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头啥也不说,先上张书的封面,不知能否唤起朋友们美好又温湿的记忆。

上世纪8、90年代,日制爱情动作片尚未攻破大陆市场,国人青春期少男少女“成人教育”课外地下教材首推手抄本《少女之心》,就别提有多激动不已,对当时丰富多彩百姓业余生活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到后来高中接触到欧美西方文学后,手捧《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虽阅历已有些许,但仍难耐那份心跳骚动,以至......(此处应略五十八字)。
初读在高三,再阅已三高。十月上旬,顶着亚平宁秋日的暖阳,迎着温暖拂面的海风,时别两载再度造访南意海岸阿玛尔菲。
小巴车绕了几圈山路把我们带到Ravelo小镇。漫步在Villa Cimbrone庄园内,没想到在这个索然寡味穷极无聊的年纪,竟然发现园内赫尔姆斯神雕像旁的石椅上,醒目的镌刻着劳伦斯上个世纪20年代在此短居时的留言*:迷失在一个我不渴望融入的世界,独坐并与我内心交流。我欣慰我能来到这世上一小片角落,并不遗憾离开。

我静坐在石椅上小憩,远眺湛蓝的阿玛尔菲海岸线,心绪早已没有了当初年轻时的波澜,唯有试图努力拼凑出作家的创作灵感,及他短暂奔波辗转笔耕生涯中值得品味的过往。
劳伦斯1885年出生于英国传统工业重镇及煤都-诺丁汉郡,生不逢地,严重污染所致,打小就体弱多病药不离口,俗称“肺痨”。其父是个大字不识几个的矿工,无礼爆粗酗酒是家常便饭。好在远嫁而来的母亲知书达理,全力支持他从小就专注学习和写作,并完成大学学业,在家乡学校谋得教职。成为文化人的劳伦斯同时也是个情种,身体不咋地却多愁善感。至此,他也结识了几个女性,其中还包括有夫之妇,但都无疾而终。他的感情生活中真正的转折发生在1912年。3月初的一天,他拿着笔记、习作等前往自己的老师在郊外的家里,咨询讨教是否应该去欧洲大陆发展,比如法国德国。毕恭毕敬的没等来老师,却阴错阳差的见到了大自己6岁的师娘-弗丽达。
彼时的弗丽达,出身德国贵族,嫁到英伦属于老夫少妻,虽已是三孩之母,但气质出众谈吐不凡,举手投足散发着文艺范熟妇的迷人气息。文青劳伦斯哪见过这阵仗,立马神魂颠倒。可弗丽达骨子里风情万种,是个婚外恋情场老手,没把劳伦斯当回事,不过是众多情人中再添个小鲜肉。但怎奈搞在一起几个回合下来,劳伦斯竟海誓山盟非她不娶。没辙,弗丽达只能抛夫弃子与劳伦斯私奔到老家德国。
此时正值一战前夕,劳伦斯敏感的英国身份在德国频频被查,甚至还因“间谍”之名被拘禁过。他们又搬回到英伦并完婚。一战开战后,颇为哭笑不得的是,这回是弗丽达的德国背景惹麻烦了。两口子被英国当局监视,因有人举报他们在康沃尔海滨住宅白天晾晒各色衣服、或是在夜间使用手电筒,均有向海里的德国潜艇发信号之嫌疑。
战争结束后,劳伦斯夫妇终于可以旅行了,当他们抵达西西里陶尔米纳安顿下来后,劳伦斯由衷的感慨:我们可以自由的呼吸了......

与很多艺术家作家在世时不为社会所接受,穷困潦倒落魄不同的是,劳伦斯的后半生时光都在衣食无忧的旅行中度过,尽管每个地方都呆的时间不长,他们去过斯里兰卡、澳洲、美国等地。我猜测,作家似乎要在旅行的路上寻找自己,那个梦想中的自己,那个曾经丢失的自己,那个豁然开朗的自己......当然,也许是晴朗的天气,厚重的人文气息,或许还有美食,他们最钟情的还是意大利,即使临近生命的最后时刻。
此时恰逢英国富商接手阿玛尔菲的Villa Cimbrone并大事装修后,当时已是声名鹊起的劳伦斯自然也被邀到此短住。就是在这里,他写出文章开头的名句。同时代的名人还包括经济学家凯恩斯、丘吉尔、好莱坞影星嘉宝等。
好景不长,频繁的出行反倒透支了劳伦斯本就羸弱的体力,而不安分的弗丽达又红杏出墙,与意大利房东暗通款曲(在作家1930年去世后成为她的第三任丈夫)。唯令劳伦斯欣慰的是,虽然在老家英伦被定为禁书不得出版,《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于1926年在佛罗伦萨出版,虽备受争议,但大获成功。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有专家指,该小说情节多少在影射弗丽达的出轨不忠。
夺人之妻始,被人夺妻终。此君的定力值得钦佩,实为吾辈凡人学习践行之楷模。他的故事给我们现实生活的启迪是:当谁谁被送了顶绿帽子,或是谁谁找了小三,不要动不动就一哭二闹三上吊、摔盘丢碗等宣誓主权一类显得特没技术含量的鲁莽行为,整日恨不得你死我活不共戴天,反而奋发图强暗自发力憋大招,发挥自身的特长,柳暗花明,激扬文字,终成一代名家。善莫大焉。

离开前,我们路过Hotel Villa Cimbrone的餐厅,进门前整理了一下衣着,并不自觉的摸了摸钱包的厚度。吃了一顿不菲的便餐,酒不足饭不饱,沿着劳伦斯散步的小径,伫立在Terrazza dell’Infinito,眺望着天边海际线,不禁浮想联翩:我们的作家应该是在夫人弗丽达陪护下,拖着疲惫的身躯,弱不禁风在庄园中漫步,周围的花香鸟语窈窕佳人再也无力撩动作家的灵感。自觉时日无多,继而坚毅的转身面向蔚蓝的大海,回望过往的岁月,所有的志得荣耀、欢愉高潮、惆怅不甘、失落痛苦都如同天际边的几片残云随风而逝,心中唱响人生的终章(此时音乐前奏起):
你问我幸福与否
我笑着摆了摆手
我说你不必挽留
爱是一个人的等候
总有人幸福白头
总有人哭着分手
等到山丘开满了花
哪里都是天下
就让我随风而去
去到四十岁脚步停下的渡口
等着被一条小船接走...... (改自《越过山丘》,在此致谢高老师)
*注:也有文献说明:此格言并非劳伦斯所述,而是拉丁哲人卡图卢斯的名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