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梦空间》的启示

来源: 主流媒体 2017-12-06 11:14:0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295 bytes)

在朋友的推荐下,潦草地看了一遍《盗梦空间》,自己以前也写过,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虚幻空间永不交错,电影里不要说五重梦境,就算是一重梦境都是难以实现的,但把那种美妙的想象力付诸于电影,还是很有娱乐性的。


为了让观众看懂,每次要进入梦境,导演都要不厌其烦地把打开仪器,打针情节重复一遍,因此电影的五重梦境是不难分辨的,电影也按部就班地进入程序运行机制,除了电影特效,没有给人太多的冲击力。强烈吸引我的是那个悬疑:利奥纳多演的主角的妻子是怎样死去的。


悬疑的真相很合我的口味,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主角和他的太太热衷于造梦,在梦里他们过得不亦乐乎,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男主角发现自己的太太迷恋梦境而不能自拔,这威胁到了现实生活,一旦不能从梦境里走出来,那么有可能永远停留在梦境里,现实生活中的人就成了植物人。


男主角想到了一个在梦境中植入意念的方法,告诉女主角在梦境里里死亡就能回到现实生活。意念植入很成功,女主角拥有了这样的意念,也能轻易地从梦境回到现实。但悲剧的是,女主角已经无法分辨梦境和现实,并执意认为现实生活就是一种梦境,而死亡能让她回到真正的“现实”生活,正是在那种意念强烈的作用下,女主角跳楼身亡。


想想也是,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精神病患,精神抑郁者,或多或少都与沉溺于梦境有关,唯心世界里的很多事情都是一种变相梦境,读书,思考人生,甚至一个念头都会进入梦境状态。


过犹不及,在梦境里畅游要适可而止,以免引发精神上的问题。自己曾写过唯物与唯心,闲话闲书,多余的思维等文章也多次指出了这一点。其实现实里的例子举不胜举,有些大作家,大画家,大哲学家因为工作的缘故,在梦境中停留太深太久,不是疯癫就是结束自己的性命。那些嗑药的,其目的也是贪恋梦境,最终毁了自己。


儿子有时会在星期天开始焦虑星期一的事情,那是一个念头被阻塞的表现,然后停留在想象的梦境里。每次看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在言语上比较粗暴,部分是故意的,借此把儿子从那样的梦境中唤醒,小孩子很在乎父母的感受,从心理上会逐渐摒弃引起父母亲不快乐的念头。我相信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小孩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东西。


12/6/2017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我也喜欢这部电影。但是对我最有启发的是概念植入的这个想法。因为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太难了,思想变了,人就变成了另一个样子了。 -思蜜达- 给 思蜜达 发送悄悄话 思蜜达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6/2017 postreply 11:57:40

好电影啊。这种电影就不得不佩服好莱坞从编剧导演演员都技高一筹了。 -希望17- 给 希望17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6/2017 postreply 11:59:3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