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尼罗河南行记:从混乱的阿斯旺接机到震撼的阿布辛贝

我们一早搭乘尼罗河航空早上8点的航班,从开罗飞往阿斯旺。原本在网上看到很多人说开罗机场手续繁琐,要提前三小时到场,于是我们特地预订了最早的送机服务。结果到了机场,发现一切都比想象中顺利——半小时不到,我们就到了登机口。安检虽然严格,但效率挺高。只是登机区里没有厕所,想上厕所得再过一遍安检,稍微有点麻烦。好在人不多,也没什么影响。尼罗航空的飞机是租用柬埔寨一家公司的,机龄有点老,座位挤,但航班准点、机组专业,整个旅程非常顺利。

落地阿斯旺后,却出了点小状况。接机的司机和导游举的牌子既不是我的名字,也不是我们酒店的名字,而是同集团另一家酒店的。我们足足打了一个小时的电话确认,才弄明白原委。好在最后顺利出发,行程终于进入正轨。

第一站是菲莱神庙(Philae Temple)。它建于托勒密王朝时期,大约两千多年前。虽然也算古老,但比起那些四五千年的金字塔,少了点神秘感。神庙坐落在尼罗河的小岛上,四面环水,景色很美。石柱上的浮雕精致、线条优雅,不过整体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处“后期”的遗迹,少了那种古老文明的震撼。

相比之下,第二个景点——未完成的方尖碑(Unfinished Obelisk),却意外地让人印象深刻,让人清楚了解到古埃及人如何在四千多年前用原始的工具在岩壁上直接开凿巨石。整块花岗岩长达四十多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石雕之一。只可惜在快完工时出现裂缝,只能就地放弃。如今它静静地躺在采石场里,保留着当年凿刻的痕迹。站在那儿,看着那块庞然巨石,会油然而生一种对古人智慧与毅力的敬佩。

参观结束后,导游送我们去了当晚入住的酒店——一个非常特别的尼罗河船屋。这家酒店其实是一艘停靠在象岛(Elephantine Island)旁边的船,船上有四间客房、一个小厨房和餐厅,布置得温馨又干净。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特别好。我们抵达尼罗河东岸时,他们的接驳船早已在等候,是两位只有17、19岁的年轻黑人小伙子,笑容热情,态度极好。他们一边开船载我们去酒店,一边顺路带我们绕尼罗河游了一小圈——二十分钟的免费“迎宾船游”,河水闪着金光,微风轻拂,风景非常迷人。酒店空调足、环境干净、安静舒适,随着尼罗河水晃动,是那种一进门就让人放松的地方。

晚餐我们去了岛上最受欢迎的一家餐厅——Marly Restaurant。名字取自牙买加传奇歌手鲍勃·马利(Bob Marley),主打当地努比亚风味的菜肴。食物香料浓郁、味道地道,配上河风和对岸灯火通明的阿斯旺东岸,气氛特别好。那顿饭无论是环境、口味还是服务,都让人印象深刻。

第二天清晨,酒店为我们专门准备了早餐。吃完后,司机已经在码头等候,我们启程前往阿布辛贝神庙(Abu Simbel Temples)。
从阿斯旺开过去大约需要三小时,全程穿越撒哈拉沙漠。沿途有不少警察设卡查验护照,虽然有点麻烦,但次数不多,整体挺顺利的。司机解释说,这是因为阿布辛贝位于埃及最南端,靠近苏丹边境。为了安全,埃及政府会加强这段公路的管控。早些年甚至要警车带队,现在已经自由多了。
快到边境时,司机指着远方的卡车告诉我们,有些车是运货到苏丹的,另一方向的则是去利比亚的。那一刻感觉挺奇妙——我们正行驶在两个动荡国家之间,但周围一片宁静,只剩下无尽的沙漠和阳光。

抵达阿布辛贝神庙的那一刻,真的被震撼到了。那四座巨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坐像直接雕刻在山体上,高大威严,阳光照射下气势非凡。神庙内部也十分宽阔,墙上布满浮雕和神像。导游特别提醒我们——千万不要挑在2月22日或10月22日这两天来参观。那两天是“太阳神奇观”的日子,阳光会刚好照进神庙最深处,引来上千名游客和当地人聚集观看,场面十分拥挤。我们幸运地仅隔两天避开了人潮,得以安静地欣赏这座壮丽的遗迹。

最让人感叹的是,这座神庙在上世纪60年代因为修建阿斯旺高坝(Aswan High Dam)差点被淹没。埃及政府与联合国合作,将整座神庙从原址一块块切割、搬运、再重新拼接在现在的高地上,让这座三千多年的建筑得以保留至今。

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这样的工程多少有些劳民伤财,也未必值得。虽然搬迁工程尽可能地保留了神庙原本的样貌,但当你站在现场时,总能感觉出那份“原始的气息”已经不在了。毕竟整座神庙是被切割、重新拼接起来的,接缝处清晰可见,给人一种“复制出来的遗迹”的感觉。

我甚至觉得,与其花费巨资去搬运、重建,不如让它留在原地,被尼罗河的水慢慢淹没。也许沉睡在纳赛尔湖底下,反而能以另一种方式存在。时间和水流会腐蚀石壁,但那也正是历史自然的进程。既然埃及政府选择修建大坝,就该承担随之而来的后果,而不是让全世界(通过联合国的UNESCO)为这个决定买单。

当然,从历史背景上看,当时埃及刚刚独立,修建阿斯旺大坝是那个时代的象征——国家力量与现代化的象征性工程。只是,这样的“成就”也伴随着巨大的代价。导游告诉我们,许多努比亚人因为大坝建成被迫迁离家园,原本肥沃的农田被淹没在湖底。对他们当地人而言,这个“国家奇迹”更像是一场无声的失落。

参观完阿布辛贝神庙后,我们在当地找到了一家努比亚人开的烤鱼餐厅。餐厅不大,却干净整洁,空气里飘着炭火和香料的味道。我们点了一份招牌的努比亚烤鱼套餐,大约十美元,却非常丰盛——除了烤得香气四溢的鲜鱼,还有米饭、烤饼、沙拉和两杯现榨果汁。鱼肉外皮微焦、里面鲜嫩多汁,带着淡淡的尼罗河风味。冷气开得很足,让人在酷热的阿斯旺也能舒服地用餐。只是上菜速度有点慢,但或许正因为这份从容,更像是一种当地的生活节奏。

吃饱喝足后,我们踏上了返回阿斯旺的路。车子在撒哈拉的公路上飞驰,金色的夕阳一点点沉入沙丘之后,整片天空被染成了橙红色。那一刻,旅途的疲惫仿佛都被风吹散,只剩下静静流淌的尼罗河和远处若隐若现的暮色。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