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东望是人心“应当是空城计和下部的中心,就像”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是上部的戏眼一样。
这句出现在空城计司马懿年轻版和老年版的自我对话中,可从下面引用的编剧微博中得知,是吴秀波自创,应当是吴秀波对司马懿的理解。
转一下编剧的微博
从拍那场戏到播出,恰好一年。我用了一年的时间,理解了“依依东望是时间”这句吴老师自创的台词里,蕴藏的人生焦虑和悲哀。 ????
拍那场戏的时候,历史上的司马懿(其实他没去)49岁,吴老师48岁,我30岁,现在我31岁,岁暮阴阳催短景,月寒日暖来煎人寿,无论昨日何所得,一切的愿望和理想,热爱与痛苦,都在未来时间中,都在时间的压迫焦虑中,最怕有所望。
俺想得不是太清,理不出个头绪来,看看各位同学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