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终极信仰 瓦努阿图之食人部落

本帖于 2025-10-21 04:22:46 时间, 由普通用户 BayFamily 编辑

在南太平洋,我来到一个很多人没有听过名字,瓦努阿图。Vanuatu 一词来源于当地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亚语族的词根。 “vanua” 意为“土地、家园、故乡”;“tu” 在许多南岛语里表示“立起来”。合起来就是“永远的土地”或“独立的家园”。如果让我来翻译中文国名,我会翻译为“万那永土”。既保留了意思,又有类似的发音。

图片

瓦努阿图是个穷国。你一下飞机就能感觉到。出了机场的道路两边满天尘土。其实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不要经济学家测量GDP,根据街边的尘土指数就可以大差不差猜的出来。

所以你会想为什么这里会穷?我走了四个岛国。大溪地是23,000美元,斐济人均GDP5000美元,萨摩亚约 4600美元,瓦努阿图约 3300美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最大的差别可能都是母国的输血。

那么没有母国输血的瓦努阿图为什么比萨摩亚更穷。瓦努阿图由 83个岛屿人口只有约 30 万,但分布在很多小岛上,基础设施成本很高。萨摩亚主要只有两个大岛,人口约 22 万,比瓦努阿图集中在较少岛屿上,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低得多。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经济学家不敢说。萨摩亚是波利尼西亚人,而瓦努阿图是美拉尼西亚人。前者在白人来之前社会结构和文明程度就比后者要复杂和先进的多。
 

图片

瓦努阿图的人非常友好。我感觉他们很像非洲的黑人。语言天赋非常好。大部分人都能说四种语言。法语,英语,部落的土话,和比斯拉马语(Bislama)。最后这种语言很早就听说过,是简化版的英语。比如,我不吃鱼,叫做 Mi no kakae fis,mi=me, kakae=eat, fis=fish. 现场听到他们说起来比斯拉马语的那个调调,有点像单口相声。

当然因为殖民时期,曾是英法共管,两个殖民国家的制度并行,独立后治理难度大,政党林立,政府更迭频繁。外面海岛根本不听政府的。这也是有好处的。

如果你犯了天条,瓦努阿图可能是最佳的避难地点。这里海岛众多,很多地方人迹罕至。稍微花点小钱,搞定部落的酋长,就可以无法无天,占山为王了。

图片

我观察这个国家的基本上所有的商业都被东大人民严重渗透。这里虽然穷,但是却有大量的东大移民。到这里化20万美元左右买一个护照。做这里的公民。

瓦努阿图历史最有趣的就是食人的文化。最神奇的历史是和食人文化说告别的历史。我们知道中国的历史商朝是有大规模的吃人文化。但是不知道后来是怎么停止和摒弃的。但是从瓦努阿图的历史,这方面是有很清晰的记载的。

瓦努阿图用了100多年的努力,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期才把食人文化彻底停止。到了瓦努阿图,仔细看了这段历史,让我这个从来没有就这个问题认真思考的人。大开眼界。

欧洲人知道瓦努阿图吃人文化是从传教士被吃开始的。1839年11月20日,英国伦敦宣教会传教士的两个教士,希望向当地人民传播基督福音。遗憾的是,当地人误以他们代表欧洲的侵略者,登岸后不久便遭到袭击,被杀害并以当地古老风俗被食用。

图片

那之后,欧洲人当然统治了这里,但是想禁止吃人这事却很难。

首先你要知道,食人是非常合乎逻辑和理性的。在我们过去的想象中,只有疯子才会去吃人。但是在岛国之间原始部落的战争,把敌人吃掉是再理性不过的选择。

图片

1. 战争中受重伤的俘虏。你不及时吃掉,难道等他死后变臭了再吃么?

2. 战争中没有受伤的俘虏。你不及时吃掉,难道还有喂他饭吃?天天晚上担心他逃脱。 逃脱之后的战犯发过会来杀你。

3. 杀死战俘,扔进大海,是对资源严重的浪费。为什么可以给鱼吃,而不能给人吃。

你对部落酋长解释不清楚这些问题,只是一味地说人要互相关爱,人要慈悲。他们完全不会同意你的。因为他们是极其理性地做出了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你从道理上说服不了他们。

图片

此外,宗教与精神信仰层面。 食人并不只是“吃肉”,而是一种带有宗教意义和仪式性的行为。许多部落相信,通过食用敌人的肉体,可以吸收对方的灵魂、力量或者“玛那”(mana,太平洋地区的超自然力量)。

瓦努阿图对祖灵和部落习俗的尊重,使得食人习惯成为一种宗教仪式。在某些部落社会中,食人是胜利的象征,代表勇武、荣耀与部落凝聚力。战俘、敌人被食用,本身是部落地位和尊严的一部分。如果突然废除,很多人会觉得自己的文化根基被动摇。

欧洲殖民者,差不多花了100多年,一些酋长在传教士的劝说下,公开宣布放弃食人。把象征性的战俘尸体或者猪肉代替人肉,在村落的祭坛上宣布“以后改用猪肉”。后来最著名的两个部落首领,让每个部落带一样东西(如火把、棕榈叶或弓箭)到祭祀场,象征和解与告别过去。最后到20世纪中叶,也就是二战结束之后,很多原本需要“吃人”的场合,已经全部改成“杀猪宴”。

当地人吃杀猪宴会表演火把舞蹈。经过现代的改进,在Beach Bar那边的表演非常壮观(免费)。

图片

当地各种热带的丛林和丛林里的奇花异果。但是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

图片

这是一个巨大的结果植物。果实和人脑袋几乎一样大。

图片

想享受美食的就算了。当地的椰子蟹,徒有虚名,并不好吃。

图片


当地岛上很多地方,当地人还是保留原始的生活方式。在他们讲解当地部落原始文化的时候。我注意到两点有趣的内容。

图片

1. 老人被极度尊重,或者是过于尊重。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有隐隐约约孝顺文化的传统。可能儒家的传统是一种很自然的形成。

2. 每个海岛上的植被不同。所有关于这个岛上的地理信息,哪些植被可以吃,哪些可以入药。都是传男不传女的。而且只有酋长和酋长继承人掌握。这样避免女性外嫁的时候,知识被传播出去,对本族带来威胁。信息战看来自古有之。而且和父系社会交织在一起。

图片

当地人还是非常贫困的,只要随便走到任何一个村子里。到处都是席地而坐生活的人们。我在丛林里沿着土路走,试图到村子里一看究竟。有个当地男人拦住我的去路。似乎很少有游客真的去了解当地的生活。

图片

大部分游客都是来度假在美奂美仑的酒店里泡泡的。这里海景酒店很多。

图片


海湾弯弯绕绕,有的地方平静如湖面。其实是海水。

图片

我坐在这样的椅子上,继续思考他们摆脱食人文化的过程。

其实我们看他们容易,看自己困难。当我们深陷于某种意识形态的时候,某一种主义,或者某一种宗教的时候。我们作为社会整体是很难摆脱习惯的力量的。如果没有鸦片战争。我们汉人可能到今天依旧裹脚。如果没有外界的力量,雪域高原可能很难走出政教合一。没有北方,南方可能会一直蓄奴到电气革命。某种意识形态,无论现在看来有多么荒谬。你深陷其中的时候,完全拔不出来。在西太平洋,可能大家都觉得马先生的学说荒唐。在中东,可能民众也不信72个处女的传说。可是你就是无法自拔出来。因为意识形态和千丝万缕的各种利益都绑定了。

我经常被问,我自己的信仰是什么?其实我接触过基督教,佛教,摩门教,和咱们老祖宗的道家,当然也包括大陆人都熟悉的唯物主义。曾经我一度觉得我唯一的信仰是理性和逻辑。但是现在我会觉得,我秉承的信仰可能更接近罗素的表述。 他认为,理性是我们接近真理和智慧的唯一可靠方式,而爱是让人生有意义、让社会不至于冷酷的重要力量。

罗素(Bertrand Russell)在1959 年接受 BBC 采访时,被问到“如果你要给后人留下一个信息,会说什么?” 罗素的回答原话是:

“The thing I would like to say, which I think is most important of all: on the intellectual side, I should want to say, one should never accept a belief because one likes it, but only on the ground that there is reason for thinking it true. On the moral side, I should say: love is wise, hatred is foolish.”

这句话我感觉极其深刻。这些年渐渐变成了我的信仰。就是我们需要用智力,理性和逻辑,去思考,去寻找真相。不要盲目相信任何别人告诉你的事情。真相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值得被我们永远膜拜。但是光靠理性是不够的。在道德和人际方面,最重要的是爱,要学会宽容和关怀他人。所有的仇恨教育都是错的,都是别有用心。

如果一个人的信仰系统里,只有强大的理性和逻辑部分。失去第二个部分,我们就会变成瓦努阿图的食人部落。

大部分人的大脑分两部分,理性和感性。用理性的大脑去寻找真相,用感性的大脑去爱他人。这可能就是我的终极信仰吧。虽然真实的世界里,充满了反过来的人。他们喜欢用感性去相信真相,用理性去处理人际关系。

比如大部分传统宗教都是用人的爱心,慈悲,感动去相信真相。善良的人因为感动,而失去去细究真相的动力。这在宗教团体的外部人看来,表现为失去逻辑思考的能力。失去对真相的判别能力,就会诞生大量的欺骗和以善良为名义的邪恶。

比如我很难把旧约里的劈开红海,劈开约旦河,新约里处女生子,海上行走,五饼喂千人的这些故事接受为真相。同样我很难相信佛教里面的双身六变通,佛祖舍利分8万多份的故事是真的。也无法相信中东大胡子教里手指流水,劈开月亮是真的。现代邪教里的各种神迹更是鬼扯。比如在加州影响比较大的Scientology,科学真理教,根本经不起有逻辑判断的人基本推敲。

另外一方面,高度理性的无神论者会诉诸理性和逻辑去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就会诞生社会达尔文主义,种族灭绝,计划生育,精神病绝育,国家社会主义,这样的公共政策。

我不知道应该给自己的信仰起一个什么样的简洁的名字。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真理,追求关爱。宣扬"真""善"的信仰一大堆。可是总是用错了工具。他们共同的错误就是用心去感受真。用逻辑去理解善。如果你对这个信仰的命名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提示我。

这大约就是我的终极信仰了。行走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里,想明白了这个困扰了很多年的世界观最核心的问题,我很开心。

 

(南太平洋旅行游记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