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简史九张图

地处欧洲心脏的匈牙利是欧洲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匈牙利人从古至今都自称马扎尔人(Magyar),他们的国家叫 Magyarország(马扎尔人的国家或土地:Magyar Country 或 Magyar Land)。英文 Hungary 源自拉丁文 Hungaria,本意是“匈人(Huns)的地方”。在匈牙利人出现以前几百年,这片土地是匈人帝国的地盘。来自亚洲的凶悍的游牧民族匈人横空出世,所向披靡,但昙花一现,彻底从欧洲历史中消失。公元895年,另一支祖籍亚洲的游牧民族马扎尔人出现在现代称为匈牙利大平原(Great Plain of Hungary)的沃土。在这里,马扎尔人放弃游牧,定居农耕,接受了基督教的文明之风。一千多年后,现代匈牙利人的DNA有95%欧洲血统,但仍有5%亚洲血统。

(1) 马扎尔人最早可追朔到几千年前,欧亚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东部亚洲一侧的南西伯利亚。他们讲一种乌拉尔语(Uralian),是芬兰-乌戈尔(Finno-Ugric)语系的一支。现在使用芬兰-乌戈尔语系的民族(如芬兰人,爱沙尼亚人,和匈牙利人)大部分在欧洲,少部分在俄罗斯的亚洲部分。芬兰-乌戈尔语系是一种和印-欧语系(Indo-European,印度和欧洲大多数语言属于这个语系)不同的亚洲语系。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匈牙利语是一种亚洲语言,在欧洲与众不同。到今天,匈牙利人姓名还是姓前名后(如现任总理欧尔班Orban Viktor),和中,韩,日,越等亚洲语言习惯一致(英文文献中常将他的名字改为 Viktor Orban 是为符合英文或印-欧语系的习惯,和匈牙利人在本国的叫法正相反)。

公元700-750年间马扎尔人离开故土(Magna Hungaria),向西南游牧。走走停停的马扎尔人于895年千辛万苦地跨越了高耸的喀尔巴阡山脉(Carpathian Mountains),发现山的西侧是一片水草肥美,气候宜人的土地。喀尔巴阡山脉三面拱卫这片有多瑙河(Danube River)流经的富饶的大平原,地理位置优越,周围没有强敌与之竞争牧场。因而马扎尔人决定在此扎根。

(2) 这场波澜壮阔的长途迁徙在阿帕德(Arpad)领导下有七个游牧部落参加(图为在1896年建国一千周年时兴建的布达佩斯英雄广场上的七位首领群雕)。马扎尔人抵达以前这片平原叫帕诺尼亚(Pannonia),曾是罗马帝国行省。罗马帝国因力不从心,于公元四世纪放弃了这个行省。370-469年之间,匈人以此为基地,侵暴蹂躏欧洲各地。但匈人内部四分五裂,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参见《匈奴人,匈人,匈牙利人》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065/202012/ 14851.html)。接着,很多斯拉夫部落迁移进来,但一盘散沙,未能发育出强大的国家。游牧出身的马扎尔人饶勇善战,精于骑射,在五年内彻底征服了当地人。

从900年起,马扎尔人安内以后开始攘外。他们在欧洲各地纵横驰骋,烧杀抢掠,侵盗暴虐,无恶不作,全欧心惊胆颤。从拜占庭的皇帝到日耳曼王国的国王们,为了黎民社稷,也为了保住脑袋,纷纷交钱纳贡。后世的匈牙利历史学家美化这段历史说那是马扎尔人“冒险的时代”(同一时期侵暴欧洲还有另一个暴徒民族:北欧的维京人Vikings——参见《丹麦简史九张图》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065/202404/3782.html)。由于马扎尔人象几百年前的匈人一样令人生畏,欧洲人干脆把“匈人”这顶帽子扣到他们头上。为和匈人(Huns)区别,这帮后世的蛮人就被称为“匈牙利人”(Hungarian),其国名就被称为“匈牙利”(Hungary)。也就是说,“匈牙利”是敌人起的丑名。但匈牙利人不愧是游牧蛮族出身,恬不知耻,变废为宝,反以这个名称自豪。

(3) 匈牙利地区从罗马帝国时代起,就是罗马人与各种蛮族混战的战场。文明与野蛮彼此交织是这一地区的最大特点。从古到今,在这里不同势力博弈的结果,往往会对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产生决定性影响。955年,匈牙利人被日耳曼诸王国的联军击败,被迫讲和,改邪归正不再撒野。他们放弃游牧,开始定居农耕。1000年斯提芬国王登基,受到罗马教皇的册封,王冠来自教皇。君权神授下斯提芬国王带领全部国民信奉基督,国号从匈牙利大公国(Principality of Hungary)改成匈牙利王国(Kingdom of Hungary)。他本人被教皇封圣成为圣·斯提芬(Saint Stephen),被匈牙利人尊为开国元勋(这是他在布达佩斯渔人堡的雕像)。从此匈牙利吸收西欧先进文明,不但不再威胁欧洲,而且成为西方基督教文明的最前哨,坚决抵御后来的东方入侵者(如蒙古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

(4) 中世纪时匈牙利是中欧一霸,领土不但涵盖今匈牙利全境,而且今罗马尼亚大部(主要是罗西部的特兰西瓦尼亚 Transylvania),前南斯拉夫大部(1455年塞尔维亚亡国后,含贝尔格莱德在内大片领土被匈瓜分——参见《塞尔维亚简史九张图》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065/202509/16108.html),今捷克共和国(史称波西米亚),今斯洛伐克(史称上匈牙利),今斯洛文尼亚,和今克罗地亚。称雄中欧的匈牙利和向东南欧扩张的奥斯曼土耳其火拼不可避免。1456年,匈牙利在贝尔格莱德击败气势汹汹的奥斯曼土耳其(参见《突厥人,突厥种,土耳其人 (三B):土耳其人》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 77065/202101/10149.html)。

(5) 不幸的是在1526年,匈牙利在莫哈奇斯(Mohacs)战役中大败。此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在数量和质量上大大领先:人数上十万大军是匈牙利军队的两倍。奥斯曼人不但携带了300门火炮,而且步兵大量装备火枪,进入热兵器时代。匈牙利人仅有85门火炮,继续依赖冷兵器时代的重装骑兵。落后就要挨打。以前所向披靡的匈牙利重装骑兵被奥斯曼的枪炮打得落花流水,两小时内一万五千多人阵亡。国王路易二世(Louis II)殉国,统一,强大的匈牙利从此一蹶不振,变成三国演义。东部的特兰西瓦尼亚沦为奥斯曼仆从国。中部(今匈牙利大部)被奥斯曼直接占领。西部缩水版的(小)匈牙利王国为找靠山向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投诚。

(6) 此后的三四百年间,匈牙利成为哈布斯堡奥地利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拉锯的主要战场。以匈牙利为据点,上升阶段的奥斯曼土耳其于1529年和1683年两度兵临维也纳城下,但都被击退。1683年以后,双方强弱对比变化,攻守易势。1699年,匈牙利在奥地利帮助下挣脱了奥斯曼“枷锁”,从三国演义又回到了统一的匈牙利王国。

然而重新统一后的匈牙利无法独立,作为哈布斯堡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匈牙利国王由奥地利皇帝兼任。所以匈牙利人又开始不满哈布斯堡“枷锁”,1703-1711年和1848-1849年两次起义宣布独立,但都被奥地利镇压。面对匈牙利的独立呼声,国力衰退的奥地利同意只要匈牙利不独立,可将匈牙利地位提升,将国体改为“奥地利-匈牙利帝国”(Austrian-Hungarian Empire)。当时奥地利的伊丽莎白皇后(著名的“茜西”[Sissi] 公主——1950年代拍摄的三部《茜茜公主》电影在1980年代曾风靡中国)对匈牙利特别友好,在威胁起兵反叛的匈牙利贵族和她的丈夫之间穿针引线,苦口婆心。身怀反骨的匈牙利若再次起兵独立,必定两败俱伤。最后双方妥协,地位上升的匈牙利保持高度自治,拥有自己的政府和议会。奥匈帝国唯一统一的是军事和外交,另外双方共享一位君王(奥地利皇帝同时是匈牙利国王)。图为1867年奥匈帝国成立后弗兰兹·约瑟夫一世(Franz Joseph I)和“茜茜”作为匈牙利国王和王后加冕的画面。左侧三呼万岁的是首任匈牙利首相安德拉西(Andrássy,1867-1871年任职)。他于1871-1879年担任奥匈帝国外交大臣,不但为匈牙利争得无尚荣光,也为帝国立下汗马功劳。

(7) 奥匈帝国成立后,匈牙利进入了黄金年代。空前高涨的民族自豪,和平稳定的欧洲环境,和工业化先行一步的奥地利经济一体化使匈牙利经济开始腾飞。从1867年到1913年(一战爆发前一年),人均收入年增长3%(同期奥匈帝国年增长1.5%,和德国类似,但超过英,法的1%年增长)。1873年,布达市(Buda,图中近处)和佩斯市(Pest,图中多瑙河对岸)合并成为布达佩斯市(Budapest),成为匈牙利现代化和都市化的名片。1810年两市人口仅六万人。一百年后,布达佩斯人口达到90万——增幅1400%,领先全欧(同期柏林增幅1000%,维也纳600%)。1896年,为纪念建国一千周年,匈牙利大兴土木,建造大批公共建筑(图2)。其中最美轮美奂的是国会大厦(1895年开工,1904年落成),当时是全世界最大的议会建筑。

(8) 1914年6月,奥匈王储在萨拉热窝遇刺,愤怒的奥匈帝国对幕后的“黑手”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同盟国(德国和奥匈等)战败后,1918年10月31日,匈牙利宣布独立,试图与奥地利划清界限,但为时已晚。11月3日奥匈帝国投降。帝国崩溃后,长期在“枷锁”下的各民族纷纷独立。捷克从奥地利手里独立后,入侵上匈牙利(Upper Hungary,即斯洛伐克),吞并后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从匈牙利手里独立后,加入以塞尔维亚为核心的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的王国(Kingdom of the Serbs, Croats, and Slovenes)——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Kingdom of Yugoslavia)。塞尔维亚(战胜的协约国之一)还入侵匈牙利南部(图中贝尔格莱德北部浅绿色地区,现为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自治省 Vojvodina)。罗马尼亚(也是战胜的协约国之一)不但占领了特兰西瓦尼亚,而且入侵匈牙利本土。丧失了亚德里亚海海岸的匈牙利被阉割成内陆国,奥匈海军舰艇被南斯拉夫和意大利瓜分,匈牙利海军地位堪比蒙古海军。

在兵败山倒,四面楚歌时,匈牙利又内乱不止。1918年11月16日,匈牙利末代国王(奥末代皇帝)退位后,匈牙利共和国(史称匈牙利第一共和国 [First Hungarian Republic])成立,但内焦外困,局势混乱。1919年3月21日,苏俄培养的匈牙利布尔什维克分子政变夺权,成立了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Hungarian Soviet Republic),但只维持了133天,到8月1日倒台。匈牙利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共产党建立政权的国家。1919年8月到11月,罗马尼亚军队击败匈牙利红军后占领了布达佩斯。11月罗军撤走后,匈海军上将霍尔蒂(Horthy)率领的反共政权上台。

协约国支持霍尔蒂政权是要靠它作为合法的匈牙利政府签署投降条约。1920年6月签署的《特里亚农条约 Treaty of Trianon》是匈牙利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传统的“大匈牙利”(Historical Hungary)损失了70%的领土和60%的人口。不但大片国土被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南斯拉夫瓜分,少量领土被割让给奥地利,波兰,和意大利。六百多万人的匈牙利族在“小匈牙利”(Magyarország——就是今天大家熟悉的匈牙利)占绝对多数(90%)。但有三百多万匈牙利族(占总数三分之一)在周围各国沦为少数民族。另外匈牙利被迫接受巨额赔款。

收复失地是匈牙利在二战中加入轴心国参战的主要原因。由于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被灭,匈牙利在德,意帮助下收复部分失地。作为德国的帮凶,匈牙利部队从斯大林格勒打到布达佩斯。但由于匈牙利在二战中再次战败,1947年的《巴黎条约 Treaty of Paris》又剥夺了匈牙利收复的领土。传统的“大匈牙利”根本无法恢复。匈牙利从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变成一个单一民族的小国(见图)。

(9) 二战结束后,被苏联红军解放的匈牙利和其它东欧国家一起加入共党阵营,参加华沙条约。1956年2月,赫鲁晓夫发表反斯大林暴政演讲后,匈牙利人觉得令人窒息的共党统治会有松动,纷纷上街游行示威。1956年10月,匈共自由派领袖纳吉(Nagy)上台后,宣布匈牙利退出华约,实行中立。这是共党阵营首次出现大规模离心倾向,匈牙利和西方历史称“匈牙利革命”(Hungarian Revolution——共党阵营史称“匈牙利反革命事变”)。当时赫鲁晓夫上台不足一年,对是否镇压举棋不定(图中苏联驻军派来保卫匈共大楼的坦克任由“反革命”群众践踏,举旗,呐喊,而坦克手只能尴尬地微笑)。国际共运当时资格最老的领袖毛泽东坚决主张镇压,周恩来特意飞到莫斯科给赫鲁晓夫撑腰打气。11月初,两千辆苏军坦克入侵匈牙利,残酷镇压了革命运动,20万匈牙利人流亡海外。被苏军扶持上台的傀儡政权先处死了纳吉,接着出人意外地慢慢放宽。1968年,匈牙利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但匈牙利吸取了自己1956年和捷克斯洛伐克1968年招来苏军镇压的教训,在政治改革上不求冒进,重点发展经济。在华约国家,匈牙利人均收入仅次于由西德大量输血的东德,经济成就令东欧各国羡慕。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离心倾向日益高涨的匈共觉得机会来了。1989年6月为1956年的“反革命事变”平反,为纳吉举行国葬。9月开放匈牙利和奥地利的边界。东欧各国之间人员往来无需签证,大量东德民众闻讯赶赴匈牙利,过境到奥地利后就能前往西德。由于头上长角的匈牙利带头对西方开放,铁幕不再铁板一块。10月匈共改名为匈牙利社会主义党(Hungarian Socialist Party),同意多党制民主选举。在1956年革命33周年的那一天,10月23日,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正式改名为匈牙利共和国(Republic of Hungary)。在1990年5月的首次民选中,匈牙利社会主义党惨败下台。6月,新政府宣布退出华约。江山异色,和平演变,驻匈苏军不但无所动作,相反开始撤出匈牙利(到1991年全部撤出)。当然,1989-1990年间,不光匈牙利,所有东欧各国共党政权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1991年2月,华约解散。12月,苏联自己崩溃。1996年,自由民主的匈牙利骄傲地庆祝建国1100周年。1999年,匈牙利加入北约。2004年,加入欧盟。从此,匈牙利成为西方阵营中坚定的一员。

最近,匈牙利民主又出现反复,现任总理欧尔班被批评为有独裁倾向。2022年俄,乌开战后,他因坚持亲俄和欧盟其它成员格格不入。但纵观千年历史,这不足为奇。从作为亚洲人定居欧洲的时代开始,头上长角,与众不同就是匈牙利的民族特色。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