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 科托尔之遇 Kotor
黑山 科托尔之遇
黑山的科托尔是这次度假的重头戏,不仅她名声在外,又是海边城市,她还拥有中国唯一没有的地貌,峡湾。挪威的峡湾,水拍青山,雾绕雪峰,山间散落三五人家。那些乌瓦红墙,白窗黄挂,炊烟飞入瀑澗,依然在我们的心头,当时就约好,他年再访。故而,这次我们有意避开了黑山的首都,波德戈里察,而直奔科托尔。来科托尔的人,大大数还会做其他两件事儿,一个是租船出海,造访蓝洞;一个是坐车去周边的两个小镇,也很有名的,布德瓦和佩拉斯特,但我俩在来的路上,就决定哪儿也不去,就静静地呆在科托尔。
但吃重过猛,往往会留有纰漏,甚至奇葩。
走过一个木桥,穿过石拱门,再走几分钟石子路,我们就来到预定的酒店门口。但我俩环顾了几分钟,再三确认,才迈进门内。这个门脸儿太小了,宽幅跟一般人家的门一样大小。门里的前台只是一个小小的桌子,只能容纳一个人。而不大的厅里,已经坐满了人,全部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我俩递上护照,那个女人看了我俩一眼,问,私人房间,是吗。我当时一愣,我俩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做答。旁边站着的男人一笑,别担心,我们只是确认一下。
这时,又有一个年轻的亚洲女孩子走进门来,问还有空床吗? 女人说,有,四十欧一晚。我俩瞬间对视,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原来这是一个青年客栈。大家是要拼房的,四五个人或十几个人。
当时,订酒店的时候,我只考虑住老城里,但又要离车站不远了,而没有仔细看房价。出单的时候,我看了一眼房价,以为那是一晚的价钱,觉得尚可,就没有细读,结果那是所有这几天的总价。
老婆摇摇头,说,你好好把这间小接待屋拍照一下吧,多么难得。的确,还真是第一次细看一个青年客栈。
看来,这是一个有年代的屋子。粗糙的青石墙,中间立着两个小半米粗的木柱子。墙上,都是一些卡通,歌星,美人和旧照片,没有一幅像样的画。地上的行李大大小小,横七竖八,不少像背包客的。这些年轻人,玩着手机的,读书的,或悄悄低语的。还有几个人蹲在一个木头茶几旁下着棋。屋内最醒目的当是,屋子中间的那两根柱子,红红绿绿画着几条或龙或大鱼。
我俩的房间是六号,不再是308或612。结果,这个六号在顶楼,我拎着两个大行李箱,先爬了两层石灰楼梯,再上一层粗木的,最后是六七阶清漆实木,才到我们的房间。
刚刚放下行李,那位女士说,还没完,这里是我们的冲凉房,只不过是三个房间合用的。下一层,还有一个共用厨房,随便用。我俩看了一眼卫生间,但没有下去看厨房。
小城不大,我俩信步而去,把前台送过去的老城地图扔在了一边。
石子路,石台阶,石屋和曲折交错的窄巷子里人满为患。我俩过庙不入,过寺不看,就是走马观花。渐渐的,我俩发现,一些门媚,拱廊或前脸上的花纹很好看,就一个一个地去找。这时,我们才发现,小城的建筑风格各异,很有年代纵深感,且宽阔,就找了一家咖啡馆坐下来翻查,原来这个小城的历史如此复杂,光是她的统治者,就曾经有古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塞尔维亚王国,奥斯曼土耳其和威尼斯共和国。
科托尔有三座城门,分別是西侧的主門「海门」 Sea Gate、北侧的「河门」 River Gate以及南侧有座升降桥的Gurdic Gate。這三座门都建于16世级威尼斯時期。
科托尔古城墙是欧洲之中最完整。她全封闭从海平面到山上的城墙和堡垒,九世纪动工,十八世纪世纪成型。城墙厚度数米,墙高可至二十米。她的总长度约为四点五公里,修建于几乎是垂直的峭壁上。登上城墙,科托尔古城及海湾将是一览无遗。
海湾里,帆船点点,大大小小的船只穿梭在海面上,令人惊讶的是,一个可容纳几千人的大游轮,竟然直接停靠在主城门外数十米的港口里,可见海水之深。
沙滩上太多的人在晒太阳,有人找不到趣处,就直接趴着沙滩边的石凳子上。远处,一块大石头突兀地立于水中,一人,一椅,一本书,落入晨光里。
我们俩饿了。昨天吃的海鲜,太难吃了。青口干巴巴,难以下咽,鲈鱼也烤得半生不熟。我俩决定找一个地方去吃点儿别的。但路过一个超市,改变了我俩的主意。旅行这么多年,我俩还从来没有在外做过饭,好不容易歪打正着,碰到一个厨房,为何不用一下。我俩在超市里买了香肠,大列巴,面条和一小扎葱,又到街边集市上买了青瓜,西红柿和葡萄。
才十几分钟,老婆就把面条做好了,她说,还放了一瓣大蒜。可能是谁放下的,也可能是厨房的。我一尝,正合胃口。但我还是下楼去,把剩下的蒜掰下来一大半,我对老婆说,要顺,俺就顺个大的。
老婆笑了,这味儿真的对了。洋人太可怜了,面条只会一种,其他傻傻不会。还是做中国人好。