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一点感想。

来源: 2019-01-07 14:12:32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大江大河》里水书记讲的和光同尘的道理让人印象深刻。但限于某些原因,剧情就这个话题仅是蜻蜓点水,为人物塑造留下不小缺憾。但当这种理论离开共产党,用到古代的明兰身上,人物顿时变得有血有肉起来。

明兰是盛家庶出的女儿,从小就在嫡庶的斗争漩涡里挣扎。她母亲死前告诉明兰,万事不要冒尖出头。盛老太太也告诫孔嬷嬷不要表扬明兰,因为她在盛家无人依靠,需谨小慎微,夸她越多其实就是害她。所以,多年以来明兰一直按照她母亲和祖母的教导,在盛府不露锋芒,始终坚持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才得以避免与其他庶出孩子一样的卑微命运。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小小明兰的处事风格。有一次齐衡送了两支紫毫笔给明兰,为了让两个姐姐不要因此对她产生妒恨,就把这两支笔分送给了如兰和墨兰。还有一次,庄学究在课堂上让大家借由嫡庶讨论皇帝继皇嗣之事。立嫡?立庶?众人各执一词。

历史上嫡长子才具有政治继承权,嫡次子和庶子的政治地位在嫡长子之下。

明兰自始至终没有参与辩论,甚至连头也不抬,她不想出这个风头。庄学究觉得大家没有形成定论,就坚持让明兰谈谈自己的观点,明兰看实在拗不过去,只好起身随便说了几句,不想一下子语惊四座。我一开始并没有琢磨她话里的意思,直到如兰说了一句:“和稀泥”,才引起我的兴趣。我倒回借着字幕又看了一遍,还是有点懵,于是干脆把明兰的全文抄下来研究。以下是明兰的完整答辩:

“没定论就是定论。贤与不贤,易于伪装,难以分辨。可嫡庶长幼,便于一目了然,不必争执。庶子若是真贤德,便不会为了一己私欲,毁灭家族。反过来说,嫡子掌权,若是能够约束庶子,使其不敢犯上造次,也能永葆昌盛。大丈夫当忠君爱国,不如做个纯臣,何必无谓争执。”

这下明白了许多,她的观点是,嫡否定庶,庶否定嫡,否定之否定等于正(定论)。如果庶聪嫡笨按贤来选,要当心贤是可以伪装的(否定庶出)。立嫡是自古形成的制度,照着制度做就不会有纷争(主张嫡出)。庶子要是真贤,就不会在家里搞事(暗指林噙霜,墨兰,否定庶出)。嫡子就算不聪明,但只要能管住不好的庶子,也是好的 (还是支持嫡子)。

可见如兰讲的和稀泥是不正确的。明兰的这番话显而易见是针对林小娘一房,作为庶出却处处与大房争权,闹得盛家上上下下不得安宁。明兰名位排在墨兰之后,一直受到林房排斥打击,所以她更赞成嫡庶有别以减少纷争。可惜身为嫡房的如兰却听不出明兰支持自己。

就是始终没明白她最后的一段话里面的纯臣针对的是谁?直到看到盛紘下朝后被软禁在偏殿,盛紘用了明兰最后这段话回应皇帝,才得以解脱,我才明白其中的道理。这话是说给像盛紘这样的臣子听的,不要妄议皇嗣之事,才是做臣子的本分。

明兰小小的年龄,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才能说出这番连大人都要思考再三的至理名言,实在让人倾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