实际上也就意味着不能和男高音一样,时刻展现听觉的感官刺激。这种情况下,能抓住人的部分则是浑厚的音色,语气语感,节奏律动,情感的细腻。而本场两位男中音的尝试,弃自己最优越的条件于不顾,音色上面有些打折扣。另外,语言以及细腻的感情处理都未见十分闪亮的瞬间。而这首歌编曲的失败,加深了这种无聊的气氛。律动毫无体现,导致二人只好从头到尾睡眠一般的长线条输出。一首曲子,当不够紧凑的时候,就一定要有特别细腻精致的艺术处理。如果没有精巧的音色构思,那么编曲一定要给足了体现律动节奏的机会。本场这首歌,歌者和编曲都斟酌的不够周到,有一点可惜了。

 

郭虹旭 毛二

《去流浪》

这是非常令人惊喜的一个演唱。如张英席所说,他们的稳健超越了这个年龄所能驾驭的范围。

毛二是一个不错的流行男歌手,高低音之间音色的各种细腻变化都拿捏的很出色。强混声与弱混声的来回切换,假声点缀也恰到好处。体现了灵活自由的控制力。乐感、语感、节奏感均属上乘。

郭虹旭的声音兼容性比较强,美声与流行之间都可以来回切换跨界。而且发声方法很正统,基本功很好,嗓音条件也很棒。声音高亢共鸣宽大辽阔。这首歌本身的青春热血气质非常适合这样年轻又激情澎湃的声音。

这首歌是F大调,副歌部分整个在换声区F~A4的区间里反复行走,这是多少男声头痛的点。其实男声最难的不是超高音,超过High C的高音反而简单。最让人痛苦不堪的就是F~A这个区间。可是除了男中低音作品之外,很多歌曲的高音都会在这个区域,这就是最能发挥表现力的混声区。郭虹旭和毛二的表现毫无槽点,他们二人混声区的音色因风格不同而不同,但是两人都能坚守住自己声音的稳定性。并且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融洽的也非常好。后面还出现了一个High C,也非常明亮挺拔。这首歌的演唱也可以给流行男高音们做一个良好的声音案例了。

 

郭虹旭  

《我有一个装满星星的口袋》

这首歌的演唱,从技巧和音色乃至情感表达上,很明显的能够分出来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主歌部分非常的温馨治愈,单纯明净的内心童话。在情感表达上凸显细腻抚慰的疼爱之感。。副歌部分,强混声的高音连番轰炸,情感浓烈,富有张力,由温暖的治愈系变为剧烈的呼唤与感动。 用了类似哭腔的大共鸣,因为融入了很多胸腔共鸣的缘故,使得这些高音的难度特别大,持续的支撑下来很不容易。我们的高音一般情况下都会首选头腔共鸣作为主体部分。一个是穿透力强,一个是明亮高亢集中。而想要充满戏剧色彩的宽大高音,则需要胸腔共鸣的介入,胸声占比越大,高音难度越大。这首歌的副歌部分便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够共鸣通道全开,喉头比较低,同时声带压缩的到位,气息的能量充沛。便形成了我们听到的这个声音。当然,使用得当的话应该可以持久平衡,如果不小心的话还会造成嗓音的损耗。所以,不建议初学声乐的男声使用这样富有戏剧性的大共鸣。不过,当随着发声技术的升级,这些能量也自会解锁。

这首歌选的很不错,很适合竞技,一首歌的能够让人在短短几分钟之内迅速看到男高音歌手的几项硬指标。但是比赛有风险,男高音们量力而行最要紧。

 

赵越

《阿里郎》

听到这里我算是全明白了,赵越非常适合这种有东方民族韵味的歌曲。并不是说他不能演唱西方歌剧咏叹调。而是观察了几首歌下来,突然发现,原来他的声音里一直带有东方音乐的审美和基因,这是我们的文化根源所赋予的。所以他也可以是一个洋为中用的很好的声音案例。这首《阿里郎》是朝鲜民族的一首古老的歌谣,流传甚广,版本居多。这首歌的演唱,最标志性的特色恐怕就是里面朝鲜传统唱腔里特有的震颤装饰音。赵越捕捉到了这种风格,拿捏的比较细腻。在这首歌中,听到了赵越最美的音色和表达。其中充满戏剧张力的强混声,以及出现的恰到好处的那声嘶哑的小破音,听起来都有一种特别写实的疼痛感。这首歌兼容了流行唱法的色彩,以及民族唱法和美声的一些共鸣。是一首跨界演绎的版本了,并且这些不同风格的音色融合的也是天衣无缝。期待后面他能演唱更多的中国作品。

 

本期最佳表演:徐均朔 郑棋元 ,刘岩

本期实力担当:张英席

本期惊喜演绎:郭虹旭 毛二

本期找到自己:赵越 

本期潜力担当:毛二

 

所有跟帖: 

謝謝轉!一如既往地最喜歡棋元和均朔。同覺得劉岩唱得很棒,趙越的技術更是不得了! -veronia- 给 veronia 发送悄悄话 veronia 的博客首页 (189 bytes) () 08/11/2019 postreply 21:17:49

最喜歡徐均朔 郑棋元,還有郭虹旭,他們真的會把你唱哭。 -Decbaby- 给 Decbaby 发送悄悄话 (427 bytes) () 08/12/2019 postreply 09:16:00

+100 -yingjia- 给 yingji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2/2019 postreply 12:40:1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