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白鹿原》剧挑几根刺。

来源: 遍野无尘 2017-05-31 19:49:5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80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遍野无尘 ] 在 2017-05-31 19:54:2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1. 那装粮食的袋子被称作“装子” 或者”桩子“。 大约可装粮食 一百到一百五十斤不等,桩子比180-200斤的(近乎球状的)麻袋好抗,好上肩膀,好下肩膀,好移动。 从白鹿原里装粮食的“桩子”的表面平滑度来看,可以说,里面肯定没有粮食,装的是柴火,也可能是棉花,鹿三一个手就能举起一个(100多斤的)桩子来,这是不可信的。让人看着不舒服。

 

  1. 白鹿原的导演编剧以为陕西人都吃,biangbiang面,上顿,下顿,平常家常饭,待客宴席上,鹿子霖的父亲过生日寿宴,吃BB面,白孝文的满月也吃BB面, 穷人富人都是BB面。实际上不是那样的。就是农民,一天也会变着花样吃,早、午、晚饭都会不一样的。平常吃饭和来客人都会不一样。 哪能一种吃法,就是个BB面?

 

  1. 白鹿原的导演编剧以为在陕西关中,儿子把父亲(辈)的人都叫da (大)。其实在同一个村里,有的儿女把父亲叫da的,也有叫ba (爸)的。常常是,把比父亲大的长辈称作伯,把比父亲小的长辈称作da(大),把自己的父亲称作爸。如果有几个长辈就称作大伯,二伯,爸,四大,五大,把不同姓的长辈人称作叔。这样从实用的角度就可以分开了。要不然,一屋子好几个长辈,子侄辈叫一声“da(大),  满屋子的人都得应承,很不方便。白鹿原剧里倒好,一个称爸的都没有,全是大 (虽然字幕上有些分别,也算是一种补救)。

 

  1. 导演把白鹿村,白鹿原混到一起了,白鹿村只是几白鹿原几十个村的其中一个。在陈忠实的原著里面,分的很清,而白鹿原剧里,似乎把白鹿原和白鹿村当成一回事了。白嘉轩好多次要管“原”上的事。一个村的族长,相当于个村长,要管“原上”,相当于半个县,不是扯淡吗?

 

  1. 朱先生强迫给白嘉轩剪辨子那场戏是个不可思议,朱先生好赖是个有身份的人,况且比白嘉轩大,不能像个小孩子似的,追逐着给人剪辫子,至少要让人家想通后才行,“君子不强人所难”,朱先生连这个都不知道?

 

 

所有跟帖: 

朱先生在院子里给老婆画眉毛也不妥。应该在闺房里呀。 -balangyu- 给 balangyu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31/2017 postreply 20:34:00

关起院门来,也许可以。哈 -遍野无尘- 给 遍野无尘 发送悄悄话 遍野无尘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31/2017 postreply 21:09:1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