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Dunedin
米尔福德峡湾位于西海岸,而但尼丁(Dunedin)则在东海岸。不过,从蒂阿瑙到但尼丁的距离不到300公里。但尼丁是新西兰南岛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基督城。我们到达时还不到上午11点,没有到登记入住的时间,便直接驱车前往拉纳克城堡(Larnach Castle)。
拉纳克城堡坐落在奥塔哥半岛(Otago Peninsula),位于靠近普克希基山(Pukehiki Hill)山顶的坎普路山脊(Camp Road Ridge)上,距离但尼丁东南约20公里。它是新西兰唯一的一座城堡,由威廉·拉纳克(William Larnach)于19世纪70年代建造。城堡以维多利亚风格建筑和壮丽花园闻名,被誉为“南半球最美的城堡”。
开往城堡的山路弯而窄,但窗外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唯一的遗憾是阴天且刮着风,不过每当路边有观景停车处,我都会忍不住停车欣赏风景。
到达入口处时,前方的司机似乎在和卖票的工作人员交谈,我们等了大约十分钟。轮到我们时,售票的老太太告诉我们,卖票的电脑出了问题,让我们直接开进去,在城堡内的礼品店购票。门票分为两部分:花园和城堡。
所谓花园,就是城堡周围的景观。我们走了一圈,觉得花园的打理不尽完美,尤其是后花园似乎缺乏细致维护,可能与经费有关。不过整体环境依然非常优美。
拉纳克城堡的建筑外观是典型的西方风格——融合了新哥特式与维多利亚式元素;但城堡内部的陈设与装饰,却又显露出浓厚的东方韵味:天花板上的木雕、带有中式雕花的木质家具、漆器与瓷器摆设,以及屏风、花瓶、藤椅等,都带着一丝中国风的影子。
城堡的建造者威廉·詹姆斯·缪迪·拉纳克(William James Mudie Larnach)是19世纪新西兰的商人和政治家。他后半生饱受个人与财务困境的折磨。1880年,第一任妻子伊丽莎(Eliza)去世;1887年,第二任妻子玛丽·阿莱恩(Mary Alleyne)离世;1891年,他为大女儿凯特(Kate)建造了一座舞厅,但凯特不久便因伤寒去世。再加上关于第三任妻子康斯坦斯(Constance)与其子女之间的家庭矛盾传闻,使他精神更加崩溃。最终,威廉·拉纳克于1898年在新西兰议会大厦内饮弹自尽,结束了传奇而悲剧的一生。
此后,拉纳克家族陷入家产纷争与经济危机,拉纳克城堡也几经易主。1906年家族出售城堡时,大量家具与装饰品被拍卖。此后,不同的主人将城堡用于各种用途——曾作为医院、疗养院、士兵宿舍以及会议与社交场所等。
如今的主人是巴克(Barker)家族。自1967年购入城堡以来,巴克家族不仅修复了主体建筑,还重建并美化了花园:重新规划小径,栽种植物,恢复了昔日的园林风貌。
城堡一层的展厅展示了拉纳克家族的历史,并陈列有威廉·拉纳克的蜡像,同时也对后续历任城堡主人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图一展示的是巴克家族在接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对城堡持续修复与创新的历程,标题为:“巴克家族在拉纳克城堡:五十年的修复与创新”。
拉纳克城堡一共有四楼:一楼有主厅,餐厅,舞厅,图书馆,会客厅。二楼主要是家庭成员的卧室。三楼有额外的卧室及一些小房间。四楼主要是瞭望台,可以眺望奥塔哥码头与半岛。此外,还有地下室,最初用作厨房和仆人宿舍。
从地下室到瞭望台,都向游客开放。但我们没去地下室。
拉纳克城堡的餐厅对外开放。午餐对所有游客开放,而晚餐仅限入住城堡附近的客人,并需提前预订。我们在这里享用了午餐之后,才进入城堡内参观。餐厅的价格似乎也并不比普通餐厅昂贵。
参观完城堡后,我们在Google地图上将海湾的某一点设为目的地。按照指引行驶,我们走了一条算是“捷径”的路线,但这条路比来时更弯更窄,很多路段甚至没有分道线。我们把车停在沿海公路的路边,顺便在附近走了走。我注意到一块写着“Wildlife & Ferry”(野生动物与邮轮)的牌子,但周围显得十分冷清。之前几次到过的所谓“野生动物”景点,也没见到什么动物,我对野生动物的兴趣因此大减。这可能与季节有关。
沿着海边人行道走了一段,发现天色阴沉、似乎要下雨,于是我们便驾车前往旅店。办理入住后,顺着路边指示牌来到了附近的Chinese Garden——兰园。兰园是一座苏州风格的园林,筹划于1998年,2006年获得新西兰政府三百多万新西兰币的拨款,2008年建成,并于同年6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图二至图四)。
我们走马观花地参观了兰园,发现天色尚早,于是继续寻找城市里的两座著名教堂:St Joseph's Cathedral(圣约瑟教堂)和St Paul’s Cathedral(圣保罗教堂)。圣保罗教堂今天已关闭,只能在外面拍照留念(图五)。
圣约瑟教堂仍在开放,我们便进去参观并拍照。教堂不收门票,内部也无人看守。靠近马路的大门口有一块红色牌子,上面写着:Mass Time, Sunday 10:30am(弥撒时间:星期日上午10点30分)。
参观完教堂后,也就结束了我们在但尼丁繁忙而紧凑的一天。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