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爷逛世界 2025中国游 (三十七)此行最后一站--四川天府成都(7)都江堰和二王庙

来源: 2025-09-23 12:33:30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岷江之上,是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也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与其子主持修建,历经多年建成。

它以“无坝引水”的独特理念,将岷江水自然分流入内外两江,通过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等科学设施,形成防洪、灌溉、航运三大功能,滋养了成都平原两千多年,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根基。如今我们站在岷江边,仍可亲眼见到奔腾江水分流的壮观景象。

鱼嘴分水堤

鱼嘴分水堤位于岷江分水口,形似鱼嘴,是都江堰的核心工程。它将岷江水自然分为内江与外江,内江灌溉成都平原,外江泄洪排沙。鱼嘴前端尖削顺水而立,巧妙利用水流动能实现分流与减沙,体现古蜀人“因势利导”的治水智慧,是整个水利系统的第一道屏障。

飞沙堰溢洪道

飞沙堰是都江堰的泄洪排沙工程,呈半月形修筑在岷江内侧,平时分洪排沙、汛期泄洪减压,巧妙维持水量与泥沙平衡,保障成都平原千年安澜。

宝瓶口

宝瓶口位于玉垒山下,是都江堰内江进水口的咽喉。其形如瓶颈,宽窄适度,可在自然水压下自动调控进水量,既防止洪水入侵,又保障枯水期供水。宝瓶口与鱼嘴、飞沙堰相辅相成,构成全套调节体系,被誉为“水利工程的活阀门”。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横跨内江,是都江堰最具人气的吊桥。全长约286米,桥面由木板和钢索组成,轻盈摇曳,可俯瞰岷江激流与鱼嘴、飞沙堰全景,体验古蜀水利壮观与惊险之美。安澜索桥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由地方士绅何先德夫妇募资重修,成为沟通内江与外江、连通二王庙的重要通道。

金刚堤栈道

分江亭

卧铁纪念碑

卧铁是埋于都江堰内江河床下的淘滩标准,作为岁修清淤深度标尺,真品埋于纪念碑处河床底部,复制品展于离堆公园。

二王庙

二王庙位于都江堰景区玉垒山南麓,是为纪念都江堰修建者李冰父子而建的祠庙。庙宇最早建于隋代,唐宋时期不断扩建,现存建筑为明清格局。相传李冰在历史上并无儿子,只有女儿。后世为了彰显其治水功绩,虚构出一位“二郎”作为其子。传说李冰修建水利感动天庭,玉皇大帝便派二郎神杨戬下凡化身为李冰之子,与其协力治理岷江水患。自唐宋以来,历代帝王皆赐封李冰与“二郎”为“王”,并建庙祭祀,由此得名“二王庙”。

山门

牌坊匾上的题字为“泽濩两渠”

李冰治水六字诀

“威应刹那”四字,乃颂扬二郎的神威,两旁是歌颂大禹治水“蔡蒙旅平”及“和夷底绩"。

大殿供奉三眼二郎神

二殿供奉川主李冰及夫人神像

财神殿

庙内的园林景色

流芳千古的都江堰治水图

这次 2025 年的中国之旅是一场跨越万里的圆梦之行

先从美国飞回阔别已久的家乡长春,重温熟悉的街巷与亲情。稍作整顿后,从长春启程南下武汉,感受长江文化与都市活力,再一路探访三峡大坝与湖北恩施,亲历世界级水利工程的宏伟和恩施峡谷、地缝、溶洞的奇丽景观。随后转道贵州贵阳,走近黄果树瀑布,领略飞流直下的壮观水幕与喀斯特地貌的奇绝。此后再次返回长春,与亲友小聚,梳理旅途所见所闻。接着从家乡北上内蒙古呼伦贝尔,在无垠草原、蜿蜒河流和成群牛羊之间,体验游牧民族文化与自然的辽阔豪放。最后从长春飞往成都,浏览武侯祠、杜甫草堂、乐山大佛和东方佛都,最后探访都江堰水利工程,欣赏天府之国的美食与巴蜀文化。历时一个半月,这趟行程把“回乡、探访、再出发”串联成一幅南北纵横的长卷,既有亲情与乡愁,也烙下了山河与人文的深刻印记,最终从成都顺利返美,为这次旅程画上圆满句号。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